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報導

攝影報導焦點

【攝影報導】傳統與現代交融 模組化廟宇揭密

在台灣的民俗文化中,幾乎每個村里都會有土地公廟存在。多數信眾祈求作物豐收、事事順利,被認爲是土地的守護神。因此土地公廟是台灣寺廟內最多的類型。早在民國100年有登記的寺廟就超過1萬2千座,數量比超商還多,讓市場有了蓋廟商機。

完整內文
攝影報導焦點

【攝影報導】手作燈籠高高掛 鄒弘義筆墨點亮生命力

陽光下,在自家門前的工作區,手工燈籠師傅鄒弘義仔細將毛筆蘸上鮮紅的顏料,眼神專注熟練地在燈籠紙面上寫下「天上聖母」字樣。「弘義燈籠」已家傳三代,在傳統手工燈籠領域聞名已久,其作品亦常見於各大廟宇,對他而言,每一盞親手精心打造的燈籠,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完整內文
人物攝影報導焦點

【攝影報導】傳承三代板凳工藝 張家兄弟守護夕陽產業

屏東縣萬丹鄉崙頂村的木板凳及砧板曾是全台產量第一,全盛時期村內有一半以上家庭從事木業,但因受到塑膠材質傢俱低成本、製造速度快的特性影響,使得傳統木工行業從民國80年代起逐漸沒落,至今整個崙頂村幾乎僅剩張家兄弟堅持古法,用長輩流傳下來的工法維護木板凳產業。

完整內文
為製作作品,江承堯將鐵棒燒熱,以便後續塑形。攝影/黃玟寧
人物攝影報導

【攝影報導】鐵杵磨成工藝品 截鐵又嶄新

鐵,是構成我們生活中大多數器物的原料之一。鐵器的誕生,最早能夠追溯至史前時代,一直到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工業革命,煉鐵技術出現,鋼鐵開始受到大量且廣泛的運用。時至今日,鐵製品已經遍佈我們的生活周遭,鐵工業也越發壯大。

完整內文
董坐石硯藝術館的董嘉靖製作螺溪硯時總是細心雕琢,時常更換不同鑽頭,並且以手指穩定鑽頭。攝影/孔維恩
攝影報導

【攝影報導】文房四寶——硯台 藝術與歷史的風華再現

硯台,是古人讀書習字的必備文具,隨著原子筆的發明,寫字不需要再研磨墨汁,硯台是便不再是家中必備的文房四寶。彰化線二水鄉又名「硯的故鄉」,著名螺溪硯石為製作硯台的上好石材。製作硯台的石材需要符合什麼特性?而這項逐漸被遺忘的傳統又會以什麼方式回到大眾視野中呢? 

完整內文
攝影報導

【攝影報導】銀髮長者勇闖嘉年華 展現活力散播熱情

穿過汐止火車站旁的街道,一群打扮成戰神、小丑,各種造型的表演者,跟隨鼓號隊伍節奏,遊行前進。霎時間漫天彩色串珠如雨點般灑下,圍觀民眾紛紛伸手接取,歡呼聲將嘉年華會氛圍炒至最高點。以「傳奇」為名,由夢想社區發起的「夢想嘉年華」,今(2023)年恰逢二十週年,期盼透過藝術創造力及歡樂的踩街活動,將此傳奇延續下去。

完整內文
師姊用線香幫信眾處理身上所帶的「隱形穢物」。 攝影/黃玟寧
人物攝影報導

【攝影報導】傳統信仰的傳承 揭開乩身背後秘辛

乩身,台灣特有的宗教類職業之一,最早可以追溯至道教興起前,當時尚未擁有「乩童」一稱,前身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巫師」。然而隨著時間推進,除了乩童、乩身,現在也出現各式各樣像靈媒師、驅魔師等性質差異不大的宗教類特殊職業。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