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偏鄉教育1】與國際接軌 扭轉城鄉教育差距

記者 黃孟凡、陳心慈、阮郁馨/採訪報導

在臺灣,七成縣市均設有偏鄉學校,儘管國民教育普及、政府也設法將資源透入,仍有多數處於偏鄉的孩童,面臨「沒有老師」、「師資不穩」的困境,在不平等的受教機會中,難以透過教育翻身,脫離弱勢的循環。

當出生成了決定孩子學習表現與未來成就的關鍵時,我們必定需要去檢視社會整體結構與制度是否無法達到教育平等,並從中提出改善管道,使教育不再因地域而有到達不了的地方。

你知道嗎?教育是社會永續發展的關鍵

聯合國於2015年提出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以下簡稱 SDGs其中目標4.5提到,在西元 2030 年以前,要消除教育上的兩性不平等,確保弱勢族群有接受各階級教育的管道與職業訓練,包括身心障礙者原住民以及弱勢孩童。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資料來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以「人」為本的教育,能協助每個個體充分發揮自身才能及潛力,不僅對自己生活負責,也將對社會做出貢獻。透過教育的力量,能夠有效地改善貧窮、飢餓問題,同時也是政治參與、民主社會的重要條件,在人民能公平獲得教育的情形下,更有助於建立「和平」的社會。由此可見,教育是推動永續發展的一把關鍵鑰匙。

而教育,並非只是減少文盲人數,還包括教學資源是否妥善分配、孩童的受教權是否完整、每個公民是否能得到公平、免費的教育。除了十二年國教的計畫108課綱核心素養的推動、母語課程的重視等相關政策外,臺灣社會也逐漸重視教育的城鄉差距。

城鄉之間的差距是什麼?其形成的原因與改善方式又為何?讓我們一同檢視臺灣的城市與鄉鎮之間,如何落實貧富、族群間受教權益的平等。

偏遠國小孩童放學後念書、做作業。攝影/阮郁馨

到底要多偏遠才算偏鄉學校?

為了完整分配教育資源,教育部於民國107年修改偏遠學校的認定標準,讓補助可以更完全的滲透到各偏鄉學校當中。根據《偏遠地區學校分級及認定標準總說明》,分級偏鄉學校時,將以下事項納入考量,分別是由交通、文化、生活機能、數位環境、社會經濟等客觀條件因素納入計算指標。

偏遠地區學校分級及認定標準總說明。資料來源/教育部、製圖/阮郁馨

像是交通,學校座落的海拔高度、離最近火車站的行車距離都是指標;生活機能則將學校所在鄉(鎮、市、區)之人口密度、郵政及便利商店資源納入考量。各項標準經過計算後的結果會再和各縣市政府協調,綜合考量學校的實際情形才訂下偏鄉學校分級名單,並且將國內的偏鄉學校分成三級,分別是「偏遠」、「特殊偏遠(特偏)」和「極度偏遠(極偏)」。

環境設備、教學和行政人員的聘用、學生學習及輔導等,都攸關學生是否能受到適當的教育措施,上述也是政府對於學校教育的重點補助項目,教育部則依照學校的分級,分配補助的金額多寡。

全台各縣市偏鄉學校總數。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製圖/阮郁馨

原來,偏鄉學校比想像中還要多

根據教育部的認定標準與因素考量,偏鄉學校多指「地域位處偏遠且交通狀況不便者,或數位學習不利地區」。108教育部統計處資料顯示,高中以下偏遠地區學校目前核定有1106所,在全國3370所學校中有將近三成的佔比。在全國的偏鄉學校分布中,又以雲林縣的偏鄉國中小學校最多,總數有113所,其次是臺南市112所和南投縣98所;臺北市、基隆市、新竹市和嘉義市則無偏遠地區學校。

 

看精彩融媒體報導:《教育到不了的遠方 台灣偏鄉學校分布與孩童教學困境》

 

系列報導:

【偏鄉教育2】偏鄉地區的迷思 地區實際分佈與分析

【偏鄉教育3】深耕偏鄉教育 民團協力補足教育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