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報導】民俗療法爭議不斷 謝錦榕的「火療」之路

坊間整復推拿、民俗調理館林立,民眾對於各式各樣的民俗療法各有所好。其中火療是民俗調理法中相當受歡迎的療法之一,火療師傅謝錦榕,自創一套獨門「火龍功」,創立至今已22年,他以火球在受療者背部上下移動,利用熱能改變毛細孔的張合速度,號稱可以排去溼氣和寒氣,獨特手法還曾吸引國家地理頻道上門採訪,有「台灣火醫師」之稱。

遊民尾牙辦不辦?北高兩樣情

原本每年歲末,全台各地慈善團體都會舉辦街友尾牙,讓寒士、街友在年底都能享用一頓熱騰騰的佳餚。然而碰上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台北創世基金會的寒士尾牙選擇停辦,改以送年禮的方式替代寒士尾牙;高雄行德宮的公益尾牙則如期舉辦,維持給街友及弱勢族群一頓溫暖的團圓飯。

大學生成為理財達人 財富自由未來不是夢

根據勞動部2019年「職類別薪資調查」統計,大學畢業社會新鮮人起薪為2萬9336元,然而扣除基本生活必須支出(房租、水電、交通及飲食費等)後,所剩薪資卻寥寥無幾。因此,若想在剛踏入職場時存到第一桶金,需要增加理財規劃的知識。然而,有些理財方法卻伴隨些許風險,必須做足功課,培養風險管理思維,才能妥善運用金錢帶來的財富效益

台灣水情嚴峻 農田停灌面積再擴大

近年全球氣候變遷,台灣也面臨水資源不足的困境,國家災害防救中心氣象組組長于宜強表示,2020年是反聖嬰年,導致颱風生成個數減少,造成旱象。繼2020年10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稱農委會)突然宣布桃竹苗地區實施停灌政策後,12月底前又陸續公告嘉南地區2021年第一期作停灌,臺中、苗栗及新竹地區水庫灌區農田2021年第一期作停灌,讓農民深感無奈。

【肉品食安1】冷藏肉品 食在安心

萊豬開放在即,肉品食安成為舉國上下熱烈討論的話題。 根據農業委員會2017年統計顯示,國人平均每年每人食用豬肉36.5公斤,占全年消費肉類的50.5%,顯見豬肉為我國國民日常最主要攝取之肉品。然而,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國家,國人偏好溫體豬肉的特殊消費型態,使肉品經常暴露於高溫環境下,極易肇致衛生與髒亂的疑慮。因此在追求口感和食品安全之間,必須設法取得平衡點,讓民眾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動物園裡的幕後英雄:動物保育員

動物園是個不管何時都很多人的地方,參觀動物時不免會看到一些人出現在動物旁,稱為「動物保育員」。許多人認為動物保育員的工作僅僅是餵食、和動物玩樂、打掃環境等簡單工作而為之羨慕。但面對每隻不同習性得動物,專業的動物保育員需具備相當高的專業知識與訓練才能照顧牠們。

珈琲時尚 摩登元素的思想前哨

根據台灣總督府統計書的調查顯示,1932年的台灣,從零星的9家珈琲店,到1935年止,共計174家珈琲店。珈琲店是台灣在日治時期獨有的多功能公共空間,為當時的文人提供文化發展的溫床,數量因而急速成長。同時呼應著1930年代台灣的社會,經歷著近代化轉變所帶來的新舊混融與取捨的過程。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