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議

新聞娛樂化衝擊 媒體喪失社會公益性

記者 黃凱靖、吳芳儀/採訪報導

「少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朗朗上口的俗諺,被改編成用來嘲諷現今新聞記者能力低下、產製出的新聞出現紕漏、報導太過膚淺不經思考等問題的語句;然而,這些問題是否與記者本身的能力有關?這可能得從「新聞娛樂化」談起。

「少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成為嘲諷新聞工作者的流行用語。攝影/黃凱靖
何謂新聞娛樂化

新聞向來標榜要讓「從老至幼」的所有閱聽眾都能明白新聞內容,並以這樣的出發點來產製新聞,因此在報導口吻上,有更加口語化、平易近人的趨勢,但過當的操作也使現今新聞被冠上了「新聞娛樂化」的標籤,引來了各方不少抨擊。

「新聞娛樂化」可以分為兩大面向,第一是標題悚動、輕薄或是有刻意吸引性,以網路新聞為例,下標時刻意把事件誇大,或是利用「你不知道的十件事」等等吊人胃口的標題來吸引閱聽眾觀看;若是電視新聞,則較常使用戲謔的口吻來處理報導。

第二則是內容的娛樂化,新聞媒體現在常使用網路資源來當作新聞,翻攝YouTube、爆料公社的影片時有所見,但細想一下,這樣子的內容是否背離了新聞的本質?值得進一步思考。

不明說的新聞標題容易使閱聽眾產生好奇心理。攝影/吳芳儀
找尋娛樂化問題根源
王嘉琳表示,收視率的高低對於媒體來說相當重要。照片提供/王嘉琳

民視新聞主播王嘉琳表示,台灣的「新聞娛樂化」起源於蘋果日報進入台灣時,進一步帶起台灣新聞的渲染、誇大、娛樂化;她也認為,由於收視率對於媒體來說相當重要,誇張的新聞標題、內容往往能夠提升收視率,因此媒體才會使用這樣的手法吸引閱聽眾,增加新聞曝光度。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林福岳指出,「新聞娛樂化」會使得閱聽眾對於新聞事件的判讀產生誤差,原本應該嚴肅的議題卻被輕鬆帶過,大量新聞的娛樂化導致閱聽眾難以辨認新聞的本質,忽略了該關注的事件面貌。

除此之外,記者的壓力也是新聞娛樂化的主因之一,一位記者負責的稿件數量超出負荷範圍的時候,又必須產製出足夠的新聞,造成記者所撰寫的少部分新聞是使用網路資料,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爆料公社」等網友分享日常的平台,這些資源就可能會被拿去轉載在媒體上充當新聞使用。

林福岳也提到,現在的閱聽眾也開始警覺新聞報導娛樂化所造成的問題,標題聳動而內容平凡無奇的新聞確實可以吸引部分閱聽眾,但大量的使用會使得閱聽眾感到麻木,逐漸失去原有的預期效果,不過卻也能讓新聞媒體逐漸明白:其實閱聽眾要的,並不是像現在這樣具有「高度娛樂性」的內容,而是回歸新聞「本質上」,與他們的生活有關聯、貼近性的事件報導。

泰國皇家理工大學曼谷分校國際研究生院兼任教授周慶祥則認為,娛樂也是新聞的一部分,不能因此斷定新聞娛樂化是不好的現象,但娛樂化的新聞是否符合新聞原有的價值?或是在娛樂的過程中是否帶有其他教育意義?這些也許才是新聞娛樂化的癥結所在。

回歸新聞真實本質

如何面對新聞娛樂化?林福岳提出,新聞媒體應回過頭來看「新聞的本質」,篩選出需要且適合提供給閱聽眾的事件內容;雖然新聞報導在用詞上確實可以輕鬆活潑,但不宜使用過度輕薄、膚淺的處理內容。

新聞媒體有時會用輕鬆或戲謔的口吻來詮釋報導。攝影/吳芳儀

林福岳更說明,新聞的價值應回歸到「社會公益性」本身,媒體應自律地提供對於社會有助益或是具有警惕性的資訊,而不只是提供「娛樂」給閱聽眾,娛樂向來不是新聞媒體的工作內容,新聞是為了提供正確且有益的的訊息而存在的,若一味討好、媚俗的產製一些輕鬆娛樂的新聞內容,便是違背了新聞的本質。如何在維持新聞的價值與閱聽眾的收視習慣中取得平衡,是現今台灣新聞媒體的最大考驗。

新聞工作高壓 面臨多重挑戰

網路上對於新聞工作者的負面評論時有所見,似乎將新聞品質低落一味的怪罪在新聞工作者頭上。但是,新聞工作者在新聞製作背後的壓力,可能超乎常人的想像。

葉為襄表示,新聞產製有時間緊迫性。照片提供/葉為襄

在三立電視新聞部擔任文字記者的葉為襄表示,正常狀況之下,記者一天需要產製出五則新聞,一則新聞產製流程包含寫稿、製作CG圖卡、過音、主管審稿、剪輯等,最多花一小時就必須完成,若遇上緊急社會事件發生,不僅產製新聞的速度需要加快,當天製作的新聞則數也會變多。

葉為襄以先前發生的宜蘭南方澳大橋斷橋事件為例,光一個早上她就產出五則新聞,顯示新聞產製在時間上的緊迫性極高。

葉為襄也說,擔任文字記者需要面對各種形形色色的受訪者、跟攝影記者溝通,還要面對上級主管,需要訓練出極佳的應對能力;除此之外,文字記者平時還需要撥出空檔時間來增進其他能力,例如練習說話口條、吸收各領域知識等,可見擔任記者需要面對多重挑戰與沉重工作壓力。

綜觀台灣整體新聞環境,非凡新聞主播林思妤表示,新聞媒體雖然是訊息傳播的媒介,但還是受到資本市場機制的影響和牽制,因此很難不將點閱率、收視率作為產製新聞的主要考量;林思妤呼籲,大眾應該更深入了解新聞媒體的特性,並減少對記者的偏見,才能讓記者更有動力製作好的新聞。

葉為襄也指出,現在已經有許多新聞媒體進行改革,減少大眾口中「膚淺」的新聞,增加深度報導的比例,也嘗試拓展更廣的新聞視野與觀點,希望大眾對於台灣的新聞媒體能夠抱有期待。

新聞主播偶像化應靠專業能力

新聞主播是最後將新聞傳達給閱聽眾的人,在電視新聞產製流程中非常重要。近年來,主播出現「偶像化」趨勢,電視台將主播塑造成偶像、明星一樣的宣傳,以提高收視率,但這樣的操作手法,可能讓主播形象凌駕於新聞本質之上。

林福岳表示,主播偶像化並不是最近才發生的現象,在網路發達之後,歐美國家就已經出現主播偶像化,但主要原因是主播在新聞領域的專業表現,讓閱聽眾開始把主播當成偶像。

但在台灣,許多電視台用「造星」的方式把主播塑造成偶像,利用主播本身的外貌、聲音優勢,甚至讓主播開創粉絲專頁或instagram帳號,吸引並拉攏一批主播的「死忠粉絲」,進而讓越來越多人因為主播而收看新聞。

電視台宣傳新聞主播的粉絲團,塑造形象。攝影/黃凱靖

對此,周慶祥也指出,主播偶像化是不可擋的趨勢,畢竟新聞主播就是一種「品牌展現」,本身就具有吸引大眾的特質,因此不必刻意將此現象視為非常嚴重的問題,但要注意的是,主播偶像化背後的原因為何?除了靠主播的外表來塑造偶像形象,更重要的是主播自身的專業能力是否夠紮實,內涵是否豐富。否則單純以造星方式打造出來的主播形象無法發展得長久。

林福岳則認為電視台應該注重於新聞品質的提升,用優秀的新聞來提高收視率和吸引閱聽眾,而不是全然靠主播的「偶像」形象。

提及是否認同主播偶像化,林福岳表示,自己並沒有不認同新聞主播變成偶像的一種,更說主播偶像化「無可厚非」,但是主播偶像化的方式應該是透過主播本身的能力、在新聞領域的專業,進而讓觀眾認同,培養出電視台固定客群。

 

延伸閱讀:

扒糞式選舉新聞 媒體內容膚淺化

氣象新聞誇大 可信度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