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上的田埔部落 小米復育尋回泰雅之根
新竹田埔部落由泰雅族人組成,並和其他原住民部落一樣面臨傳統文化式微的問題。近年來,族人芭翁.都宓積極推動「小米方舟保種計畫」,沒想到此番無心之舉居然意外尋回泰雅傳統語言及文化,讓她又驚又喜。
新竹田埔部落由泰雅族人組成,並和其他原住民部落一樣面臨傳統文化式微的問題。近年來,族人芭翁.都宓積極推動「小米方舟保種計畫」,沒想到此番無心之舉居然意外尋回泰雅傳統語言及文化,讓她又驚又喜。
在花蓮新城,有一群孩子身懷棒球夢,眼神間散發著對棒球的熱忱。從外地來到這裡的胡文偉與孩子們接觸後,深受感動,因此決定以自己的方式,讓這些孩子能受到正規的棒球訓練。
彰化縣是全台灣最大的葡萄產地,全台灣葡萄的耕地面積大約有2500萬公頃,光是彰化縣大村鄉生產量就高達1400萬公頃。彰化縣大村鄉土生土長的賴茂盛用自己發明的「限氧悶燒炭化技術」把葡萄枝條燒製成葡萄藤炭,再將炭塊壓製成炭粉,讓炭粉能夠重新回歸土地作為有機肥。
今年九月初,烏來成立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其目的是將提升服務品質,且整合福利資源,並以駐點紮根方式,提供原鄉轉介資源及舉辦教育宣導與講座等。協助改善族人家庭及環境,促進原住民族的生活福祉。
布農族擁有一系列歲時祭儀及自身文化,主要分布於中央山脈兩側。其中台東縣海端鄉為布農原鄉,具備豐富的人文及生態資源,卻面臨人口外流及結構高齡化。期盼在守護傳統與生態的同時,活絡鄉內發展。
嘉義縣溪口鄉全鄉剩1萬4千人,人口外流是這邊最大的問題,為了搶救老化農村,嘉義縣社區規劃團隊,與在地社區合作,舉辦地方創生溪計畫活動,期盼吸引更多人加入行動翻轉溪口,讓更多人返回溪口鄉。
台灣近幾年開始面臨超高齡社會及少子化問題,除了人口下降的幅度增加外,青壯年人口更大量湧入都市,造成城鄉差距嚴重擴大。為解決此問題,台灣政府借鏡日本於1988年開始推動的「地方創生」計畫,將此概念引進國內。
位於大屯山腳下的淡水忠寮社區山明水秀,榮獲多項農村再生的表彰獎項。近來更是轉型為智慧綠能社區,在當地民眾的協力之下,社區已建置四座太陽能民宅案場,為北台灣公民電廠的里程碑。
台東縣金峰鄉的嘉蘭村以務農為主要產業,每年11月左右是洛神花的採收季,但面臨人口外流、天災,導致人力資源短缺、生產力下降。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以下簡稱伊甸基金會)與在地嘉蘭教會合作,舉辦小農體驗工作營,幫助農民採收,並協助部落發展。
北京的蝸居、香港的蟻族、日本的膠囊旅館,住的品質在生活中佔有很大的地位,但如果住都住不起,又談何品質?在房價負擔比日益失控的台灣社會中,房價成為推動或吸引人口遷移的原因之一,為了留住人力、補足勞動缺口,各縣市也勢必推出打房政策或推動社會住宅,滿足民眾住的權利,也足見房價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之巨。
來自台南的三股國小Teeball代表隊,在今年第八屆亞洲盃國際Teeball錦標賽奪冠。鮮少人知,這支隊伍出身台南濱海、由學生數不滿百人的偏鄉小學所組成,在競賽過程中不斷上演「小蝦米扳倒大鯨魚」戲碼,八年奪下四座亞洲盃冠軍,更有人視這些小球員為「傳奇」。
新北市平溪區人口平均年齡為50.25歲居全台之冠,平均四人便有一位是高齡長輩,不僅反映出當地青年人口外流嚴重,更凸顯照護工作的繁重。平溪面臨的長照困境並非個案,而是偏鄉長照普遍的現象。偏鄉的照護計畫,是長照2.0聚焦的項目之一,如何打造更實用的照護體系,是現今政府必須正視的議題。
深坑源自道光年間,原是貨物集散地,但在戰後因道路興起,位置不再重要而逐漸沒落。近年北二高興建,台北到深坑只需十分鐘路程,更因其獨特豆腐,吸引許多遊客。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