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農村在地教育 蜜蜂哥哥的洄游之路
學甲人陳胤丰有感於故鄉人口流失困境,急流勇退返鄉打造出具教育、文化意義的鼎農村實驗教育基地,化身成小朋友的蜜蜂哥哥,結合攀樹、修樹課程,並積極邀請外地青年參與學甲區上白礁祭典,徹底融入當地生活,挖掘風俗習慣,發展鼎農村獨有特色。
學甲人陳胤丰有感於故鄉人口流失困境,急流勇退返鄉打造出具教育、文化意義的鼎農村實驗教育基地,化身成小朋友的蜜蜂哥哥,結合攀樹、修樹課程,並積極邀請外地青年參與學甲區上白礁祭典,徹底融入當地生活,挖掘風俗習慣,發展鼎農村獨有特色。
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的林本源園邸,隸屬於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管理。而同樣位於板橋的中山國小,便與文化局合作,透過一系列的導覽培訓,讓學生親自為到訪民眾進行解說,帶大家深入瞭解古蹟的背景故事及歷史。
粄食為客家特色文化之一,早期客家農業社會為慶祝家中有男丁誕生,會以糯米、花豆餡製作新丁粄酬謝神明。隨著性別平權意識抬頭,更新增慶祝女孩誕生的新枝粄,為傳統文化增添新意。
菁桐社區近年積極參與新北市政府農業局的「農村再生」計畫,而今年社區採納專家建議打造「綠色奇機療育蔬菜園」,達到綠色照護及食農教育,同時社區內還舉辦爸比育兒日常攝影展,試圖改變年長者的觀念。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為推廣北海岸在地農創產業,於2021年9月推出「新北農創e遊券」,邀請12家農場合作,安排各類型體驗遊程。農業局農牧經營科技士陳思婷評估,票券至少會爲地方帶來超過四到五倍的經濟效益。
在花蓮有「野菜教母」之稱的吳雪月,與花蓮縣政府合作成立「原住民族野菜學校」,盼藉由推動保種工作以及食農教育,傳承野菜文化、推廣慢食。而同樣致力於推廣慢食運動的「臺東慢食節」,邀請在地職人,分享傳統文化的飲食智慧。
北投區的關渡平原是全台北最後一處面積最大的水稻田,它曾經是重要的稻米生產地,現在則開放讓民眾下田玩樂,舉辦多場農遊體驗活動,為親子打造田園時光,拉近都市孩子與大自然的距離。
經濟動物是重要的經濟來源,但生產者為迎合消費市場降低成本,多採取不人道的方式飼養,為了維護動物權益,友善飼養成為近年國際重視的議題,而台灣也有不少蛋農畜牧業響應並投入轉型。
台南後壁是重要的稻米生產地,頂長社區在去年利用稻作休耕空閒時間,在社區推動農地轉種植景觀作物,透過農民細心照顧綻放出顏色鮮豔繽紛的波斯菊花海。今年碰到缺水問題嚴重,社區也持續種植花卉,並藉由花海加上社區營造,吸引遊客到此地觀光,也帶動附近產業的發展。
食物浪費是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食物銀行藉由即期品來幫助弱勢與飢餓人口,而珍食物師生團隊開發的APP讓一般民眾能直接購買即期品,這樣的購買過程實際減少剩食產生。
大自然最強清道夫「黑水虻」完全不挑食,能將廚餘分解為有機培養土,不僅能種植花卉,幼蟲更可以當作雞、鵪鶉以及原生溪魚的飼料,用途相當廣泛,各地方政府以及民間業者積極想要投入,黑水虻將成為下一個對人類最有用的昆蟲。
1.九份電線桿 2.沼氣發電 3.專用垃圾袋 4.清潔用品 5.冰箱保存 6.食農教育 7.移工禁坐 8.視障按摩9.穿線師10.馬藍環保11.台語教育
自閉症權益促進會理事長鄭文正在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會住宅,共組了星銀共居的雙老家園,望彼此能互動和連結。他也租借農地,盼透過「綠自然照顧」,讓星兒學習一技之長,望他們有能力自力更生。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