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班圖文社會社福

原民文化陷斷層 實驗小學助文化再現

記者 吳雅莉、焦仲、李宇傑/採訪報導

台灣為多元民族所組成的社會,島上多達16個原住民族群,但原住民族在教育與法律上仍處弱勢。追溯回日治時期和國民政府剛遷台時,執政者對弱勢族群的不友善,原住民文化長期遭到漠視。學童被迫接受主流的漢人教育,而非學習自身文化,族人憂心,這將使原住民文化加速流失

近年來多元文化意識抬頭,許多國小轉型成原住民實驗小學,將原住民傳統文化加入教育體制中,進而實踐民族教育,保障各國原住民族在教育中獲得實質平等待遇,並可傳承民族記憶。但在延續文化的同時,仍面臨配套措施不足,最終需回歸現行教育體制,在這困境下原住民實驗教育為何存在,成為家長和民眾所質疑的一大焦點。

實驗教育 深刻文化認同

為實行社會正義,聯合國於2007年通過《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保障各國原住民族在教育中獲得實質平等待遇,並有權建立自己的教育體系。此宣言象徵社會包容多元文化的一大進程,多國紛紛開始行動,如2019年紐西蘭政府就將當地原住民語言「毛利語」列入課綱,以推動族語普及化,讓國民從幼稚園開始學習,使其紮下民族認知的根本,改變主流意識對其他族群的偏見

截至111年分布於全台的原住民族實驗學校。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製圖/吳雅莉

台灣也跟上國際腳步,於 2014年底《實驗教育三法》立法通過「實驗教育」為新型態的教育方式,可跳脫現有的教育框架。而原住民學校可透過轉型成實驗學校,將傳統文化加入教育體制中,進而實踐文化教育。2021年也通過《原住民教育法》,以多元、平等為原則,推動民族教育,保障原住民族教育權利,彌補社會對民族文化長期的忽略放眼台灣,截至2022年全台已有38間原住民實驗小學

對於實驗教育有豐富經驗的苗栗縣泰興國小,於107年實施民族實驗教育,成為苗栗縣第一所實驗小學。 泰興國小採雙軌教育,保留12年國教的一般科目,並增加「泰雅族民族教育」與「族語文學」的特色課程,一週三天共九小時,結合15大民族主題,由老師和部落耆老一同編設教材,培養一到六年級的學生對自身文化的體認。原住民實驗小學教授原住民族的知識技藝,並強調重視原住民的文化教育。

泰興國小自製的實驗教育筆記本。攝影/焦仲

從無到有 欠缺人才資源

泰興國小校長盧曉玲回憶當時轉型成實驗小學的起心動念,身為泰雅族人的她感受到耆老的年齡日漸增加,泰雅文化逐漸流失卻無人延續;同時也害怕孩子們在身分受到質疑時,產生自卑,因此奠定創辦實驗小學的決心。

盧曉玲想起轉型前艱辛的過程,即便滿臉笑容,但仍帶有一絲哽咽。當時苗栗縣沒有實驗小學,在無從參考的情況下,她只能派教師到處研習。她與教師們甚至到台中博屋瑪小學觀摩學習,但文化上還是有所不同,能參考的依然有限。除此之外,當時成立實驗小學風氣並不盛行,導致原本只需半年審議,盧曉玲與教師們卻花了足足兩年時間,才轉型成功。

泰興國小校長盧曉玲正在解說為何成立實驗小學。攝影/焦仲

泰興國小教務主任游鄉京補充,雖成功轉型成實驗小學,但師資缺乏的問題隨之而來。泰興國小總務主任曾明傑也提及,承辦實驗小學前曾邀請耆老召開多次部落會議,一同討論課程大綱,卻因耆老們並不知道該如何教授課程,而非原民教師缺乏文化底蘊,無法即時深入講解部落文化。因此,承辦第一年時,只能由老師們從旁偕同耆老教學。

「實驗」質疑聲浪 喪失原民特色

「有些老師和家長對我們的教學方式有疑慮,甚至懷疑學生成績受到影響。」游鄉京感嘆,承辦第一年時,有些家長質疑實驗小學縮減一般課程,影響學生學習主科的節數,但事實上,主科課程的節數不減反增,每天增加兩小時的授課時間。而多數家長不希望自己小孩淪為白老鼠。對此,游鄉京回應,學生並非「實驗品」,而是將原住民特色文化利用實驗教育的辦學方針帶入學校,將民族傳統文化還給族人。

游鄉京表示過去政府逼迫原住民學習漢人文化,但與泰雅文化相差甚遠,使泰雅族人學習時常出現困難。歷經幾十年,中壯年的族人喪失族語記憶,泰雅族早已陷入文化斷層,因此有些泰雅族父母無教導子女自身文化,而實驗小學就成為歸還文化的橋梁。

泰興國小學生正上課書寫筆記。攝影/焦仲

游鄉京強調,為使學生學習的課程與生活經驗能產生連結,老師們採用「文化回應」的授課方式,將泰雅文化和當地生活經驗編入教材中。同為泰雅族人的泰興國小校長盧曉玲(Maya Buyung)舉例,利用泰雅族瓦旦爬樹的傳說故事納入英文教材;又或是透過泰雅族的歌謠,教導學生基本樂理。他們發現用文化回應教學後,學生不僅在學習上態度變得積極,同時也喚起小朋友對自我種族的身分認同。

泰興國小六年級的林佳穎表示不會因為增加額外的特色課程而感到枯燥疲憊,反而認為可透過民族文化課程,體認部落傳統故事,甚至延續部落技藝,並對自身是泰雅族人的身分感到驕傲。「這就是我們的文化!」泰興國小六年級的學生林柏葳也希望未來能成為真正的泰雅族人。

泰興國小利用原住民傳統歌謠帶學生認識基本樂理知識。攝影/焦仲

文化回歸部落 族人有目共睹

實行實驗教育長達六年,泰興國小族語教學有果。「Lokah su!」(泰雅族語:你好)盧曉玲驕傲地說,現在學校的學生走在路上都能用族語自信地打招呼。學生從只會講泰雅語的單字,到現在已經能用句子和家中長輩溝通,盧曉玲笑說:「學生回家和阿公、阿婆講族語時,長輩全部感動到哭出來!」盧曉玲認為,文化推廣的成果,部落的族人有目共睹,這使部落更具凝聚力,原本族人之間疏遠的氣氛,也逐漸活絡。從原先泰雅族人的懷疑,到現在看到學校的教育成果,族人開始和學校一起推動泰雅文化教育。盧曉玲打趣說,學校邀請部落耆老授課,曾有耆老害怕自己講錯,花了三天將課程講稿寫滿十行信紙,並且穿著西裝褲和皮鞋。耆老強調自己是泰興國小老師,必須穿著正裝,而盧曉玲看到耆老對部落文化教育的重視,十分感動。

泰興國小教室外手繪泰雅文化傳說。攝影/焦仲

盧曉玲復振泰雅族文化至今從未有放棄念頭,她認為自己肩負使命,願將泰雅文化的精神延續。她強調雖然有些文化已經消失,像是最具代表的「紋面」。在日治時期,日本人認為紋面極為殘忍,隨即禁止,但紋面代表的是泰雅族榮譽的象徵。雖然因時代的變遷,紋面已成過去式,不過盧曉玲仍抱持「紋面是我們的精神,我們的靈魂,紋面代表真正的泰雅族人!」

即便文化技術已經失傳,文化記憶仍舊沒有消逝。」游鄉京指出,透過文化課程教授小朋友紋面的意涵,在課程結束時,舉辦小型成果發表會,邀請家長到場聆聽小朋友介紹紋面的意義,也能從中讓父母看到小朋友的學習成果。不僅如此,游鄉京認為「部落即學校,學校即部落。」教師們將泰興國小的教學場域擴大,帶領小朋友深入部落學習實作技術。

學校邀請兩位耆老教授「打獵陷阱」課程,在學習傳統文化技術時,教師也透過放置陷阱的角度帶入物理學的概念。盧曉玲回憶起當天的場景,有位mama(泰雅族語:叔叔)看到此課程,立即放下自身的劈草工作,決定一同參與。盧曉玲認為這不僅是一門結合部落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課程,更成為連結學校與部落之間的橋梁。

泰興國小學生正與耆老正一同參與做陷阱課程。照片提供/游鄉京

打破刻板印象 推行全民原教

歷年來族群歧視爭議不斷,像是有大學生掛出火冒4.05丈 」的抗議布條,原為成語「火冒三丈」,將3乘上1.35倍(總積分加的百分數)等於4.05,影射原住民加分制度的不公。游鄉京解釋,加分制度是一種對原住民的補償,因過去文化霸權對原住民不友善。

早期政府派遣被淘汰或不適任的老師到偏鄉教授課程,促使當時多數學生在學習上感到挫敗,早早放棄升學,只能靠零工維生,導致他們難以翻身。而現今開放原住民有條件加分,是希望給學生一個改變的機會。

盧曉玲也提到現今社會原住民飲酒仍遭到標籤化,其實都是因為不理解部落文化與歷史脈絡。她提到以前部落自己釀酒都是使用小米,但小米一年才收成一次,且釀酒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所以一壇酒是很珍貴的,只有婚喪喜慶,或是有貴賓來訪時才可以飲用,而且只有已婚的成年人才可以飲酒。

現今教育部推行將原住民教育議題融入一般學校課程中,簡稱「全民原教」,希望引導學校的師長與學生共同認識且尊重原住民族。政治大學民族系副教授王雅萍認為,應用文化珍惜的角度看待島上的族群。她呼籲政策上應該改掉加分「優待」兩字,因為正是用字上的不妥使人誤會,對弱勢族群二次霸凌。

盧曉玲表示,全民原教並非強迫大家認識原住民,而是透過了解其歷史脈絡,進而打破大家對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多元文化不是口號而是行動」, 王雅萍也認為社會大眾缺乏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他希望透過全民原教,喚起社會大眾的社會正義和包容的心態,而非用刻板印象概括整個民族。

泰興國小游鄉京主任正講解成立實驗小學所經歷的困難。攝影/焦仲

實驗教育升學不易 盼能增設管道

游鄉京表示,自己沒有辦法左右他人的想法,所以只希望小朋友做好自己的本分。同時他認為成績固然重要,但品德才是奠定成功的基石。除此之外,他們也利用特色課程,讓小朋友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對自身民族文化有更深的體悟

盧曉玲提到學校鼓勵學生參加比賽,讓學生有表現的機會。2022年第七屆原住民族語單詞競賽決賽中,泰興國小嶄露頭角奪得全國亞軍。學生不僅獲得成就感,也更願意花心思在學業上。盧曉玲笑說,現在學生們自己在趕進度,原本三年級才開始學習的拼音課程,現在一年級的小朋友已經學完了,且學生還自己提議報考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

除此之外,泰興國小的學生在舞蹈方面也脫穎而出。在今年全國舞蹈比賽,泰興國小將泰雅族射日傳說結合民俗舞,展現文化與舞蹈的美,除了獲得優等,並代表苗栗縣進軍全國賽。林佳穎說:「其實得不得獎不重要,我只是希望讓評審看到我們的文化。」

泰興國小學生利用特色課程所編織出來的泰雅傳統織布。攝影/焦仲

盧曉玲期許學生在學習的路途上仍保自我覺知,她認為在升學的道路上,教育還是會回歸主流,也許文化會被沖刷掉,但哪怕只有一個學生將文化延續,對泰興國小來說都是文化復育的成果。盧曉玲堅信創辦實驗小學推廣泰雅族文化就跟爬山一樣,只要方向對了,總會到達目的地。

王雅萍認為:「不是實驗教育不好,而是配套措施不足 。」根據目前政府設立的法規,原住民教師積極承辦實驗小學,使其在台灣遍地開花,但國小以後的原民實驗學校更是寥寥無幾,國中僅五所,高中僅一所,目前甚至無原住民實驗教育大學。即便實驗小學強調文化傳承和探究性學習,為學子提供豐富的教育體驗,但隨著台灣教育體系和實驗學校缺乏延續管道,進入國中、高中、大學仍須回歸主流教育制度。

王雅萍提到:「如何讓原住民學子順利升學,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課題。」而在這條建構民族友善的道路上也需持續努力。王雅萍提及,原住民文化的豐富多元是台灣珍貴的文化資產。然而,過去未充分尊重原住民的文化,進而剝奪他們的文化傳習權,她認為應重新審視並修正主流社會的意識。懷抱開放心態、拓展視野接納不同文化,讓臺灣成為一個真正多元共融的社會。

泰興國小結合泰雅菱形圖騰的教學大樓。攝影/焦仲

 

延伸閱讀:

排灣魯凱原民文化 琉璃珠永續與傳承

提升原民語言環境 推動族語教師專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