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議

強化性別刻板印象 媒體塑造的框架

內容目錄

記者 林育萱、張瓊文、張雅筑/採訪報導

新聞媒體做為第四權,具有監督政府傳播的責任,擁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但是隨媒體商業化,新聞報導為了吸引大眾目光,容易出現「豪乳妹」、「美尻女神」、「大肌肌猛男」等聳動字眼,加深性別刻板印象,無形之中,形塑了框架影響閱聽人。

媒體常會對女性塑造性別的框架。攝影/張雅筑
新聞對女性的物化

藝人蔡依林被媒體偷拍後,記者以「G奶」作為新聞標題,隨後她在Facebook發文「以G奶作為標題的系列文章,對閱讀者來說,你們接收到的性別教育意義是什麼?」此貼文引起熱烈的回應和轉發,顯示出就算是資深女藝人,同樣對這種下標方式充滿無奈。

新聞以「爆乳」、「酥胸」等詞來描述女性,即使屢次引起爭議,類似的情況還是不斷發生,對於這樣的現象,民視異言堂》專題記者黃建璋坦言,以每日新聞而言,為了讓民眾一目瞭然,的確會使用性別刻板印象來下標題,他也提到,媒體需要用點閱率換取廣告收益,對於這樣的情形也無可奈何。 

現今媒體下標聳動來吸引讀者。攝影/張瓊文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簡稱台少盟)文宣專員蔡欣樺指出,近期有新聞標題會以「妙齡」或是「熱褲女」等字眼作為與女人連結的詞彙,這些描述都和新聞事件本身完全無關,認為這些字眼都是加強了歧視和物化。

因目前沒有相關法律可規範這些具爭議的用詞,現階段僅能由各民間組織要求媒體自律,期望藉由反覆的提醒,讓媒體業往更友善的方向改進。

雖整體社會較於以往具備更多性別平等的意識,新聞仍會將主流的「美」的模板套用在女性身上,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伍維婷表示,媒體在下標的時候,常常會用女人的身材或是正妹來吸引民眾,對男性的外表相對來說不會那麼強調

她也認為,男人評論女人的身材比較能被接受,相對的女人評論男人的身材卻會被指責,甚至再引發新聞話題,這樣的現狀也值得社會共同思辨。

媒體性平素養不足?立場大不同
1996年底,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中規定,全國中小學必須實施兩性平等教育,一直到2004年,《性別平等教育法》正式上路,因此據換算,30歲以上的民眾,多數沒有受過性別相關的教育,對於已經脫離教育體制的民眾,傳播媒體則成為汲取新知的重要管道,媒體是否也要再受教育?這樣的聲音也在近幾年漸漸出現。
新聞本質雖強調客觀性,但記者在報導中用字可能會間接傳達自己的意識形態,對於現在追求點閱率,而在性別一塊較不注意中立的情形。
蔡欣樺認為,記者可以接受更豐富的性別素養教育,就像教師上過性平課程一樣,在這方面擁有更多意識,伍維婷也回應,確切來說需要性別教育的是記者們的主管,因那些年齡層的人沒有受過性別教育,這是現階段較為嚴重的問題。
黃建璋做為記者則有不同的見解,他認為問題並不出自於記者對性別平權理解不足,相反的,大多記者擁有的性平素養甚至可能比一般人都還要高。黃建璋更強調,問題發生的原因仍取決於新聞報導是否足夠吸睛。
性別平權的長征路
陳沺均希望藉由媒體提升台灣國民全體意識。攝影/張雅筑

儘管性別平權觀念已比過去更受到重視,政府也設置相關法律政策,然而媒體在報導時,仍會討論女性的外表以及感情生活,新聞標題中也不難見到「正妹」、「鮮肉」等詞彙,對此,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專員陳沺均予以認同「有些媒體的用字並沒有那麼性別平權」。

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的《性別平等政策綱領》指出,媒體具有報導自由,目前僅能針對事件本身違反的法律開罰,政府不宜過度干涉內容,期望業者能夠自律,呼籲不要為了商業考量而忽略性別意識。

追求平等並非只為了維護女性權益,民間許多性別相關組織為了維護真正平權的宗旨,也正在進行相關的監督。

民進黨立法委員參選人吳怡農以姣好的外貌和結實的身材吸引不少民眾的眼球,引起某些女網友在社群平台留言「好想摸胸肌」、「農農是我的」等言論,此舉動也引來質疑,這是不是女性對男性的性騷擾?

伍維婷認為可以藉由這件事來探討,到底該怎麼做才符合合理的性別表達?女性是否被用較嚴格的標準來審視這一方面的言語?

以吳怡農事件為例,婦權基金會(WRP)學者蘇婷玉指出「若當事人感到不適,當然構成性騷擾」,此外,蘇婷玉也希望將此議題回歸到父權體制的社會來思考,男性和女性位於不同的性別位階,該事件引起矚目的根本原因,是否因為女性的言論不符合性別腳本?由此可知,任何性別議題都有根本的脈絡需要討論,並非單就表面能評斷對錯。

性別友善需要從教育機構、媒體行業的用字遣詞做起,共同讓整體社會具有更高度的意識,使男性和女性都能獲得同等的尊重,「真正的性別平等界線還很模糊」。蔡欣樺表示,距離目前社會能真正放下性別氣質、性別角色來討論事件本身,還有一段路要努力。

教育結合媒體共同改革
針對台灣整體社會對性別相關議題的討論,陳沺均表示,現在有宗教團體在推動反墮胎公投,這些事情都是台灣性平教育低落的一種證明,而就算是應該最進步的首都台北市,性平教育的部分仍會受到家長的抗議,在其他縣市的教育推動上想必也更有難度。
台北市高中輔導室主任林老師也指出「媒體的狀態是混亂的」,當教育機構及媒體在性別議題上注入更多心思,才能朝真正友善的社會前進一步。
學校機構是培養性別意識的重要一環。攝影/張瓊文

除了在學校機構中接受性別教育,媒體在報導中落實性別平權更是一大關鍵要素,做為教育工作者的林老師更提到,考量到學生會將傳播媒體也作為吸收知識的媒介之一,在校內也開始推廣媒體識讀,教導學生選擇適合跟多元的媒體。

蘇婷玉建議,可以將較深入的性平知識納入傳播學院必修課程,透過教育與媒體培養學生的平權理念,以及相關非政府組織監督媒體,共同創造性別平等的社會。

蔡欣樺談到新聞報導的聳動用詞時則表示,一直都會定期和媒體的自律委員會溝通在性別上不適當的用字,若有不恰當的案例就會告知媒體,透過這樣的方式來達到監督的效果,而關於媒體性別意識的爭議能否回到新聞自律本身,應由媒體業者先自行過濾內容。透過多管齊下的方式,讓所有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學習尊重與友善他人。

 

性平報導:

女運將突破性別框架 塑造全新形象

同志教育 大學生自己來──跳脫刻板 建立社會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