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論壇】新媒體時代下的傳統廣播電台 張崇仁:會影響但不會消失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12月15日將舉辦公民論壇「當廣播電臺遇上Podcast,是危機還是轉機?」邀請曾擔任行政院新聞局廣電處處長,目前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張崇仁,以學界角度分享廣播產業在現今新媒體時代的地位、面臨的問題與困境。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12月15日將舉辦公民論壇「當廣播電臺遇上Podcast,是危機還是轉機?」邀請曾擔任行政院新聞局廣電處處長,目前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張崇仁,以學界角度分享廣播產業在現今新媒體時代的地位、面臨的問題與困境。
台灣以海立國,東岸為太平洋,西岸隔台灣海峽與中國相望,南濱巴士海峽,四周環海加上地形的優勢,使台灣的漁業文化多元,其中北海岸金山擁有全世界唯一僅存的古老漁法―—「蹦火仔」,不但被列入金山八景之一,更在2015年登錄為新北市文化資產,不過此古老漁法同時也正面臨消失危機。
中華HMT你好明天青年實踐協會(以下簡稱HMT)是致力於原住民兒童教育發展的組織,他們在原鄉國小辦寒暑假營隊時發現,除了提供教育和陪伴外,兒童的家庭與社區環境也會影響他們的成長,於是HMT開始深耕南投縣信義鄉明德部落,長期走入原鄉與居民共處,陪伴孩子們一同成長。
台北國際咖啡節自2017年開始舉辦,宗旨為希望民眾能將此活動作為契機與靈感,開始重視咖啡產業,並使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能夠更了解台灣咖啡文化。今年台灣舉辦了首屆「典藏臺灣精品咖啡國際競標」,台灣卓武山農場自產的咖啡豆打破卓越咖啡聯盟競標的歷史成交價格,在國際舞台上大放光彩,也使世界各國首度將台灣視為咖啡產地。
現今科技進步、網路發達的世代裡,人人有手機已成常態。但對於未成年的孩童而言,在沒有健全的網路安全概念,與正確性觀念之下,可能在不經意中落入有心人士的圈套,從一開始文字上的親密聊天,漸漸的引導拍攝裸露的照片,最後甚至拍攝影片等,逐步陷入網路危機中。
面臨生離死別一切都猝不及防,但人們卻又避諱談及死亡。記憶保存師許伊妃認為大多數人對於死亡的恐懼源於未知,她希望透過體驗、講座分享,一步步理解並循序漸進做好告別前的準備。她創辦記憶保存計畫,幫助參與者將心中想說的話一一存檔,盼能減少離別時的遺憾及痛苦。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與基隆市政府合作,研究開發出「Smart Fish智慧養殖系統」,讓使用者在外也能和魚互動,從手機輕鬆獲得家中魚缸內的資訊。降低居家熱帶魚養殖的失敗機率,輕鬆利用高科技把居家變成小型水族館。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報告指出,畜牧業排放的溫室氣體占整體14.5%是氣候變遷與全球環境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當我們品嘗各種肉類的同時,隱藏在供應鏈背後的畜牧業正在改變生態環境。
「三星製造未來假日學校」是由宜蘭縣三星國中校長張煇志,以及其教育界好友所創立的學習場域,主要針對弱勢生進行課業輔導,以及為中輟學生提供六大多元技藝的課程,希望陪伴學生探索未來 。
國際志工議題近幾年備受關注,涵蓋年齡層廣泛。依照當地的需求給予不同幫助,期盼能在服務時達到國際交流,除了能幫助更多弱勢族群,也能圓出國夢。除了提供補助,更教導當地居民自生資源,改善經濟問題。
疫情下宅經濟當道,民眾使用網購頻率上升,環保署統計,新北市一光紙箱的用量高達1400萬個,而每減少1個一次性包材,可降低1.2公斤的碳排放,環保局遂與量販業者推動「新北Ubox」,將網購包裹改成可循環包裝,減少一次性包裝垃圾的產生。
中華職棒31年(2020年),一共出現561支全壘打,平均一場比賽會出現2.65支,大比分的比賽內容,同時也導致冗長的比賽時間,對於球迷而言也降低進場看球的意願,因此今年球季中職下修比賽用球彈性係數,雖然比賽時間沒有明顯減少,卻提升了比賽的品質。
巡迴世界的光影藝術展覽「teamLab」在今年10月8日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舉辦。展覽以「未來遊樂園&與花共生的動物們」為主題,利用光影藝術與現場民眾的共同創作,讓參觀者都能成為展場藝術的一部份。teamLab團隊致力打造「無邊界」、「無地圖」的藝術空間,與作品交流並產生連結、探索世界。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