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公衛

兩性平權意識起飛 政策保護需齊步

記者 劉宥然、黃潔文/採訪報導

知名英國女星艾瑪.華森作為2015年聯合國婦女親善大使,她曾說:“We’re never, ever, ever going to be able to fly as high unless we’re both in support of each other.”隨著思想推進,性別議題愈漸受到重視。即便如此,大眾仍需要面對社會上的性別刻板印象,並在此審視媒體、商家是如何塑造大眾對於性別的認知,而不是只有被動接受。

伴侶盟「正視」海報,呼籲社會正視對於性別的壓迫。攝影/ 黃潔文
歧視行為無「法」可管

日常生活中,閱聽人最常接觸的廣告及媒體,涉及性別不平等及刻板印象的情形隨處可見。舉凡透過社會既定的男女角色設定,加深不平等的性別刻板印象;抑或是政治人物發表不當玩笑、揶揄女性等發言,造成社會觀感不佳的行為。

為設法管制上述行為,英國廣告標準局(Advertising Standards Authority)於今年推出新規範,禁止廣告中含有不恰當性別刻板印象的內容,違者將遭下架。然而目前台灣卻仍無相關法律管制。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法務主任謝孟釗解釋性別歧視言論無法可管。攝影/ 黃潔文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法務主任謝孟釗指出,保障性別平等及避免傳遞性別刻板印象是重要的議題,但光是在廣告中如何界定構成「性別刻板印象」、「歧視」等行為及其管制的方式,在制定法規上仍是一大難題。

謝孟釗說明,不論是採取事前審核或是事後下架,或處以罰款、刑罰,都會使民眾的言論自由遭受極大的限制。

而處以刑罰的最後手段,需考量其比例原則、目的性是否正當外,還需確保是否會發生群起抵抗、反對聲浪的可能性,抑或是產生限制發言的寒蟬效應情況等等。

此外,政治人物在公開場合發表對性別不友善的言論,其因可能是為了操作、鞏固相同立場的群眾。然而與此同時,若這些言論超出單純性別刻板印象的範疇,將形成攻擊、汙名化特定群體的仇恨言論。

曾譯過性別議題報導的蘋果新聞網北美版編譯林怡萱表示,以重視言論自由的台灣而言,立法管制的爭議性及可行性都是一大難題,比起強制的約束,政府目前能做的是加強性別教育,使公民意識到偏見的存在,減少以性別為出發點的歧視,回歸教育的本質。

對此,謝孟釗認為,透過惡意發言傷害他人的行為已不能用言論自由來作解釋,且絕對有管制的必要,但是問題一大障礙,仍是回到如何定義是非對錯的本身。

別向生理現象課稅

除了遭受言語、行為上不平等的對待,女性在生活中也必須面對無可避免的生理現象。然而,女性使用生理用品卻得被額外課稅。對此印度女性曾發起連署,在強力訴求下成功使政府修法免徵稅,除了印度,其他女性生理用品免徵稅的國家還包括馬來西亞、加拿大、澳洲等。

反觀台灣,立法委員吳思瑤也曾在2017年的質詢中,要求政府制定免除女性生理用品營業稅的政策,至今卻仍未有果。對此,性別主流化兼課講師吳禺廷認為,從稅收的層面進行探討,是希望女性在獲得更多保障的同時,也能夠回歸到盡可能不產生剝削的性別平等上。高雄市議員黃捷直言,若中央政府有意推動生理用品免稅其實不難,國內也有針對不同商品課稅的法規,比較棘手的是男性在此議題上的反彈聲浪。

女性必備生理用品在印度、馬來西亞、加拿大和澳洲免徵稅。攝影/劉宥然

吳禺廷表示,制定政策的背後無疑是希望達到兩性平權的效益,但過程中必須回到制定時的性別比例、制定者的價值觀與性別思想、文化背景等層面作為考量,再對應現代人民的需求。而免除女性生理用品營業稅的課題,始終要回溯到金錢稅收後的流向、如何被使用。

被形塑的性別框架 顏色豈能定義獨特

「粉紅女孩、藍色男孩」的行銷方式,將顏色與性別連結的刻板印象深植於世人腦海中,當使用的廁所標誌、購買的玩具和穿著的衣物都是男藍女粉,你是否曾想過為何有此既定印象?當性別與消費掛鉤,又該如何從性別刻板印象和品牌迷思中逃脫?

商家設計的女性商品以粉色基調為主。攝影/ 黃潔文

根據紐約市消費者事務機構調查,總體而言女性在同產品消費上比男性多花費7%,其中女用洗髮商品較男性洗髮商品貴48%;女性襯衫則比男性襯衫貴15%,而這樣的差異在國際上被稱之為「粉紅稅」——原因是女性用品的外裝包都會使用「符合女性氣質」的粉紅色。

根據紐約市消費者事務機構調查,總體而言女性在同產品消費上比男性多花費7%。製圖/蔡采紋

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系教授陳箐繡表示,1940年代商家首度將粉紅色與女性產生連結,同時配合「性別常態」功用祭出營銷策略。反映出女性獨有的風采與特質──包含青春、溫柔、甜美與純真善良的意義,促使顧客願意購買特定顏色的商品,更在無形中形塑了性別的框架。

鵬達傳媒總監潘賢蓀。攝影/ 劉宥然

鵬達傳媒總監潘賢蓀以品牌顧問的角度分析,雖然在商品上的確會區分男女客群,進而投放不同類別的廣告,公關公司多少會將性別議題作為媒體操作的一環。

但除了顏色,「女人應該對自己好一點」的廣告標語這類順應女性主義的潮流而誕生的行銷手法同樣翻轉性別特質的定義。

潘賢蓀強調,不否認媒體行銷的確在「男人適合什麼、女人適合什麼」這部分加深了性別刻板印象。但他直言,「粉紅稅」一詞的誕生,只是消費行為結束後由學者冠上的用詞。

對此,文藻外語大學行銷學老師謝淑貞則回應,「粉紅稅」挑明了市場行銷機制中,存在著某種針對女性喜好而設定的價格標準。一方面是指女性會為粉紅商品付出更多金錢購買,另一方面則暗指身為女性所附帶的社會成本。

陳箐繡認為,「粉紅稅」一詞的說法,仍承襲市場行銷為「男藍女粉紅」所設定下的性別色彩概念,長期以來關於「粉紅稅」的調查研究或抗爭運動的核心,依舊為利益取向,缺少反轉根深蒂固的性別刻板形象。

鵬達傳媒總監潘賢蓀解釋男女行銷的不同之處:

從廁所標誌就能看出顏色與性別的連結在日常生活裡無所不在。攝影/黃潔文
粉紅不是專利 除了女孩貴族也愛

粉紅色貴為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宮廷中最時髦的顏色,不只展現出貴族式的雍容華貴與附庸風雅的特質,更反映當時上流社會享樂的風氣。就粉紅色開始廣泛運用的18世紀法國來看,與其說專屬女性,不如說是貴族的代表色。

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系教授陳箐繡以藝術史的角度性別與顏色產生關聯的原因。攝影/ 劉宥然

陳箐繡表示,在西方藝術史上,其實並沒有明顯地利用顏色來區分性別的情形。但若仔細觀察繪畫中粉紅色的應用與女性特質的相聯,便可察覺現代為何會以男藍女粉紅的方式做為性別區分的依據。

其實粉紅色在中世紀時期並不常見,直到15世紀左右,當愛、美與慾望之神維納斯身上的布袍以粉紅色調呈現,粉紅色才因此有了與感性特質的連結。

陳箐繡提及,端看法國洛可可畫家尚.歐諾黑.福拉歌那於18世紀的《鞦韆》中觀察,盪著鞦韆的年輕女士身上粉紅色華麗服裝,便可以想像當時粉紅服裝受喜愛的程度。

陳箐繡補充,18世紀的洛可可風格,為粉紅色提供了適合發展的溫床,在19世紀後,粉紅色便開始受到大眾喜愛與歡迎。且女性印象派畫家卡沙特,喜愛繪製以女性生活為主軸的畫作,尤以母親與兒女互動的題材為最大宗。其中,便運用許多粉紅色調,來展現親情間溫馨動人的畫面。

從洛可可風格到印象派隨著時間的推移,已逐漸將粉紅色的溫暖婉約、輕巧甜美的特質,定調為女性化專屬用詞,並為現今流行文化的粉紅色概念鋪路,使得男藍女粉的應用得以順理成章。

 

延伸閱讀:

強化性別刻板印象 媒體塑造的框架

有「彩虹」標誌就對性別友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