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議

扒糞式選舉新聞 媒體內容膚淺化

  記者 李晨暘、張可君、申宇懷/採訪報導

隨著2020年大選日益逼近,各電視台紛紛祭出一系列的候選人選戰報導,選民希望能透過媒體的相關報導,了解候選人政見並吸引支持者投票。但閱聽眾從新聞報導看到的內容,卻充斥候選人的口水戰、彼此互揭瘡疤及隱私。這樣的報導模式也形成了惡性循環,不僅危害了選舉文化,也使得新聞變得膚淺並流於八卦。

選舉期間,候選人時常面臨眾多媒體記者同時遞上麥克風進行採訪。攝影/張可君

寶島聯播網顧問賴瑞徵認為,很多候選人會透過「摧毀對方」來獲得選票,這樣的方式不僅快速,也不用花太多心力及金錢,導致選舉產生負面風氣,且依過往選舉結果看來,這樣的手段相當有效。

賴瑞徵也表示,由於現今大部分的閱聽人仍然停留於被腥羶色內容所吸引的階段,受政策內容吸引的族群相對較少,因此候選人為了要獲得較多選票,選擇透過以負面選舉的方式拉攏選民。

談起媒體在選舉期間所報導的議題時常涉及候選人隱私,台視新聞政治組記者陳蜀強表示,媒體大篇幅報導候選人私領域的原因,是近期有關候選人的負面消息紛紛浮上檯面,而藍綠兩黨都咬到對方的痛腳,所以他們會針對雙方的事件不斷召開記者會。如此不斷散布消息及搜集證據來強打對方陣營,並希望各家媒體報導的行為,就是選舉新聞與候選人隱私掛勾的「因」,而種下的「果」就是會導致媒體報導篇幅變多。

陳蜀強坦言,因媒體每日所接收到的資訊來源太多,光是接收那些訊息,電視台所派遣的人力未必能針對每則消息進行妥善的處理。所以媒體的報導內容時常是各政黨陣營所提供,最後經過記者查證後所發布的報導,而政黨所提供的資訊則會和現今熱門議題連結,所以新聞的報導主題和電視台記者所接收到的訊息習習相關。

莊伯仲認為候選人的曝光度會受到近期熱門話題影響。照片提供/莊伯仲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莊伯仲則認為,民主國家常將人民稱為政客的老闆、總統的頭家,人民透過每四年一次的選舉,將平時政客所作所為,透過媒體的報導進行檢視,因此扒糞新聞未必是不好的。

雖然選舉期間可能會有抹黑攻擊的情況產生,但所揭露之候選人資訊若未涉及違法,仍多少具有正面功能,幫助選民了解自己所青睞的選舉候選人。

莊伯仲也分析,是因為閱聽眾的好奇心與收看習慣所致,媒體為了收視率,不得不迎合閱聽眾的需求,導致扒糞式選舉新聞的產生與氾濫。

提及扒糞式選舉新聞,對於候選人所造成的危害,莊伯仲強調,媒體身為第四權,本應該用來監督政府。而這次總統大選新聞,卻出現了許多媒體在報導上偏頗報導特定選舉候選人,並集中火力在參選對手的缺失。媒體在監督政治人物本質上沒有錯,但媒體應更盡責的監督現今執政黨、政府,發揮其本身第四權的義務,不應搞錯監督的優先順序。

選戰倒數期間,各候選人紛紛舉辦造勢活動,盼獲選民支持。攝影/李晨暘
選舉新聞正夯 報導缺乏多元觀點

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2018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競選期間電視新聞報導觀察統計》中發現,在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期間,主流電視新聞頻道報導選舉新聞的則數及時間統計,各頻道皆以相當之比重製播選舉節目,其中又以中天為全台11家電視台中比例最高,占所有報導則數69.66%。

主流電視新聞頻道報導選舉新聞的則數及時間統計。製圖/蔡采紋

對於在適逢大選期間,選舉新聞過多會不會造成多元性不足的問題,台視新聞桃園駐地記者林注強斬釘截鐵地回答道「絕對會影響」,一個小時的新聞有一定時長限制,再扣掉廣告時間,可能真正播報新聞的時間就只剩下30至40分鐘。政治新聞多一點篇幅,其他種類的新聞篇幅就相對較少。

鄭人豪認為,拜網路所賜,現今閱聽人獲取資訊管道日益多元。攝影/張可君

不過他也提到,拜網路所賜,現在的社會因為媒體種類更為多元,閱聽眾想看、想聽什麼新聞,網路上也有各式媒體提供資訊。即便是電視台的新聞也能在網路平台上看到即時的Live直播,所以閱聽大眾資訊的選擇性是越來越多。

對於新聞台報導選舉新聞的比例在選舉期間過高的問題,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專案企劃鄭人豪表示,一直以來電視台在選舉期間,高度報導選舉新聞已是常態;自從商業媒體出現後,這樣的情況也更為顯著。

但由於現今資訊十分發達,獲取新聞消息的管道也很多,因此鄭人豪認為閱聽人獲得資訊多元性不足的問題,或許不會這麼嚴重。但鄭人豪也提到,現在許多媒體會先透過網路即時發稿後,電視才跟進報導,因此議題形塑的情況就不再像以前分散在各個媒體,而是會形成一股螺旋,彼此互相影響。

造勢大會上,選民熱情支持傾向的候選人。攝影/李晨暘
選舉候選人報導失衡 媒體再現偏頗

觀察過去的選舉新聞,雖然每位候選人皆被媒體報導,但其曝光率卻有嚴重失衡的現象。NCC委託政治大學新聞系統計數據顯示,在面對選舉時,報導內容多以六都候選人為重,其餘較少露出。

在六都候選人的報導內容當中,也可發現其報導比重更是不一,造成媒體中立客觀上的缺失,不僅危害了選舉的公平競爭,也涉及刻意塑造候選人形象的疑慮。

NCC委託政治大學新聞系統計數據顯示,在面對選舉時,報導內容多以六都候選人為重。製圖/蔡采紋

對於此現象,陳蜀強表示,電視台在播報新聞時,會就收視率高低決定報導的篇幅及播送強度,例如近期韓國瑜的砂石風波及蔡英文的楊蕙如網軍事件,這兩則就是屬帶狀的新聞,因新聞點閱率及收視率都很高,在製播新聞時,電視台長官就會根據播放的收視率去決定是否要繼續追蹤、報導該則新聞並將篇幅拉大。

陳蜀強也舉台視新聞為例,去年台北市長柯文哲與葛特曼的器官移植事件,當時這則報導在台視的收視率不高,台視的長官就決定將此事件的報導比重放小、縮短,簡單來說,背後的因素就是商業考量。事件會有基本的新聞曝光度,但仍不會脫離收視率及訂閱率的考量。

莊伯仲也強調,媒體是否過度報導某特定候選人之定義,首先要了解其報導內容為何與原因來訂定。如韓國瑜,自參選高雄市長以來,吸引不少粉絲支持,隨著知名度的提升,引發相關人士為跟上熱潮,刻意製造話題,導致媒體新聞出現看似出現過度報導的情況發生。莊伯仲認為,主流媒體報導較多韓國瑜的新聞,並非只是一昧地為其說話,另一方面也是因爲熱門話題影響。

賴靜嫻分析各候選人曝光時間不均的原因。攝影/張可君

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董事長賴靜嫻分析,因媒體習性為先採訪較容易約訪的對象,而過去選舉經驗中,通常五都候選人媒體資源較豐富,對媒體來說也相對容易採訪,所以在媒體曝光上也相對較高。

對於這種因地利之便所造成的差異,賴靜嫻認為,媒體資源較少的候選人,則會以其他方式讓選民了解政見,例如客廳會、路邊廣告等方式,拉近和選民之間的距離。

針對選舉期間的媒體亂象,NCC電臺及內容事務處簡任視察陳書銘則解釋,除了透過法規監理媒體,近期也召開各式交流會議,邀請中選會代表,說明廣電媒體節目內容涉選舉罷免相關法規之規定與常見違規案例,並由出席之廣播電視媒體進行經驗分享與意見交流。

同時也辦理教育訓練宣導,加強從業人員法規意識,希望藉由廣播電視業者與專家學者的分享與交換意見,促進新聞品質的提升。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莊伯仲

 

延伸閱讀:

每逢選舉就拜神 寺廟政治學眉角多

電視媒體大選開票 應據實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