新聞評議

商業競爭下 新聞內容淺碟化現象

記者 盧品曄、陳昭維、吳凱西/採訪報導

隨著網路和新媒體的高速發展,新聞內容需求日益增加,尤以電視媒體與網路媒體,為求同時滿足即時性、娛樂性、點閱率、商業利益等多重目標,在此情況下,新聞內容逐漸不符合公眾利益原則,而導致「新聞淺碟化」現象。

各大電視台SNG車常在同一地點出現,新聞內容大同小異。攝影/陳昭維

獨家新聞 賺錢手段

新聞媒體間的競爭從追求獨家報導開始發展,然而後來就被濫用,再小的事件都可以是獨家。近五年,台灣新媒體逐漸興盛,新聞媒體間開始互相抄襲,『獨家』二字也不再具有意義。」前東森財經台總監、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助理教授許志明,指出台灣商業媒體之間競爭關係的變化,以及新聞淺碟化現象的成因;新聞台內容變得大同小異,追求產量和內容吸睛度,成了因應金錢需求的手段。

為了追求精彩畫面,新聞媒體不惜聘用狗仔偷拍。攝影/吳凱西

產量優先 品質其次

「現在的媒體就像吃新聞的怪獸」,許志明形容。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褚瑞婷表示,新聞淺碟化現象最常見於電視台,用以填充節目時段的非必要資訊,台灣電視新聞台大多選擇全天候播送內容,背後的原因即為商業利益。除此之外,電視台換照條件之一為新播節目自製率,過去新聞台每日產量為兩百則左右,如今已增加至250至300則。

褚瑞婷認為,新聞從業人員缺乏,難以應付如此高的產製需求,再製新聞、三器(網路瀏覽器、行車紀錄器、路邊監視器)新聞則應運而生,輕薄短小的特色不僅易受觀眾喜歡,在提升產量的同時,也減低製作成本。

許志明坦言,隨著網路發展,電視產業前景也愈來愈黯淡,減少記者人數、勒令記者加班、選擇不更新器材等,都是新聞台應對此困境的手段。然而,如此惡劣的情況下,要求記者提高產量的結果,便是犧牲其職業認同、專業度和榮譽感;最終,經過多手改寫而失去品質的膚淺內容造成閱聽眾反感。

爆料公社等線上論壇常是新聞媒體取材來源。攝影/陳昭維

感官主義 迎合口味

淺碟化新聞還有另一面的體現,褚瑞婷在採訪中透露自己最擔心的是常態性重要時事,如政治、國際、疫情等的立場淺薄現象,媒體若純粹以收視率為節目製作考量,在新聞管道選擇眾多的時代,媒體會傾向犧牲報導全面性、強化自身立場以凝聚追隨者。     

許志明表示自己過去擔任媒體主管時,最重視記者能否在自己的線路上找到微小卻有趣的事件,尤其是衝突性和八卦類資訊受觀眾喜愛,媒體可能為了符合大眾喜好而下聳動標題、寫腥羶色內容。如此情況下,褚瑞婷相信聽眾的選擇和近用反映其真正需求。

現今電視台新聞內容大多流於膚淺,不是符合公眾利益的重要內容。攝影/陳昭維

「電視台本來就以娛樂為基礎,因此新聞內容淺碟化現象,如今外部團體也放棄監察,電視台僅依靠閱聽人的收視習慣製作節目,而非優質內容。」許志明指出產業窘境,同時提出質疑:「但這不代表應該一直沉淪下去,媒體應重新思考自己真的需要賺那麼多嗎?應該把回饋社會大眾放在第一位?還是收視率?」

追求產量力求觀眾注意力、產出感官主義式內容迎合觀眾口味,這樣的策略背後媒體或許有著充分的商業理由支持,但如此做法卻不一定能真正提升媒體品牌和產品品質。

深度報導難度高 好內容淪配角

每個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價值,公共電視獨立特派員節目製作人陳廷宇認為,在現今社群媒體當道的大環境下,淺碟化趨勢是必然。網路媒介傳遞淺薄內容幫助資訊快速散布,而這也並非壞事。不過她也強調,即時性當道的時代,深度報導的價值便在於讓閱聽人得以更了解自己感興趣的議題。

陳廷宇表示記者若欲產製深度報導,則首先須充實自身背景知識,國內外案例都需要了解,才能夠放遠眼光、超前部署。此外,也需注意採訪對象之多元性,盡量納入各方觀點。最後則應嚴格檢視內容的全觀性,避免忽略少數族群的聲音。

TVBS新聞台社會記者李潔則考量到閱聽人的理解能力和耐心,「有多少人可以接受很深的報導?」她坦言電視新聞極度重視精彩畫面,如遇上「撞得很漂亮」的車禍,仍不願在寶貴的一分半至兩分鐘報導長度中犧牲畫面呈現。此外,她表示為人所詬病的三器畫面(瀏覽器、監視器、行車紀錄器),尤為社會記者還原事件現場,即查證線人提供資訊時不可或缺的工具。

然而,李潔也指出自家媒體常願意在畫面空檔中加入數據類、圖表類資訊以提升資訊實用度,讓觀眾有所學習;此外,也同時會不定期推出三或七分鐘長的專題報導,一年也會有兩次長達一小時的深度報導。

東森電視大樓。攝影/陳昭維

對於電視台來說,深度事件追蹤並不符合成本效益。許志明表示,為了製作這類節目,需花費許多人力、金錢,記者甚至還需得隱姓埋名長期追查,除非為了得獎參賽,否則這種報導並無必要。

儘管優質深度新聞內容尚只是陪襯,與迎合大眾膚淺內容之巨量相形見絀,原因即是且其製作門檻高、耗費成本大。然而,依舊可見部分媒體為了平衡娛樂性與知識量,所付出之努力。

扭轉淺碟化 閱聽眾與媒體皆需努力

扭轉新聞淺碟化現象,為整體社會共同目標,閱聽眾與媒體雙方皆須願意做出改變方能達成。許志明認為傳統媒體高層除積極布局數位化以鞏固經營外,更須有社會責任認知,培訓深度報導記者以提升其專業度和榮譽心,也能以作品品質合併升遷考績之方式鼓勵。

陳廷宇相信記者應意識到問題並監督政策,須走在政府和觀眾前面,如此解決公共問題的方案才會應運而生。她也深信深度和報導長度並不衝突,為了製作精練的內容,記者需以公眾利益為衡量標準,審慎取材並建立充分背景知識。

大批記者與攝影器材在事件現場等候精彩畫面。攝影/陳昭維

褚瑞婷肯定深度報導的價值,認為其可以喚起人們對社會的認知、突破意識形態框架並觸動內心。然而,深度報導在觸及觀眾上面臨較多困難,陳廷宇希望能靠近並為熱點,藉由數據分析、收視調查等方式加強與閱聽人的互動。此外,報導娛樂性與深度難以兩全其美,褚瑞婷仍建議記者不要使資訊太艱澀使閱聽眾難以理解,可使用圖解或是收錄專家學者、民眾看法等方式增加易讀性。

關於閱聽眾,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理事長鄭超文建議培養閱讀習慣,不一定都要追求影音、圖相資訊。他與褚瑞婷皆呼籲閱聽人提昇自我主動性,網路的發展使得資訊無遭遮蔽,對於有興趣的議題可運用各種媒介尋求更深度、全面的資訊。

當前在傳播媒體科技高度發展和商業化的環境下,新聞報導在廣度和深度上,顯示仍有許多精進空間。因此,無論在內容產製端或閱聽大眾端,若能兼顧訊息傳散、知識含量與易讀程度,共同努力扭轉新聞淺碟化現象,相信必為全民之福、社會進步之基石。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褚瑞婷表示現今閱聽人索取知識不易被媒體所遮蔽

 

延伸閱讀:

追擊名人隱私 媒體把關公益

新聞娛樂化衝擊 媒體喪失社會公益性

扒糞式選舉新聞 媒體內容膚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