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典範校園融入食農 拉近人與土地距離

記者 楊曉林、李昱潼、陳萱樺/採訪報導

自2019起,新北巿教育局每年舉辦「食農樂活巧營造學校推行計劃徵選」,鼓勵校園主動提交食農教育實施情況企劃書作申請補助經費之用,並分為三大組別:萌芽學校、結穗學校、典範學校,隨著組別的遞進可獲得的補助就愈多,但僅有四十八間獲選名額,以競爭型計劃推動各校發展更有特色規模的食農教育。 

同時《食農教育法》於今(2022)年四月正式上路,除了全台各校陸續跟進,政府與台灣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等民間團體,也進行校內校外的食農推廣。 

香草與環保酵素製作 明志師生齊學習 

位於泰山區的明志國小獲選為2020年計劃中,名額只有三個的典範學校案例之一,以香草植物為課堂主軸,任職第三年衛生組組長羅莉雯分享,目前食農教育課程推行至今將進入第六年,透過漸進式教學,讓小朋友從建立植物知識開始,逐步帶領他們親手製作左手香防蚊液、乳液、香膏等作品後再做義賣。 

羅莉雯指岀,種植香草的困難在於氣候的變遷,比如去年因雨水量過高,即使把香草重種兩次仍失敗,「但這也是對小朋友的機會教育,並非能事事順遂。」課程除了教育小朋友更親近大自然,老師也受影響。

她分享自己雖岀身於務農家庭,卻是在擔任衛生組組長後才發現植物的多樣性以及照顧小撇步,現在家中亦有照料香草、多肉植物等,她自信地表示幾乎熟悉所有課程內容,亦會到場協助老師。 

除了使用香草以外,二年級自然領域課製作的柑橘皮酵素清潔劑,是由老師呼籲同學在中秋節時把柚子及橘子皮留著再作浸泡,調整後可作地板清潔劑。學生除了可以學習如何製作,亦能把觀念帶回家庭分享,曾有四年級生表示,現在家中仍會留柚子皮與家長共同製作酵素。 

明志國小學生種植香草植物。照片提供/明志國小

創立循環農業  學生動物零距離

「我對吉慶的未來信心滿滿,因為我們的老師真的是樂在其中。」同樣獲選為2020年典範學校的吉慶國小校長簡聰義分享老師在種菜、養雞及養黑水虻養岀心得後,提岀養蜜蜂的提議時,他義無反顧地支持,老師因此得到成就感,進而帶起正向的食農教學風氣。 

吉慶國小老師介紹蜜蜂在蜂蠟製的草框所釀的蜂蜜,其所指為儲蜜區。攝影/楊曉林

吉慶國小自行研發岀特色循環農業,回收學生午餐廚餘埋菜園及餵食名叫黑水虻的昆蟲,黑水虻分解廚餘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是吉慶國小雞舍內所有雞隻補充蛋白營養來源之一,最後雞隻產岀雞蛋,再入菜至學生營養午餐,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吉慶國小雞舍的蛋雞每天產二十至三十顆蛋。攝影/楊曉林

「我們從一年級就會跟學生講熊麻雞的故事。」在2018年,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收養一隻與母親走散的幼黑熊,後來在野放前給牠活禽以作訓練捕食能力,然而雞隻不但沒變成獵物,反而跟牠變成好朋友,於是野訓團隊把牠改名為「熊麻雞」,並由吉慶國小收養。簡聰義指岀,學生從低年級開始抱雞、每天抓蟲與拾蛋,由老師帶領一步步接觸生態,內化成他們的日常。 

獲獎學校亦曾碰壁 找出專屬的食農教育 

食農教育不單只是推廣農業、飲食與環保相關知識,簡聰義表示,食育更幫助不善於讀書、行為有偏差的孩子開創另類的道路。  

他透露有位男孩名為阿鴻,學校於阿鴻就讀的第二年即發現他與其他人不同,每當與同學產生分歧時,總是以大吵大鬧表達自己的情緒,甚至發生肢體衝突,且無法穩定與師長溝通。老師介入處理後發現,阿鴻的父親也是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他,若有不滿就會動手,從小沉浸在這種環境的阿鴻,便學習了不當的表達方式。

吉慶國小校長簡聰義表示,學生與動物相處產生信任感,成為良性循環。攝影/楊曉林

於是簡聰義分配餵魚任務給阿鴻,不只是分散他對於人際關係的煩惱,更使他在此過程加深自我肯定,再進一步將餵雞、養蟲的工作交給他。長時間與動物相處後,阿鴻的個性變得溫和,過去因爲對人們的不信任而衍生的暴力也漸漸消失。吉慶國小用行動證明,食農教育更是一種品格教育。 

雖然現階段的吉慶國小已在食農教育扎好根,但過去也曾因獨特的食育而引起反對的聲音。簡聰義回想,起初培養黑水虻時,因毫無經驗而土法煉鋼,將大量廚餘置入密封桶,吸引自然界的黑水虻產卵,沒想到還未收集到足夠的黑水虻,就已先被廚餘的異味衝擊而打退堂鼓,甚至遭鄰居抗議。

吉慶國小以廚餘養殖的黑水虻。照片提供/吉慶國小 

此時,危機化成轉機,吉慶國小碰巧拜訪苗栗黑水虻養殖場,向兩位創業青年取經,得知碰壁的原因後,吉慶決定砍掉重練,重新購買蟲卵,培養出不計其數的黑水虻,學生將黑水虻捧滿雙手並親自餵養母雞,成為母雞的蛋白質來源。 

吉慶國小自產的雞蛋,每顆大小、顏色深淺不一。攝影/楊曉林

儘管台灣於今年四月通過《食農教育法》,許多學校也以各校特色發展專屬的食農教育,但農委會農業推廣科科長郭愷珶指出,目前食農教育未正式納入十二年國教課綱,導致食農未具有明確的名義推廣,只能透過融入學科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了解食農知識。 

不只是政策上的無力,羅莉雯也坦言,明志國小雖獲得充裕的經費,但收到經費前,需要經歷繁複的申請過程、無止盡的行政作業,讓許多老師在申請時就退縮。他盼望有朝一日教育部能將食農教育編列入課綱,讓推動走得更踏實。 

全民食育齊改善 融合在地特色

實施《食農教育法》以來,政府機構與民間非營利組織面臨諸多限制及困境,但食農教育為全民議題,台灣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李美雲表示,政府能做的有限,食農教育要從小扎根,除學校義務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要靠全民一起傳遞正確食農知識。 

李美雲指出,食農教育不單單局限於兒童及少年,現今二十代的年輕人外食機會多,如何選擇餐點為自己的健康把關也是重要議題。尤其大學生多為外食族群,若在同儕中能有食農意識及概念,以消費者的形式去影響商家,帶動校園周遭餐飲業選擇有機食材,便能提升大眾對身體健康的重視。 

台灣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李美雲推動有機食育有成。攝影/李昱潼

另外,針對二十代年輕人較難觸及到食農教育的部分,郭愷珶表示現階段因疫情關係,推行食農教育的操作模式以媒體、傳播為主,符合年輕世代的行銷推動,讓他們可以更了解食農教育,在生活中支持在地農產品、也更重視營養的攝取。而針對高齡者,農委會、國健署也有針對高齡者的飲食、習慣等部分做協助,於社區開設課程,傳遞食農知識,促進長者對健康飲食與營養的宣導。 

在飲食方面,郭愷珶及李美雲一致認為可以結合在地特色,與餐廳做結合,像是臺菜中有閩菜、客家菜,原住民等多樣化的菜餚。在發展觀光的同時,讓更多人吃到當地農民種的有機食材,也能減少食安問題,吸引更多旅客前來,進而增加當地居民在地認同感。 

在食農教育專業人員資格認定方面,有相關辦法之研議,行政院農委會公告「食農教育專業人員資格及培訓辦法」草案。郭愷珶表示,自2018年農委會農業推廣科開始專注於學校食農推廣作業,有越來越多學校參與食農計畫。郭愷珶指出,目前大概有兩千多所學校在推動,有不少指標性學校,能帶動其他學校改善及進行,相互提攜及督導。 

李美雲表示,對食農教育來說,體驗課程為發展主軸,但在未來更重要的是提升國民食農素養。食農教育不只與食物及農業有關,更是與我們日常的食衣住行息息相關。有機生活講的就是生活態度,從認識在地食材到選擇食物,背後涉及農民生產以及友善環境的問題。 

在推廣食農教育的路上,除各校園的努力外,政府及民間組織都積極盤點並整合推動食育計畫;學校的漸進式課程,讓孩童不僅了解友善環境的重要,更是在無形中也組織了品格教育。儘管台灣目前在食育方面的落實及參與仍有加強空間,但透過公家單位及民間團體的相互督導與各校合作交流,相信食育的推動能更完整。 

 

延伸閱讀:

宜蘭菜市場走讀 推廣食農教育

食安問題多 食農教育校園扎根

大自然最強清道夫 黑水虻把廚餘變黃金

萬物「虻」生 黑水虻的永續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