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環保公衛

廢棄物重現生機? 人工魚礁大體檢

記者 李佩蟬、黃柔、鄧可悅/採訪報導

大魚徐徐游過,小魚群則悠遊穿梭在廢棄軍艦、電桿礁、輪胎礁與水泥礁之間,成為台灣西部海域的日常風景。台灣30多年來透過投放人工魚礁吸引魚蝦群棲息、繁殖,卻不見漁業資源枯竭有好轉跡象,當無效的礁體變成閒置在海底的廢棄物,是否也讓原先復育棲地的美意隨之石沉大海?

廢棄船體是很常見的人工魚礁選材(示意圖)。圖片來源/Pexels

人工魚礁聚魚成效 有待商榷

台灣沿、近海作業漁場因長期濫捕,使傳統漁場逐年老化,沿、近海域面臨漁業資源萎縮的窘境,現已無法滿足國內消費市場需求。故台灣自1973年起推動人工魚礁投放,透過增加可供魚群庇護、覓食的礁體,達到增加沿海漁獲量、並復育棲地,以及發展潛水觀光之目的。迄今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共設置89處人工魚礁區,各類型礁體則有22萬座,包含鋼鐵礁以及其餘經改裝、加工製成的礁體,總面積約達237平方公里。

漁業署規定人工魚礁投放區禁止漁業活動,截至目前為止,澎湖縣是台灣投放數量最多的縣市。資料來源/漁業署、製圖/黃柔

然而根據漁業署截至2019年的「漁業統計年報」顯示,台灣投放人工魚礁超過30年,沿、近海漁業生產總量卻不見提升,針對這個狀況,漁業署說明,自2018年起便委託專家學者,以潛水方式調查礁區生態環境、生物量、漁場資源動態等漁業署進一步補充,人工魚礁除了聚集鯛科、黃雞魚及石斑等經濟性物種外,也有天竺鯛、蝴蝶魚等觀賞魚類出沒,「已成為各類海洋生物的重要棲息環境。」

人工魚礁的成效評估須考慮諸多面向,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助理教授蘇楠傑認為,「現在網路上看到的照片都不是很專業,通常都是有幾隻魚在那邊游,就說這是聚魚效果。」他說,人工魚礁實際衡量投放成效必須長期監測,僅潛水員的短期觀察,無法反映當地魚群真正的棲息狀況。

蘇楠傑也直言,「大部分的人覺得還是會有聚魚效應,可是實際上的成效也很難去評估。」由於投放地區的生態環境各有差異,在相關研究仍不足的情況下,學界無法妄下定論。

捕獲當地魚種植入晶片,再透過感應裝置監測魚群動向,以評估人工魚礁成效。照片提供/水產試驗所(江偉全、張綦璿)

另外,針對人工魚礁對當地海流、海床生物棲息的影響,不少環保團體也對後續的調查追蹤提出質疑。漁業署則回應,在廢棄物轉化為人工魚礁之前,皆需通過《投設人工魚礁或其他漁業設施許可管理辦法》,審核礁體材質、大小、擺放方向與地點,確保人工魚礁順著海流流向,避免造成淤積影響海洋環境。

汰換輪胎也是製成人工魚礁的材料之一。攝影/李佩蟬

離岸風電基座 變身魚群新家?

除了廢棄物變身的人工魚礁能夠產生聚魚效應,為海洋生物帶來新的家,大彰化離岸風場興建後,風機基座表面的藻類,能提供附生生物所需養分,進而吸引岩礁魚類,形成新的食物鏈,產生與人工魚礁相似的聚魚效應。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幸助表示,對於像彰化這種較貧脊的沙岸生態系,要改善生物多樣性,只能增加棲地與食物來源。

針對這樣的說法,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持相反意見,他指出台灣在近230年間投放大量人工魚礁,然而不論是人工魚礁,還是離岸風機基座的聚魚效應,皆無助於當地原本的底泥性魚類生態。

蘇楠傑也指出,風場尚未全部完工,從範圍、影響程度到魚礁類型,都缺乏完整研究。目前大彰化離岸風場預計2025年建成,屆時台灣各大離岸風場的聚魚效果如何,只能等待完工後研究監測的持續跟進。

離岸風場產生的聚魚效應對生態系是否有幫助,各界看法不一。圖片來源/Pixabay

離岸風電基座 洄游魚群的休息站

國內首座離岸風場—海洋竹南風力發電場2019年底完成商轉,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於2019新聞稿中提及,將會長期監測離岸風場,除了可掌握離岸風電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也能進一步了解風場對洄游生物的影響。

國外針對離岸風場與洄游魚群早有諸多研究,來自英國馬里蘭大學環境科學中心的研究團隊,便於2020年發表論文,認為離岸風場與洄游魚群的航道重疊,會使尖吻鱘、銀花鱸魚將離岸風電基座當成休息站。該研究團隊的研究員Ellie Rothermel也在紀錄影片裡提到,風電基座表面附著的微生物,會吸引游經的大型洄游魚類逗留覓食,有改變其生態系統的疑慮。

烏魚子是高經濟漁獲,市價可賣約800到5000多元。攝影/鄧可悅

每年冬季都會游過台灣西海岸的高經濟魚種—烏魚,是台灣常見的洄游魚種,也是彰化、雲林一帶討海人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然而大彰化東南離岸風場廠址與烏魚洄游航道重疊,漁民擔憂風場的設立會影響海域生態,使漁獲量減少。雲林漁民和公民團體也在去年召開記者會,希望風場能退出,將漁場還給他們。

針對離岸風場是否會導致洄游魚群改道,蘇楠傑表示,目前正在進行相關監測,仍需等待風場建成取得準確數據,「但就我的觀察影響是很大。」

爐渣循環   海中庇護所

一顆又一顆灰白色的轉爐石,靠著顆粒大小均勻、耐磨性佳、高硬度和高抗壓強度等優勢,除了應用在道路基層與底層鋪墊,近年學界也提出將轉爐石改造成人工魚礁。

國立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博士康兆凱表示,轉爐石能吸收二氧化碳,釋出藻類生長所需要的營養鹽類,適合作為礁體材料,目前日本與南韓已有將煉鋼爐石應用於藻礁的案例。

轉爐石是煉鋼廠自鐵礦提煉出鐵水後,經轉爐二次精煉,將鐵水吹入高壓氧氣並加入石灰石,藉由調整鐵水成分,取得所需鋼材後,等待剩下的殘渣冷卻,便會成為轉爐石。

轉爐石作為人工魚礁有三大優勢。資料來源/中聯資源、製圖/黃柔

康兆凱指出,民眾憂慮轉爐石帶來環境汙染的原因,是高雄市南星區填海造陸計畫中,有不肖業者將灰渣混合有害廢棄物,造成地下水砷、汞、鉛等重金屬超標,加劇民眾對轉爐石的疑慮。

彰化環境保護聯盟表示,現時台灣重金屬溶出濃度檢測標準相較於美國,少了鋅、鎳等重金屬檢測項目,若要減少民眾疑慮,環保署應參考美國做法,將重金屬檢測做得更全面。

康兆凱補充,目前台灣轉爐石的研究技術已趨成熟,具有國際競爭力,故政府應有「適量、適才、適性、適所」的發展策略,任何東西過量都不好,將適量轉爐石運用在適合的地方,才有辦法使轉爐石發揮潛能。

 

延伸閱讀:

離岸風場雙面刃 白海豚生存大危機

命運多舛 藻礁與工業的共存拉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