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社會社福

台灣水情嚴峻 農田停灌面積再擴大

記者 李宜儒、王騰毅、湯檸/採訪報導

近年全球氣候變遷,台灣也面臨水資源不足的困境,國家災害防救中心氣象組組長于宜強表示,2020年是反聖嬰年,導致颱風生成個數減少,造成旱象。繼202010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稱農委會)突然宣布桃竹苗地區實施停灌政策後,12月底又陸續公告嘉南地區2021年第一期作停灌,臺中、苗栗及新竹地區水庫灌區農田2021年第一期作停灌,讓農民深感無奈。

停灌政策下,農田一片荒涼。攝影/李宜儒

于宜強指出2020年降雨型態改變之成因

桃竹苗2020第二期作停灌補償 每公頃最高14萬元

今年首波停灌政策範圍於桃竹苗地區,受影響農田達1.9萬公頃,其中以水稻為大宗,佔1.3萬公頃。停灌作物為7月至11月的第二期作,耕種作業已達抽穗階段,停灌實施後將使農作無法收成。因此農委會頒布每公頃14萬元的補償措施,計算方式為農民賺款的105%加上生產成本,農委會推估此次將發出20億元的補償金。

20212月至6月期間實施第一期作的停灌地區,至12月底前已陸續公告包括嘉南地區農田1.9萬公頃,台中、新竹和苗栗地區農田2.8萬公頃,合計達4.7萬公頃,補償措施則是最高每公頃9.3萬元。

回顧台灣遇旱史,2002年石門與新竹區域首次實施停灌政策,至剛頒布110年嘉南地區第一期作的停灌政策,期間共經歷9次停灌。而台灣史上最嚴重的旱災發生在2004年,當時停灌面積高達6.5公頃,佔灌溉農地面積12.51%,補償金總額更達到26億元。

停灌政策不治本  農民:面對氣候變遷應提前部署

「現今工商業確實比較發達,但仍希望政府能多重視農民的心聲。」桃園市新屋區農民張尚義、徐黎鑾對此次停灌政策時深有同感,並表示2020年的水稻歉收量如此龐大,其中還牽涉到年初的休耕政策。

2020年初適逢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總統蔡英文祭出休耕補助等福利,鼓勵第一期稻(2月至6月)休耕。因此農民全心專注在第二期稻(7月 ~ 11月),種植面積也較以往更大,卻沒預料到在極端氣候和政府政策的雙重影響下,造成毫無收成的慘況。

休耕導致農機具無處可用,只能停置在倉庫中。攝影/李宜儒

另外,徐黎鑾在提及代耕業者的停灌補助時說,「政府應該要照顧農民,而不是有補助就其他都不管了。」他認為現行頒布的補助辦法,較利於有一定規模的相關業者,小農反而難以申請。

由於小農機具多為二手交易,具體證明文件在幾次轉手販賣後已無留存,因此小農在機具的所有權上,相較於具規模的業者更加難以得到認證。舉例而言,徐黎鑾雖擁有插秧機和耕耘機各一台,他同樣會替其他小農進行代耕,卻無法申請相關補助。

張尚義認為雖此次的停灌補助十分優渥,卻治標不治本,面對氣候變遷的問題農委會應進行提前部署。由於水稻為高耗水植物,因此相較於調整水稻灌溉政策,應轉而輔導農民轉植旱作,或其他高經濟價值的作物,來因應水情嚴峻的問題,為農民找尋新的出路。

無水灌溉的狀況下,作物漸漸枯死。 攝影/李宜儒

稻米需求減少 農田轉作勢在必行

台灣農業用水佔總體70%,台灣大學農經系教授徐世勳說明,由於台灣十分注重糧食安全,因此為確保糧食供應無虞,應保留80萬公頃的農地。近年隨著機械化耕種以及技術改良的情況更普及,單位面積的水稻產量大幅提高。

然而現代飲食習慣改變,徐世勳也指出以往一個人一年可食用140公斤的米,至今只剩下43公斤,如今需求變少卻仍過度生產,徐世勳強調,若能輔導稻田轉作,政府便不需保價收購稻米,水資源也可以移轉使用,進行合理分配。

水資源的調配牽涉到農村轉型,前農委會副主委李退之指出,長期以來,台灣農業處於須仰賴補貼才得以生存,政府為確保整體農村經濟不因天災而停擺且維持其收益,而提出保價收購的政策,向農民收購稻米,而後再由公糧倉庫做貯存,但若三年內無法銷出,則原本一公斤高於20元的稻米將會為了防止外流至市面上而進行染色,最終成為一公斤35元的飼料用米,光是一年的虧損金額便可高達60億以上。 

運用金錢補償農民為最直接的救助方式,但卻未能治本,反而成為全民買單的政策,倘若未能找出根本的解決方式,在現今全球氣候極端化的趨勢下,又難保未來台灣遇旱不會成為常態,如此將形成財政惡性循環。

停耕的區域和有灌溉的農田相鄰,景觀上形成明顯的差異。攝影/李宜儒

缺水就蓋水庫?水資源分配永續新思維

台灣的水資源主要源自颱風季節所帶來的降雨期間為豐水期,水庫在豐水期進行儲水以供應枯水期用水,然而2020年是56年來豐水期首度沒有颱風來訪,于宜強進一步指出,缺水狀況是在豐水期結束時便發現,因此情況較往年更為嚴峻。

水資源議題總會圍繞在重啟水庫的討論上,此刻經濟部適時拋出目前正規劃在新北、苗栗、台南個別新建三座水庫的風向球。但水庫的興建不僅有多面向的疑慮,於現況來說也無法有立即性的幫助。

過去曾參與反美濃水庫運動,現職旗美社區大學校長的張正揚表示,水庫的興建其弊大於利,在文化及物種保存方面都會對環境造成破壞,包含整個集水區將因蓄水而淹沒,危及周遭範圍內的文化及生態。

美濃水庫終結之戰,張正揚等人北上立法院陳情。照片提供/美濃愛鄉協進會

再者,因台灣的地形陡峭,加上降雨季節分布不均且降雨強度大,雨水沖刷土石導致水庫淤積的情形十分嚴重,進一步造成水庫壽命不長,因此水庫興建需在地質以及環境的條件,進行謹慎評估。張正揚指出,從過去反對美濃水庫的經驗至今,政府在缺水的議題上不應仍以興建水庫作為缺水的對策,應以永續發展作為真正解決方法。

對此于宜強也表示,因應降雨型態的變化趨勢,在水資源的分配上產生新的思維,政府開始進行北水南調的跨區管理及供應,水庫之間的操作使用連通的方式。例如翡翠水庫不僅供給台北地區的自來水用水,也可供應至給新北、甚至是桃園地區。而桃園石門水庫的水資源則可再藉由「桃園-新竹備援管線」向新竹地區來進行調度,如此一來可使北部供水量更加穩定,且未來調度水源也可能因應氣候變遷而成為常態。

石門水庫豐水時期景象。   攝影/王騰毅

 

延伸閱讀:

北市重要水源 澄清翡翠淤積疑慮

翡翠水庫又見垂釣汙染水中生態

氣候變遷成日常 減碳行動不可緩

氣候變遷糧食危機 C4計畫展露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