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通過植物 了解客家的政治、歷史連結

記者 陳崑翔、劉昕翊、尹彥婷/採訪報導

收冬文化

每年農曆十月過後,稻穀收割完畢的農閒期是客家人最重要的大事。台灣客庄農民為了報答神明的庇佑會舉辦收冬戲,也稱為平安戲,源自於「春祈秋報」的傳統觀念。除了準備豐富的牲畜祭祀之外,為了表示隆重之意,更請了野台戲班到眾神前表演,以表謝意。透過傳統與戲曲藝術結合的時代意義,展現客家族群「敬天惜地」的精神,這樣的傳統在早期也是很多人共同的記憶。

平安戲其實不只是敬天謝神,其內涵有著兩個意義,一個是祈福還願酬謝神明,護佑國家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另一個意義是讓客家族群凝聚認同感的活動,平安戲演出大多是在第二期稻收成以後,就可以邀請親戚、朋友,大家來聚一聚聯絡感情。

客家事務委員會將收冬戲納入「客庄十二大節慶」系列活動,藉此希望能讓客家特色的傳統戲曲巡演活動為更多人熟知。

從收冬文化到植物的應用,能看出客家族群的精神。住在丘陵地帶的客家族群,善用山林資源,將就近可取得的油桐最為經濟作物;庭院裡種植的桂花也是能夠運用在多處的植物,收冬戲也能展現客家人懂得感恩的精神。

歌舞表演與客家特色市集,歡慶收冬之境。 攝影/陳崑翔

客家植物集

植物是大自然的恩賜,傳統習俗中,植物不只是生活用品的材料來源,更是治病的良藥,不同族群對植物的應用有所不同,在客家文化的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皆與植物脫不了關係,廣為人知的擂茶或是油桐花,都是能代表客家文化的重要植物。

桂花、艾草、擂茶為客家的代表植物,與客家文化息息相關。製圖/陳崑翔

桂花

除了油桐花,桂花也是相當能夠代表客家族群的植物,從許多客家產業中都可以看到桂花的身影。位於苗栗縣的南庄鄉,當地居民以客家族群為主,聚落有著悠久的歷史,因此充滿著濃濃的客家文化氣息, 從客家觀光產業發展之後,南庄老街上的一條小巷子「桂花巷」 成為民眾觀光勝地,早期在地居民成立「桂花巷工作坊」,經營地方文化,慢慢的將當地桂花產業如桂花茶、桂花釀發揚光大,而這也成為民眾認為桂花是代表客家文化的植物之一。

苗栗南庄桂花巷,歷史悠久並具有濃濃的客家文化氣息。 資料來源/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桂花喜歡溼潤的土壤,且要種植在空氣良好,不會積水的地方,這和客家族群居住的環境相關,因此常會見到客家人在庭院前後種植桂花,而「桂」諧音為「貴」,有榮華富貴之意,也象徵著尊榮顯貴的意義。

桂花是可以食用的食材,持久的香氣是桂花的特色,入食之後除了可以增添不同的飲食風味,也能增加食品的美觀,如桂花糕、桂花釀,也能加入茶裡用來製成桂花茶,而這些民眾熟悉的客家美食都是從南庄發揚光大。桂花除了食用還可以入藥,有著止咳化痰等功效。同時,桂樹的木材材質細密不易乾裂,是良好的雕刻用材。早期客家族群資源不足,客家族群將桂花物盡其用,從食材到藥材,桂花已成為生活中的必需品。

桂花的香氣是大眾都能接受的,除了客家文化中會使用到桂花,市面上很多芳香產品都會加入桂花的香氣,多數人對它的香味非常熟悉,但卻未必記得它的模樣,這和客家人默默耕耘的特性有著相似之處,客家人分散在台灣各地,他們有自己的族群生活地區,但也可以融入其他族群生活。

客語薪傳師謝媛媚​說,一般客家人會將桂花種植在離家裡較近的地方,第一個是因為香;第二個是一出門就能看到,也代表「貴人來」。到了70、80年代才慢慢開始入菜。

艾草

大眾認識的客家文化中,比起油桐和桂花,民眾可能不會覺得艾草與客家有關連,但其實艾草與客家族群之間也有聯繫,從早期農業時代,客家先民就已用艾草入飯菜,直到現在,艾草仍然是客家族群在生活中常會使用到的植物。

在艾草食品中,用艾草的葉子和入糯米做成的艾粄,是最為經典的,早期客家先民相信,吃了加入艾草的食物,具有去污除穢的功用,因此客家人會在清明節時吃艾粄,也作為清明掃墓祭祖祭品。艾草清熱解毒,又可以抑制肝火,早期客家人將艾草當作藥材用來治病,同時又因為農業時期客家族群需要大量的勞動和耕作,身體會大量流汗,因此必須補充鹽分,維持體力以及清熱退火避免中暑,因此艾草就成了每日飲食中必要的食材。

艾粄是客家人的代表食物,可以抑制肝火。攝影/劉昕翊

販賣艾粄的林老闆娘說,因為以前農人很需要體力去做一些農家的事情,需要草去退肝火,所以用艾草入食,在吃的時後中暑的情況會比較少,然後與糯米結合做成艾粄,吃的時候比較能感到飽食感。

客家米食林老闆娘​ 。攝影/陳崑翔

由於居住環境的原因,客家人的生活與植物息息相關,除了艾草在傳統飲食文化當中被廣泛運用, 還有很多草本植物被客家族群拿來使用。紫蘇也是客家飲食文化中常見植物之一,獨特的風味能用來入菜去除腥味,因此常被使用在魚肉的調味,而紫蘇也具有治感冒風寒和安定寧神等保健功能。紫蘇與艾草相同,除了能夠入菜還能當作藥材使用,兩者皆在醫療資源不發達的時期,被習慣利用周圍資源的客家人所運用,這也造就了客家飲食文化中,多數食材都有保健功效。

艾草的應用是客家老祖先的智慧,在客家人家裡會有艾草的家,艾草的多元使用,幾乎讓人人家裡都為它留一塊地生長。即使在資源較少的丘陵地帶,艾草依然跟客家人的生活緊密相連,作為植物它擁有堅韌的特質,就和客家人的特質相呼應,儘管生活條件不好但能夠運用智慧將身邊的資源發揮到最大效用。從這裡能看出客家人擅長把材料物盡其用,也養成了客家人不浪費惜物精神。

擂茶

過去客家人家中都會小規模的種茶,讓飲茶成為客家人的日常習慣之一,也因此製作出許多不同種類的茶,包含利用過年時採下的酸柑將其挖空,再將柑肉與茶葉拌勻後塞回酸柑內——酸柑茶;生下女兒後,會特別製作,掛在煙囪上燻乾,保存至女兒出嫁時做為陪嫁珍品,所以也稱「成年茶」——柚子茶;最有名的即是「擂茶文化」和「東方美人茶」。

擂茶為客家特色茶飲,發展成觀光活動。攝影/劉昕翊

擂茶其實是客家人逃難存活的救命茶飲,過去因為戰亂、遷徙、物資缺乏等原因,中原地區客家人在逃難途中,會將五穀雜糧炒熟後放進背包,遇到飢餓和飢渴時,就將材料放在粗碗公中,以堅硬的樹棍將其磨成粉後,泡水食用,既能充飢、解渴又能健脾養胃以及滋補長壽,爾後客家人更是有句關於擂茶的諺語稱讚擂茶的功用,「一日擂茶三碗可保終日不疲倦;一天三碗擂茶可保活到九十八。」在戰亂期間,擂茶隨著客家移民傳入台灣的客家地區,如今更發展成讓民眾體驗客家文化的觀光休閒活動。​​​

擂茶是將五穀、米飯與茶葉共食,故也稱「喫茶」或「食茶」 。製作擂茶過程費工費時,有食用擂茶的家庭,連小孩都需要加入擂茶行列。客家人如果是在正餐食用擂茶時都是吃鹹味的,只有在早上10點或下午3點吃點心時才會用甜食的方式食用。

擂茶是客家人因應環境發展出特有的飲食文化,「擂」代表的是研磨的意思。經歷過戰爭遷徙的慌亂時代,養成愛物、惜物的精神,會將家中剩下的飯曬乾後,拌炒成為米籽,為方便攜帶和保存。

以桃、竹、苗等中低海拔丘陵的客家聚落為主要產地。傳說過去客家人種茶,茶葉被小蟲子叮咬後,在市場上卻以風味特殊賣出好價錢,茶農將此事在家鄉提及,卻被認為是在吹牛,因此東方美人茶又可稱為「膨風茶」;而「東方美人」的稱呼,則是相傳英國商人將茶獻給女王後,女王被茶葉在茶水中美麗的姿態驚豔而賜名,而東方美人茶也成為客家庄特有的茶。

客家歷史和文化

客家人是漢族的一個分支,是漢族裡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漢族民系。分布地區包含中國、台灣、日本、韓國、東南亞、澳洲、紐西蘭、美國、加拿大、蘇利南、歐洲及模里西斯等地。

在台灣的客家族群雖為少數族群,但依然屬於台灣的第二大族群。客家人後來因為清朝康熙皇帝頒布渡台禁令,人口數量逐漸少於閩南人,在後來的閩粵械鬥中失敗,被迫退出平原,遷移至丘陵地居住,因此在丘陵地幾乎形成客家庄,能保有客家文化。但也有部分地區客家人口較多,而居住在沿海或平原。目前在客家人在台分布較多的縣市包含:桃園、新竹、苗栗、高屏的六堆以及花東縱谷等地。

   民國105年客家人口前五名縣市排名。製圖/陳崑翔、資料來源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

民國105年各縣市客家人口資料。製圖/陳崑翔、資料來源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

客家人經歷過去在丘陵地開山打林的生活,滿山遍野的油桐花曾經是客家人民重要的經濟作物,在日治時期,小孩會在油桐花盛開時節,拿著麻袋前往採摘油桐花果實,果實榨油後可以塗在家具和油紙傘上防蟲又防水,因此拿果實賣錢能賺錢維持生活。

除了能維持生活外,油桐花也和客家人的精神有關連,油桐的生命力極強,符合客家人的特質,性格既堅毅又勤儉。而在客委會成立後致力於客家相關事務時,從客家早期生活出發的油桐花發想,將從經濟作物沒落後無人問津的油桐花規劃成觀光休閒步道,在每年五月的時候發起「客家桐花季」成為了一種新時代的詮釋。而油桐花則被設為客家代表植物,因此提到油桐花,民眾第一想到的便是客家文化。

油桐花是客家人重要的經濟作物,是象徵客家文化的代表性植物。攝影/劉昕翊

客家文化復甦的契機

在客家文化中植物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從飲食到藥材都會看到植物的身影,但隨著時代變遷,客家族群的傳統文化漸漸在流失。台灣在四、五零年代開始經濟起飛,很多傳統客庄的年輕世代離開原鄉到都會區工作,原本的農業活動無法維持生計,因此客庄裡的傳統文化慢慢式微,包括語言及農作活動等,客庄漸漸的變得只剩老人與小孩。

台灣在1949年之後,政府推行國語運動,對本土語言做了多項的限制,包含電影和電視節目裡不允許出現本土方言。台灣解嚴後,為客語發聲的活動也陸續出現,最為著名的是於1988年,在台北市發起的大規模示威遊行「還我客家語運動」又稱「還我母語運動」,訴求為讓客語可以在公開媒體中使用,希望能製作並播放客語節目,重現多元文化,讓客語重現在大眾視野。示威的沿途以客語號召群眾加入,將近上萬名民眾加入。經過時間的累積,政府先後成立客家文化園區、客家事務委員會、客家文化推廣協會,以及客家電視台開播。在客家先人的努力下,讓即將消失在時間浪潮中的客語,有了一次復甦的機會。

客家語言的傳承

應該一代接一代傳承的客語,現在卻發生爺爺奶奶無法用客語與孫子們溝通,反而要配合學習國語,在語言的傳承上出現斷層。因此政府在察覺客家文化傳承和客語流失問題後,擬定相關措施,積極推廣客語教育。為向下扎根延續客語文化,將客語課程設計進入國小和幼稚園的課程,讓小朋友從小接觸客語、定期舉辦客語能力認證,以獎金吸引民眾學習客語應考、在生活中營造客語友善環境,希望客語的使用範圍能更加廣泛。

將客語融入遊戲中,使孩子歡樂學習。 照片提供/古美珠

客語薪傳師張玉珍說,困境是有些家長會認為在語言學習上,學習英文的出路會比學習客語的出路更廣,那目前政府有一些政策鼓勵大家向下扎根,大家才有繼續往前走,不然對於客語傳承來說真的很困難。

除了從流失的語言,開始帶回客家族群的生活,政府也積極推廣客家傳統文化活動,包含戲曲與農作。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從2018年起展現客家民族與植物的緊密關係,透過手作活動,讓民眾認識和客家文化息息相關的植物。透過課程內容讓植物的應用融入生活,也讓民眾知道植物的歷史與客家族群的連結。

台北市議員張茂楠表示,現在政府有客委會、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客家文化基金會、也有客語研習班和客家歌謠班,且注重老中青的結合。有在做推廣但是不敢講有很明顯的效果,效果還沒有張力很大,但客家文化的傳承,做不一定有機會但不做一定沒機會。希望客家語言要多元推廣,在學校是一個且要深耕到社區,要讓整個客家語能夠普遍性的發展。可以舉辦客家夏令營或生活營,讓家庭融入,且透過網路推動國際客家語言推廣,可以選擇與原鄉人對話與朋友對話,而不是選擇在一個教室裡面,因為教室裡面沒有溝通的機會。

走入客家文化 感受客家文化之美

客家文化流傳多年,現在卻只有在展覽中才能粗淺的認識。說到客家,總是能有幾樣特色為大家所熟知,植物類有油桐花、桂花、艾草;食物有艾粄和粄條等;精神有硬頸和節儉,這些客家的代表,其實與客家族群間有著專屬的小故事。雖然生活在現代的我們,無法實際體會先人們過去生活的艱苦,但我們能從這些客家代表的故事中,學習先人的精神,再將其運用在生活上,跨越一層層的障礙。客家之美,只有當你走近它時你才能發覺。

 

看精彩融媒體報導玩小遊戲:《植入客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