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音樂廳外觀。攝影/程紀韶
文教生活

文化參與率下滑 表藝類影響最大

記者 程紀韶、詹舒閔/採訪報導

文化參與率下滑 表藝類影響最大

藝術發展與經濟環境切切相關,在不景氣的現今,觀賞劇團表演逼近千元的票價,讓民眾買票進入戲院觀賞劇團表演或音樂劇成了奢侈的休閒活動。根據文化部文化參與數據統計,台灣六年來文化參與率逐漸下滑,又以表演藝術類影響最大,不僅台北兩廳院深受影響,全台藝術表演活動參與人潮都不若以往。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統計、製圖/嚴鈺雯

 

舞台下的辛酸 表演者甘苦誰人知
劇場導演黃揚傑。攝影/程紀韶

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句話體現在許多藝術表演工作者身上。在台灣藝術表演環境發展相較歐美已開發國家來說,終究是還有一段路要走,台灣人民觀賞劇團演出的習慣也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因此對於藝術表演工作者來說,要在表演這條路上走下去,除了熱情之外還要有毅力。

曾參與過肢體劇團表演的演員與舞台劇《花開花謝終有始》的導演兼製作人黃揚傑表示:「堅持真的很重要,心態也是,我覺得心態對了,然後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管結果怎麼樣至少都不會後悔。」

他也提到,劇團演員因為收入不穩定與演出機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身邊一些在劇團工作的朋友、同事很多都因為現實層面(經濟為主要因素)的問題,轉幕後或者是轉行。

 

學者建議 表演作品可發展新型態
台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講師譚天。攝影/程紀韶

面對台灣表演藝術的環境該如何走得更好更遠,有豐富表演藝術經驗且同時現任台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講師的譚天表示,現今觀眾越來越在乎真實發生在社會當下的議題,例如政治敏感度較高的作品--無論是肢體接觸面向、政黨政治、或者性別等議題,當具有較高的政治敏感度時,作品會較容易被關注。

另外,譚天也提到,「因為現在社群軟體已經蠻大量的取代現代人社交的這一塊,所以通常在社群軟體上有更大可以發揮,或者是可以造成更大影響力的作品也會比較有機會。」

面臨科技與網路發達的社會,表演團體將無法在期待民眾能夠靜下心來好好觀賞演出,因此許多表演橋段越來越常出現開放民眾拿出手機打卡拍照的活動內容。因應快速變化的生活型態,表演的呈現也需要不斷地更新,才能夠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