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議

社群經營者 編輯新身分

記者 莊詠慧、莊秋焰、承慧敏/採訪報導

網路背景下的角色碰撞

隨著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不斷融合,社群編輯應運而生。日前《科學人》雜誌在臉書刊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廣告文案,提到加入萊克多巴胺「可以增加收益又環保」和「萊豬不好吃」等主觀字眼,反映出新聞專業與社群編輯可能具有主觀性的根本區別。時代不斷進步,固有的新聞倫理難以支持社群編輯的工作形態,從而與新聞專業產生角色衝突。

社群編輯為了增加流量而設計吸睛的標題和導言。 製圖 / 莊詠慧

職能定位與工作培訓

社群編輯從傳統新聞編輯演化而來,社群編輯的工作形態與新聞編輯擁有一定的差異。東森新聞網社群影音編輯陳威臣認為,近幾年使用網路的用戶為年輕族群居多,因此社群編輯可使用較為生動活潑的語言來吸引年輕人關注新聞,同時還能吸引更多的廣告,創造收益來源。網路平台能為媒體帶來一批十分可觀的收入,因此社群編輯這一職位的存在和發展是很重要的。

新媒體環境下,閱聽人大多選擇從社群平台上獲得新聞資訊。 攝影/莊詠慧

好險網編輯李瑞瑾強調,社群平台和社群編輯都是網路發展背景下新興媒體的產物,她認可二者存在的必要性。此外,風傳媒社群編輯黃宇綸表示,由於大部分人不會特意關注媒體官網上的新聞,即使各家新聞報導和專題做得非常出色,也很少有人會去瀏覽。因此,社群編輯的工作重心便是推廣這些內容,提高曝光度,吸引更多人點閱。

陳威臣曾接受短期的入職培訓,他認為進入工作崗位後的自我學習很重要,這也是培訓的一種方式。對於社群編輯這個崗位,不是所有的媒體公司都會提供培訓。好比網路編輯李瑞瑾,她坦言自己從未有過正式的入職培訓,而是由前輩引導,幫助她熟悉經營模式,但具體的工作還是需要通過自身的觀察來做調整。

社群小編需要篩選適合網友的新聞來作為討論的話題。 攝影/莊詠慧

黃宇綸則認為社群編輯的培訓需視情況而定,大部分的媒體和平台不會為正職提供入職培訓,原因在於正職員工入職前,其主管需確保他擁有勝任社群編輯的工作能力,而必須經過培訓的則是工讀生。

客觀報導 vs 主觀視角

大部分民眾習慣透過使用智慧型手機在社群媒體上得到新聞資訊。攝影/莊詠慧

在新媒體時代下,傳統的寫作模式或許已不適用於社群編輯。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專案企畫鄭人豪認為,社群經營與新聞的關係若即若離,雖看似不屬於新聞,但卻執行著新聞傳播的工作。社群編輯對事件的主觀詮釋將影響閱聽人的思想,因此,針對社群編輯的工作形態,新聞倫理可做出適當調整,建立一個公共協會去重新定義社群編輯的寫作規範。

李瑞瑾則認為社群編輯屬於新聞的一部分,其不同之處在於社群編輯的表達方式與新聞撰稿人有所區別。社群編輯需要篩選新聞、分享新聞與網友互動以此來增加點閱流量,雖然言論會觸發主觀思想,但這也只是這群編輯的工作方式和風格之一。

她也表示,從整體來看,在同一媒體產業內,社群編輯和新聞編輯的區別只在於職位、工作模式和生態環境上的不同,而兩者所追求的目標都是為了能增加新聞的曝光率。所以本質上,社群編輯與新聞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對此,黃宇綸補充提到,社群媒體的「小編文」實際上算是另類的新聞標題,社群編輯在寫作時,常規標題與小編文都不可出錯。

現今媒體所需求的社群編輯需要之技能廣泛。圖片來源/104人力銀行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學院兼任講師葉添鴻。照片提供/葉添鴻

不同於上述兩種觀點,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學院兼任講師葉添鴻表示,從社群編輯與新聞編輯的「編」字來看,新聞編輯等同於把關審核人,社群編輯和新聞編輯的定義是否一致,那就要看媒體是否有將決定、蒐集、整理和審核等工作的內容分工都明確細化。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教授陳毓麒則從多方面分析,他認為社群編輯的技術和知識層面的專業水平只符合新聞編輯要求的一部分。若媒體和社群編輯都希望自己能長久發展,社群編輯就必須擁有新聞專業的道德理念,心中須存在一把公正客觀的標尺。他表示「炒出來的新聞和點閱率不適合長久發展,這也不是一個良好的現象。」

平衡質量效益 輸出優質內容

為了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社群編輯在編寫文案時的用詞有別於新聞編輯。鄭人豪表示,即使社群編輯撰寫文案的工作仍然比較偏向新聞編輯。但社群編輯在推廣內容的同時也需要與讀者互動,其扮演的營銷角度色也無法避免會與新聞編輯的工作形態發生衝突,而根源在於社群編輯缺少一個適合其發展的新聞專業的規範,這種規範並不需要法律來強制監管。

社群編輯該如何掌握平衡點。 製圖/承慧敏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教授陳毓麒談論社群編輯使用的網路用語

 

葉添鴻認為,使用網路用語會稍顯不專業,同時也表示「如果你本來基礎打得好的話,其實大家都會看你的新聞。」鄭人豪舉例,聯合報《轉角國際》便是利用自身專業吸引觀眾點擊互動,因為其內容優質具有價值。所以用詞考量實際上成為一種取捨,注重內容品質並不代表整體表現會下降,但一味追求點擊率而不擇手段將意味著放棄新聞專業的底線,急於求成,適得其反。

鄭人豪還提到,媒體為了適應社群媒體時代和維持能見度,新聞媒體設置專門人員負責相關工作,也就是社群編輯。不過他舉例,有的社群編輯會故意利用危言聳聽的方式發表具煽動性的言論。若從新聞專業的角度來看,這確實與新聞倫理相悖。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教授陳毓麒。照片提供/陳毓麒

陳毓麒認為,社群編輯使用網路詞語吸引互動,只要不涉及紅線(包括虛假內容、色情、煽情、血腥等),那就是屬於正常工作內容。「這其實也算言論自由的一個方面,我覺得未嘗不可,無傷大雅。」另外,陳威臣也表示,網路用語只相當於社群編輯下標當時的一個想法,並不出現在新聞內容中,所以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對此,陳威臣認為,在平衡點閱率與新聞倫理時,社群編輯要對自己和自己編寫出來的文章負責。「最大的考量應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把握專業倫理 切換角度互動

網路社群時代,社群編輯需要採用雙向或多向的傳播模式,以吸引更多讀者參與討論。鄭人豪強調,社群編輯需要維持自身新聞倫理的底線。他認為社群編輯的工作,其實並不需要太多專業需求,把握好新聞倫理的基本規範即可。而如何在新聞倫理約束範圍之內切換身分,實現與閱聽人的互動,這需要訓練。

社群編輯以回復網友留言的方式和網友互動,以達到持續討論的目的。圖片來源 / 東森新聞臉書

李瑞瑾認為,社群編輯的主觀用語與互動或許會和新聞倫理產生一些衝突,但這種衝突並不完全都是錯的。他解釋,社群編輯透過學習語言理解,揣摩用詞,達成與粉絲之間良好的雙向溝通,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增加文章的曝光成效。但這一切的前提是社群編輯不可以利用主觀詞彙誤導粉絲點擊任何是非不分的內容。「學校裡學習的新聞倫理在工作中並不適用。」

對此,黃宇綸也認為,新聞學理論不完全適用於社群編輯的工作。「縱觀台灣主流媒體,並沒有幾家能夠真正做到公正客觀。」他說,「社群編輯的工作也做不到絕對堅守新聞倫理,只能盡力向這個方向邁進。」

葉添鴻針對此現象表示,無論是下標寫文章還是互動,小編實際上等同於「帶風向的人」。標題黨和斷章取義等不良現象的規避,還是取決於社群編輯的職業操守和把握新聞倫理的良知。陳毓麒認為,這種現象實際上也反映出社群編輯在傳播工作中「守門人」的缺失,「要吸引更多粉絲,取得更多讀者信任,就要樹立有序經營的理念。」他表示,社群編輯可自我審查,但是仍需要一個把關訊息的審核人。

 

延伸閱讀:

新聞結合Podcast 老媒體打入年輕市場

公部門粉專追流量 梗圖拿捏要把關

助長網路霸凌 新聞媒體成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