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農業新氣象 寓教於樂永續發展

台灣曾以農立國,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化和都市化進程,整個經濟結構轉型,農業地位逐漸下降。目前,台灣農業面臨著價格不穩定、工資上漲、農戶年齡老化、耕地面積減少、生產報酬低、休耕土地增加、就業人數減少等挑戰,農業轉型勢在必行。近年政府開始提倡農業精緻化和永續發展,引導傳統農業向休閒農業轉型,透過發展休閒農業,農民可以保有現有生產,同時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環境和農家資源,進而減少成本,增加收入,可謂一舉數得。

厭氧技術加入工業廢水 水資源能永續發展?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廢(污)水產生量及排放量》顯示,台灣自2017年起至2020年的工業廢污水總排放量連年居高不下,因此該如何有效降低工業廢污水的排放量,成為了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為有效減少這些工業廢污水,工廠業者運用厭氧技術回收綠色能源,進而減少排放量,同時運用廢水再利用來代替一般的用水,達到節省水資源的同時,也減少排放廢污水的費用。

飲食如何永續發展?從減少剩食開始

由環保署2018年的統計來看,台灣廚餘回收量高達59萬公噸,將廚餘桶堆疊起來可達到約1萬3,500座台北101的高度,且浪費數量逐年增長。不管是在運送的途中,還是在餐桌上,被浪費的食物數量越來越多,而這也是全球碳排放增加的原因之一,為了達到環保的目的,近年來由聯合國開始,逐漸提倡永續飲食的概念。

發展綠建築 推動永續發展

台灣近幾年積極發展再生能源,重視生態環境、永續發展的觀念開始在台灣紮根。其中,建造公共建築物因其占地面積大,對當地生態帶來相當程度的影響,因此發展出綠建築的概念。在建造前,同時考量生態環境評估,選擇對土地及自然最好的方式建造,以利永續發展。

家電租賃新概念 減少浪費降低汙染

記者 楊靜、吳怡璇/採訪報導 永續發展成為近年來全球的主流趨勢,循環經濟的理念更是希望能有效緩解廢棄物與環境汙染問題。在台灣,有兩位母親發揮創意,從社群平台的社團開始,提出閒置家電出租的想法,逐漸拓展成線上租賃家電的媒合平台,除了讓更多人了解家電租賃的概念,也讓資源循環使用、減少資源消耗的優點普及至社會大眾。

淨零小屋串聯永續網絡 修繕舊物賦予新生

記者 林盟真、王莉穎/採訪報導 隨著環保意識提升,循環經濟和永續發展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台北,有一群人選擇用行動實踐這份理念。透過修復舊物和舉辦各式活動,讓環保不只是口號,而是融入日常的生活態度。走進淨零小屋據點,老物件在巧手下重獲新生,這份溫暖與希望,持續在人與人之間流轉。

地球最大碳庫 海洋藍碳的永續挑戰

記者 賀澤佳、劉佳涵、陳奕諠/採訪報導 全球氣候變遷日漸嚴峻,我國於2021年4月22日正式宣示「2050淨零碳排」目標,並於次年發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細項劃分十二項關鍵戰略來整合跨部會資源,制定行動計畫,將自然碳匯之藍碳列為策略之一。做為地球最大的碳庫,海洋覆蓋約70%的地表面積,儲存和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使藍碳憑藉碳儲存潛力成為焦點。然而,如何有效發揮藍碳潛力,同時兼顧生態保育與永續發展,至今仍面臨艱鉅挑戰。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