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

影音新聞環保公衛

海廢點石成金 廢棄漁網變眼鏡

近年來,環境保育議題成為社會討論的焦點,根據海洋保育署統計,光是2020年,廢漁網漁具的清除量就高達297,257公斤,而廢棄漁網不僅對海洋生物造成威脅,更對生態環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旅美回台的工業設計師歐世勛,決定利用漁民不要的廢棄漁網,經過層層分解手續後,製作成一副副既環保又實用的「友漁循環眼鏡」,為海洋盡一份心力。

完整內文
影音新聞環保公衛

年用20億個免洗杯 循環租借杯登場

擁有飲料王國之稱的台灣,去年喝掉20億杯手搖飲,龐大的一次性垃圾造成環境負擔,即便有環保杯,攜帶和清洗也不方便,不過最近市面上有個新選擇,就是可以租借的環保杯,只要掃碼就能向店家借用杯子,透過循環再利用的方式,大幅減少垃圾回收量。

完整內文
影音新聞焦點環保公衛

不浪費!科技平台媒介 剩食翻轉成「良食」

台灣糧食浪費嚴重,在2020年丟棄的食物便達360萬噸。近年,台灣多個團隊結合科技,研發食物分享地圖及推出良食福袋,望能同時解決剩食及飢餓問題,力求在經濟活動與環境間達到平衡。

完整內文
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免廢市集盛行 「斷捨離」共創循環經濟

近年來民眾環保意識興起,不僅在環境方面,於日常所用物品也意識到平時消費習慣造成的資源浪費,因此舉辦二手市集已是生活常態。而白象野曝計畫掙脫金錢束縛,盼民眾以分享方式送出物品,只需要一張野餐墊,就能成為攤主與民眾直接交流,不只為不需要的物品找到新家,也讓人與人之間能有更多的認識與互動。

完整內文
環保公衛

淘寶風潮崛起 二手商店反映社會現況

二手商品產業的風氣近幾年在台灣逐漸盛行,二手店鋪越開越多,與二手市場發展極度成熟的歐美國家相比,台灣的二手市場是從社區發展起來,這樣能讓民眾方便接觸到二手商品,更能慢慢改變民眾對二手商品的偏見。隨著科技進步,家電升級換新的腳步也越來越快,二手店鋪的興起也讓民眾在購物時多一項選擇,但民眾是否對二手電器有著容易壞且用不久的印象呢?

完整內文
影音新聞焦點環保公衛

農廢再利用 「菱殼」變烏金

台南官田區是台灣最大菱角生產地,龐大的菱角造成許多廢棄的菱角殼,在過去,菱角殼只能被當成垃圾,造成空汙和環境問題,但有一群人他們透過巧思,將廢棄的菱角殼,搖身一變,變成充滿附加價值的菱殼炭。

完整內文
環保公衛

廢物再利用 循環經濟助浪貓

為了延緩地球資源耗竭,採用「循環經濟」是保護環境的好選擇,其廢物再利用的特性不僅能減少廢棄物,更能降低生產成本,成為企業及政府實踐的目標。位於新北市中和的「拼圖喵中途之家」透過將貓糞轉化成貓糞肥,免費提供貓糞肥給農民們使用,同時保證收購產出的作物,將其製成產品,讓產品的利潤回頭支持中途之家,達成循環經濟。

完整內文
環保公衛

剩「布」回收 鹿港手作工作室的再造精神

「剩布」在不少人眼中常被認為是不好、骯髒且破舊不堪的布料,最後的命運不是送到垃圾場,就是焚化廠處理。但事實上剩布有很多種類,例如紡織廠、裁剪廠等上游布料生產商排完馬克後所剩的紡織品,或是工廠的庫存布等。若是將這些被淘汰的布料,透過設計再生成新物品,延長它們服務人類的生命週期,不僅可以減少浪費、降低對環境的衝擊,甚至還可以創造不同的循環經濟。

完整內文
融媒體

剩「布」回收——再造下腳料生命力

快時尚的流行及全球服飾產業蓬勃發展,許多衣服一旦過季賣不出去,或是被消費者淘汰丟到舊衣回收箱,就會製造出許多「消費後紡織廢料」,加上聚酯纖維的使用量爆炸性增長,不但造成環境的污染,更增加了海洋生態被慢性窒息的風險。然而大多數的人都知道舊衣可以變新衣,經整理銷售到非洲等經濟較落後的國家,但卻鮮少人知道「消費前紡織廢料」也正在造成環境衝擊。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