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鶯歌陶瓷沒落 產業創新求出路

記者 林宛臻/採訪報導

1970年代,陶瓷產業的工作者大多僅專精於一個領域,採取專業分工,而現今的陶藝師傅更著重的,是將這些從原料選擇到進入窯內燒製等不同的階段串聯,鶯歌陶瓷師傅鍾志順解釋,現在的年輕一輩陶藝師,不僅只會做造型,還要會調製釉藥,控制溫度燒製,甚至了解如何選擇原料土壤。

隨著本土陶瓷工作者工資上漲,陶瓷產業也開始漸漸外移並轉型,政府推行了「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將日用陶轉化為藝術陶,為了供應日常生活所需的陶瓷例碗或盤,逐漸轉型成藝術品。

鍾志順坦言現今的陶藝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比過往要專研更廣。攝影/林宛臻

目前較著重在陶藝創作相關的學校,例如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有開設茶席美學相關課程,陶藝師鍾志順說明,學生可以藉此學習到陶瓷器具的搭配,瞭解人們對於陶瓷器具使用的需求,也能夠透過實際親身體驗,減少陶藝創作理想及實際上的差距。

鍾志順也以自身為例表示,他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開班授課,教導學生更進階的陶藝創作技巧,報名的情況非常踴躍,也讓他感受到現今仍有許多人想要在陶藝方面更精進向上的心意,他的授課內容也以實際操作為主,學員們可藉由實際操作的過程,在自身技術上有所精進。

而陶藝創作者如何在多元的陶瓷產業中創作出自我風格的作品,鍾志順認為,要在反覆多次的磨練嘗試之中,慢慢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做法,有些人在學習師傅的做法來實際操練時,覺得自己沒那麼快可以上手,鍾志順巧妙地以學開車在學習如何轉彎為例,只要能安全地轉彎過去即可,不必一定要拘泥於老師所教的步驟及作法。

他以自身創作「低調的奢華」茶具組為例,在過去燒窯的過程中,偶爾會有一些小瑕疵出現,這在更為早期時,會被視為是瑕疵品,但他靈機一動,決定善用這項特質,在創作中故意做出一些瑕疵,稱之為「剝釉」,將原本視為瑕疵的缺點擴大成一種特色,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美感,這也成為了他創作上的獨特之處。

鍾志順將原本的瑕疵化為創作的特色。攝影/林宛臻
楊繡鳴表示觀光工廠可以作為一個與遊客之間溝通的橋樑。攝影/林宛臻

對於陶瓷產業未來的發展,宏洲磁磚觀光工廠營運中心課長楊繡鳴的說明,許多年輕一輩因為有感受於調製釉藥時及生產瓷器時會產生一些對於人體的傷害物質,因此讓許多人對於踏進陶瓷業有所卻步,甚至出現許多已經約定好要來公司參觀環境的面試者,到了約定的時間卻未出現的情況。

對於陶瓷產業未來發展,有些店家則保持樂觀的態度,家傳第三代的鶯歌老街在地店家吳云舒則表示,對於自身的陶瓷販售十分有信心,他採取較為自由隨興的經營模式,不強行向顧客推銷產品,他認為顧客若是真心喜愛商品便會選購,而對於鶯歌陶瓷產業的未來發展,他表示陶瓷業作為一項傳統產業有減少的傾向,但是不會消失。

 

延伸閱讀:

多元素材揉合 創造台灣現代陶藝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