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IAC Family 以瘋狂舞出熱愛

不同於崇尚標準動作的古典舞步,街舞是一種強調即興發揮,展現舞者個人風格的舞蹈形式。街舞在上世紀80年代伴隨音樂電視錄影帶(MTV)引進台灣,一時間充斥流行文化當中蔚為風潮,至今仍廣受年輕人喜愛。然基於社會對其存有「休閒」、「非正式」等刻板印象,導致街舞難登大雅之堂,在國內的發展始終有限。

氣候變遷的抵抗者 讓野菜從路邊到餐桌

全球暖化造成升溫問題日漸嚴重,極端氣候來臨使農業發展受到威脅,許多農作物面臨乾旱、水災等等的種植危機,生活中常見的蔬菜類,可能會面臨到收成不佳甚至無法採收的情況。而野菜具有耐極端氣候的優勢,即使身處在惡劣的環境下也能生存,在糧食因氣候影響而減產的情況下,發展能抵擋極端氣候的野菜便是未來的新選擇。

三峽大豹忠魂碑見證歷史 泰雅族後裔尋根傳承

大豹社事件,發生於西元1900年,當時的日本總督府開放業者進入山地,大量業者入侵部落的領土,離平地較近且擁有豐富山林資源的泰雅族便首當其衝。泰雅族大豹社頭目瓦旦·燮促率領附近部落的原住民組成聯軍共同抗日,由於日本的軍火科技更先進,聯軍雖然一開始把入侵者趕了出去,但堅持不了太久。最終原住民聯軍於1906年10月3日,日方攻破並占領插角大豹本社(M’bngciq),頭目瓦旦·燮促的宅第遭大砲重擊作結束。一共打了七年的戰爭,為目前最長時間的抗日戰爭,並且在西元1921年左右,大豹部落原住民更被強迫遷到桃園市復興區,並再也沒有回去過。

獼猴別怕!花果山人猴共處 林耕竹的守護路

說到台灣獼猴,攻擊、危險、兇狠,這些負面標籤,已經與牠們劃上等號。然而,在台南烏山獼猴保護區裡的猴子們,個性卻是溫順、可愛、呆萌。為了保護猴群,保護區負責人林耕竹,向農民推廣架設電圍網,透過這樣的方式來減少農作物受損,同時守護這塊寶貴的花果山,打造人與獼猴共存的環境。

培育兒少自立技能 勇敢邁向人生旅程

兒少安置於教養機構或寄養家庭,常因原生家庭突遭變故或父母無力養育,然若基於自由受限而倉促離開安置機構,恐增社會安全風險。再者,近年社會結構轉變,使家外安置兒少的情況較以往更加複雜,進而影響寄養家庭的投入意願,協助兒少自立成為一大難題。基此,中央與地方正努力改善,調整安置資源比例並優化機構,推動兒少朝家庭式安置處所邁進。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