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公衛

環境永續護農地 鴨稻共生成新亮點

記者 陳翊瑄、賴婕羽、林郁婷/採訪報導

隨著時代進步,環保意識在全球不斷升溫,而健康飲食的重要性也逐漸備受關注。同時,米飯又是華人不可缺少的主食,因此有機米也成為餐桌上的常客,像是主打鴨稻共生的宜蘭三星鄉「原鴨米」,或是行健有機村的「行健米」,都是不少養生主義者的第一選擇。

原鴨米品牌創辦人沈福智原本是為國家做蒜頭研究,但在過程中他發現,許多農民為了降低成本、抬高售價,在種植時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且兩者劑量一次比一次多,造成土壤酸化,受到永久性的破壞。為了讓後代子孫都能吃到乾淨無毒的食物,沈福智希望農業可以永續經營,於是決定採用對環境無負擔的種植方式,這時他想起小時候家中常見的鴨稻共生景象。

兩隻全身髒汙的鴨子剛從稻田裡工作回來。攝影/陳翊瑄

承襲祖先智慧 有機米Q彈不易壞

鴨稻共生是指在插秧後的20至25天將鴨子放進田裡,牠們會自動自發在裡面工作,完全不需要人工提醒,但若是太早就把鴨子放進去,反而會壓壞還沒長好的秧苗。

沈福智表示,以前家人都會將鴨子放進田裡,讓牠們吃東西,很多人以為鴨子會吃掉農作物,其實不會,兩者之間就像是有著無形的默契,誰也不侵犯誰。鴨子在田裡時,不僅不會去吃這些稻作,反而能幫忙除草、除蟲,同時在水中的雙蹼也有一大功用,拍打前進時讓土壤分子化,也增加含氧量。

沈燕欣身為父親沈福智得力的左右手,不僅在碾米廠看顧著稻田和鴨子的安全,也跟隨潮流利用網路行銷原鴨米,成功做出口碑,收穫可觀的效益,因此對於自家所生產的稻米品質,她相當有自信。

沈燕欣肯定地說,有機米和普通米最大的差別在於,有機米煮熟之後比較晶瑩剔透,吃起來更為黏和Q彈,讓人不自覺想一碗接一碗,就算最後沒吃完,放到隔天再加熱一次,也不會泛黃或變味。沈燕欣也強調,現在市面上充斥許多假的有機米,而這就是最好辨別真偽的方法。

鴨子成群結隊準備下田工作。 照片提供/原鴨米

野狗來搗亂 高單價成發展隱憂 

鴨子對於沈福智一家人來說並非普通家禽,而是能讓大眾品嘗到美味原鴨米的好幫手,更是環保愛地球的重要功臣,所以他們從來不宰殺辛苦工作的鴨子也不吃鴨肉,就像靠牛耕田的農家也絕不吃牛肉一樣。但即使如此,仍無法確保鴨子們的安全,因為當地的野狗時不時就會過來騷擾甚至啃咬,最嚴重時曾一次失去幾百隻鴨。

稻田四周架設圍籬防止野狗來咬鴨子。 攝影/林郁婷

沈燕欣表示,其實不只是野狗,家養的狗也可能因為主人沒有妥善管教而亂咬鴨子,為了防止附近狗隻和鴨群接觸,他們在田地的外圍架設一圈圍籬,但這也不免讓有機米的成本又增加了一樣。

除此之外,鴨稻共生本身也存在一些問題,像是無法量化到最大程度。沈福智就指出,鴨子的數量若是過多,排泄物就會跟著增加,反而汙染稻田的水質和附近環境,而也因為生產量化受到限制,最終所有成本都反映在價格上,這也是有機食品單價普遍偏高的原因。

在飲食方面,沈燕欣認為吃原生、原形食物對人類身體最有幫助,一旦經過加工後再吃,產生的就是負面效果,同時這些有害物質也正傷害著人類生活的環境,也許現在還感受不到,但最後都會債留子孫。因此沈燕欣期望每個人都能記住「自己跟這個大地以及世界是息息相關的」,從自身做起,也還給後代一塊淨土。

打造無毒家園 宜蘭「行健有機夢想村」

走訪宜蘭三星鄉的「行健有機夢想村」,蔚藍天空襯上綠油油的稻田,偶爾伴著幾聲清脆鳥囀,生機盎然是這裡給人的第一印象。「行健有機夢想村」大多是由7、80歲的阿公、阿嬤所組成的,村裡的合作社運作至今已有12年。

談到創立的初衷,時任村長張美表示,當時的理想是希望讓行健村再也聞不到農藥味,同時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不過無奈因為過去有機概念尚未盛行,轉作成本、不確定性高,因此願意加入計畫的農民寥寥無幾。

行健合作社專門販售當地出產的有機農作物。 攝影/陳翊瑄
宜蘭行健有機村景緻怡人,生機盎然。 攝影/陳翊瑄

再加上銷售經驗不足的緣故,行健村第一年生產的有機稻作無從販賣,困難重重,不過幸虧後來在宜蘭縣政府及網購團體的幫助下,順利將這些稻作販售出去,甚至做出一番成績,吸引更多農民加入轉作有機的行列。

當地農民范森貿談到,現在村內約有三分之一的有機農民與宜蘭縣政府合作,將種植出的蔬菜提供給學童營養午餐,他十分感謝政府對於當地有機事務的推廣與幫忙。    

張美也笑著表示,推行有機農業之後,不僅增加農民的收入,讓種植者、消費者變得更加健康,最重要的是對於家鄉環境、土地有著相當大的助益,現在只要一到夏天,行健村中就能看見從前沒出現過的螢火蟲,這就是環境改善的最佳證明。而除了有機之外,這裡的觀光農業轉型也做得有聲有色,如村內知名的「張美阿嬤農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張美阿嬤農場吸引許多遊客前往觀光。 攝影/陳翊瑄

遊客曾小姐開心地說,宜蘭行健村自然環境優良,觀光農場內的互動體驗也非常有趣,是假日帶小孩出門放風的好選擇。而不論是從事何種轉型,行健村的這群長者將有機視為一種理想及目標,也透過這樣的方式表達對家鄉的熱愛,最重要的是,他們始終秉持著求新求變的態度及不畏懼的勇氣,一點一滴打造出屬於自己心中的夢想村。

飲食新概念 健康從有機開始

隨著時代發展,健康飲食越來越盛行,而有機產品也成為不少人的好選擇,像是主打鴨稻共生的稻米不但品質優良,又能兼顧環保永續。沈福智表示,當初想要從事有機農業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孫子,世世代代都能健康的生活在這塊土地上。

處理有機稻米的無塵碾米館。 攝影/林郁婷

不過沈福智在從事有機農業的道路上也並非一帆風順,像是如何克服生產成本極高的問題就是一大挑戰。農民之所以會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就是為了要壓低成本、調高售價,沈福智認為改善經年累月的負面循環,就只能從耕作方式著手。因此沈福智開始思考,早期在爸爸、阿公那樣沒有使用化肥的時代,是如何種植出優良作物的?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思索與推論之後,沈福智悟出了依循大自然規律來種植農作物是相當重要的,此外他也提到,現代人因為飲食不天然,身體狀況越來越多,導致國家健保支出年年攀升,若不從根本改善,這樣的惡性循環恐怕只會越來越嚴重。因此注重養生是國人常保健康的不二法門,而傳達消費者所謂「有機循環」的概念,也是沈福智現階段的責任與目標。

沈福智表示,鴨稻共生其實只是走向有機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從消費導向和教育的角度出發,讓更多民眾了解到其實有機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核心方法。雖然目前台灣有機的消費市場還不大,但沈福智認為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因此仍須持續推廣。而發展精緻農業不僅能夠保護環境、製作優良的食品,更能照顧國民的健康,那就是沈福智必須堅持下去的理由。 

 

延伸閱讀:

烏來無毒農田 力推泰雅農業 

病蟲害管理栽種 打造智慧有機農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