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環保公衛

海洋魚類資源枯竭 食魚教育永續發展

記者 詹宜庭、林芸寬/採訪報導

台灣四面環海,本該擁有豐沛的海洋資源,無奈因為棲地破壞、環境汙染、人為濫捕等因素,海洋魚類資源逐年枯竭。不斷減產的野生魚獲,使得人們只得食用養殖魚,或遠洋進口的冷凍魚,身居海島國家卻捕不到魚,是野生魚和大海的悲歌。

野生魚悲歌 海洋魚類資源枯竭

近半個世紀以來,各國遠洋漁業技術迅速發展,大量捕撈使得魚類資源遭到重創。根據聯合國估計,全球將近90%以上的魚種已逼近,甚至低於族群維持生存的數量門檻。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019年統計數據指出,台灣人每人平均一年食用將近60公斤的海鮮,其中包含28.35公斤的魚類,可見台灣人愛吃魚的程度。

定置漁場旁,漁民每天將新鮮的魚貨運上岸。攝影/詹宜庭

台灣永續鱻漁發展協會理事長白尚儒表示,海洋魚類資源面臨過度捕撈危機,是整體社會需共同承擔的責任。他感嘆,台灣缺乏海鮮及海洋文化,消費者多半不清楚魚的來歷,也不懂得「如何吃魚」。台灣人愛吃魚,卻分辨不出各魚種的棲地、習性、外觀差異,也不知道何時為魚群的盛產期、何時為繁殖期,更不了解連捕魚方式,都會對環境生態造成影響。

白尚儒說,台灣與同為海島國家的日本相比,海鮮文化實是不足。日本的捕撈漁業管理、漁獲保鮮運輸、鮮度要求都非常嚴苛,日本民眾也相當重視海洋生態的保育。

因爲對海洋文化的不了解,民眾購買魚的時候,常常不知道其產季與捕撈方式。攝影/詹宜庭

產地到餐桌 食魚教育護海洋

「希望大家都能夠吃好魚,以及好好吃魚。」白尚儒說,所謂「好魚」,是美味健康、對物種延續有益,並且不會對生態造成破壞。他呼籲,大海是養育我們的母親,希望透過食魚教育,讓社會重新認識,且友善對待台灣周邊的水族以及魚群。

食魚課堂中,學生可以透過實際觸摸,了解魚的型態和鮮度。攝影/林芸寬

洄遊吧創辦人黃紋綺表示,食魚教育以海洋永續為出發點,從大海到餐桌,向民眾宣導每一條魚背後的故事。透過課程,學員能認識到除了鮭魚、鱈魚、石斑魚等「明星魚種」之外,還有許多不常出現在餐桌上的魚種,其實也富含營養,透過烹調之後相當美味,讓民眾不再只吃固定魚類,藉此分散部分魚群壓力。

外包裝清楚標示魚的產地與烹調方式,透過產銷履歷,讓消費者更懂得如何吃好魚。攝影/林芸寬

為了改善海洋魚類資源枯竭困境,身為消費者能從自身選擇做起:避免食用繁殖期魚類;支持較為友善環境的漁法;不固定食用單一魚類等。食魚教育的推廣,在人們心中埋下希望的種子。希冀在社會攜手努力下,未來野生魚的蹤影能再次遍布大海,讓下一代得以擁有豐沛而美麗的海洋資源。

學生藉由烹煮當季魚種,了解如何煮魚、食魚。攝影/詹宜庭
定置魚網被動捕撈不同季節的洄游性魚類,是較為友善環境的漁法。攝影/林芸寬

 

延伸閱讀:

海洋垃圾危機 「潛海戰將」為大海療傷

揮別柔珠!守護海洋 天然果核取代塑膠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