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議

數位時代下紙本媒體的轉型與品牌價值

記者 陳楷昇、劉德懋/採訪報導

報業經歷過「戰時需求」只存在31家報社的時代,也走過開放報禁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時期,隨後又經歷一場場轉變才呈現如今的面貌。現今電台、電視的衝擊遠遠不及網路出現對報紙的影響來得深刻,難道紙媒已死將成為事實?

2018年,紐約時報首席執行長湯普森(Mark Thompson)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訪問表示,報紙可能只剩10年的壽命。

曾經擁有廣大紙本讀者的《壹周刊》於2018年宣布全力發展數位領域,並停止出版紙本刊物,曝露紙媒經營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加上民眾環保意識抬頭,各種小冊子、宣傳單與刊物也在電子螢幕替代下,成為「無必要」使用的象徵。

手機為載具的即時新聞取代傳統紙媒。 攝影/劉德懋
重視把關 內容致勝

紙媒存在至今,應有其價值。中國時報副社長黃樹德認為,紙媒的價值,在於它「摸得到、看得到」,這也是紙媒公信力的象徵。「所有電視台和網路媒體記者都是先看報紙再去找新聞。」四大報系是台灣媒體運作的基礎,背負重大社會責任,所以不惜耗費龐大的人力物力以維持既有的新聞品質。

銘傳大學新聞系主任孔令信解釋,每逢重大事件發生,民眾往往更傾向於信任報章上的內容,因為紙本內容的產出要經過記者、採訪主任、編輯等層層把關,雖然這是其成本無法和網路新聞相比的原因,但每個過程都是新聞守門,因此新聞能維持平衡與查證,保證每句話都是有憑有據。

老兵不死 需要轉型

然而,卻有人認為報紙的消逝只是市場機制的結果,消費者希望得到更豐富的感官體驗,對此聯合報新媒體中心組長林秀姿指出,聯合報社其實早已意識到媒體朝向數位化轉型的趨勢,並於2012年開始改變資訊內容的呈現,以更多元的工具去接觸讀者。

「現在是媒體找讀者的時代。」林秀姿坦言,早年報紙作為主要的大眾傳播媒介,具有教育社會的功能,記者與編輯的思考是將民眾需要知道的訊息,確實傳達給他們。在網路世界,點閱率和觀看數顯而易見的反映營收問題,媒體需要顧及民眾想知道的訊息,才能平衡媒體的營利。

報紙閱讀風氣降低,私人報攤來客稀疏。 攝影/劉德懋
數位新聞 仍有限制

媒體數位化的未來也非全然光明,網路媒體尚未找到自己的獲利方式。自由時報發言人蘇宇暉表示,自由時報還有50萬份的日發行量,不可能「唱衰」紙媒的未來,雖然數位化是時代趨勢,但若過度冒進,破壞品牌形象,是對不起讀者長期的期待。

黃樹德也指出,社群平台的出現改變產業情況,不同媒體為了競爭閱聽人的數量,必須以免費的方式把內容投放到社群平台當中,從流量得到廣告費卻不足以支付新聞內容的成本,同時把報章內容提前在網路上曝光可能影響報紙銷量,使得媒體經營陷入「雙頭馬車」的困境。

事實上,紙媒文字記者也是傳統媒體數位化轉型的中堅力量。孔令信補充,「幾乎所有數位媒體主管都是由資深文字記者擔任。」紙媒工作者通常具較高編採能力,並且有更強的新聞管控能力與新聞嗅覺,紙媒就像記者的搖籃一樣,把一批批優秀新聞工作者培養到各個媒體當中。

紙媒也有數位媒體取代不了的優勢地位。圖片來源/Pexels
報業欲革新 需有文化溫度

報紙比起數位化新聞,它累積的文化和歷史更加深厚,形成過程多少受到報人對新聞堅持的薰染,他們重視閱聽人「知的權利」及新聞正確性等;後者則是因應速度加快的媒體環境而生。當趨勢轉往電子載具上的新聞,報紙必須設法面對消失的風險。

孔令信指出,一百多年下來,報紙對世界文化和傳播而言具重要里程碑。「報紙需要印刷,在印刷之前它需要製版,製版前要組版,組版前則要有內容上的編輯。」他說著報紙的製作流程的同時,一邊強調這是重要的工業,它孕育許多新聞界的菁英,也嚴格把關產出的內容。

然而報紙的發行量下降,這項承載記者、編輯們血淚的文化背負起產業末日的恐懼。儘管傳統媒體並非無作為,但孔令信分析,自2008年起有一些報紙開始轉型,11年後的現在效果依舊不彰,無法解決閱聽人轉移的問題。

因應分眾化的媒體環境,報紙的推銷方式需要改變,才能將報紙的特性和趨勢走向結合。孔令信認為,救亡圖存除了開展多元形式之外,對於報紙本身的策略可以「創造閱讀動機」為方式,使人們在數位化媒體的使用中對深度內容產生興趣,其接觸資訊的渠道就不會只依靠網路,將是多種媒體的整合,而其中報紙就可以滿足人們對深度內容的需求。

另外,讓人們了解紙媒作為文化產物的製造過程也是方式。孔令信認為這是將紙媒藝術化的作法,讓閱聽人在接觸時,可以感受到它的溫度並進入紙媒的世界,明白它特有的價值。

在沒有網路的時代,報紙具有重要文化傳播的意義。圖片來源/Unsplash
報紙媒材成本高 有限版面助內容精準

新聞的取得方式,隨著傳播科技演進而改變。人們追求快速、易取得的內容,而以印刷為形式,可以觸碰到實體的報紙,被認為是過時的媒介。高成本、紙張和版面限制的不便,除了為報社帶來負擔,也多少成為人們排斥的理由。

報社在傳播形式多元發展的現在,仍要面對成本和媒材等根本問題。「《聯合報》現在張數變少,也變窄。」林秀姿提到聯合報社在這方面的一部分做法。

除了縮減報紙規模,在耗材的取捨上也有節流的方法。蘇宇暉說,台灣民眾在紙張的回收率算高,因此報紙可以用回收紙張製成;另一方面,適當控制油墨量能使報紙油墨不過多而沾染讀者的雙手。

報紙在內容配置上,也必須做出改變。銘傳大學校內刊物《銘傳一週》負責人林妙影表示,因應數位化的時代,《銘傳一週》仍持續印報,但也同步做了紙媒形式之外的工作,其中「內容分流」的策略,即是因應校內不同閱聽人的需求,將內容各異的電子報寄發到他們的信箱,如此一來就可減緩報紙有限版面上資訊量的壓力。

「我們都說,新聞是剪裁的藝術,我們要用最少的字說最多的話。」世新大學新聞人報社社訊前副編輯謝晉元比較紙媒版面與網路版面的特性,他認為網路上比較難察覺版面的限制,但報紙上卻是要字字斟酌,又因為成本的問題,反而使得報紙上的內容比網路上的來得精準。

報紙這樣的新聞形式的確不如網路快速,但人們常批評的不方便和不經濟,卻是維持內容品質的篩子,能使報紙呈現出最準確的內容。

《銘傳一週》是銘傳大學以報導校園新聞為主軸的校園刊物。 攝影/陳楷昇

延伸閱讀:

自媒體竄起 成傳統新聞勁敵

新聞業競爭激烈 媒體搶即時背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