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報導】深「刻」的修士精神 雕刻及修復藝術傳承 

台灣的宗教信仰以佛道為大宗,雕塑也多以佛、道教為主,但除了關公、媽祖像之外,教會裡耶穌及聖母像的木雕其實也出自台灣人之手。位在新竹縣竹北市的聖心手工雕刻,由匈牙利籍耶穌會修士雷萬鈞創辦,是台灣少數以耶穌及聖母像為主的雕刻公司。隨著時代變遷,雕塑產業沒落,在發展新技術的同時,雕塑勢必要開拓出新的道路。

淨零碳排趨勢 能源轉型由碳盤查做起

歐盟於今(2023)年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淨零碳排」已成全球趨勢。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祕書長凌韻生表示,我國以出口導向為主的產業勢必受到影響;因應市場淨零浪潮,我國在2022年3月提出淨零排放藍圖做為能源轉型的目標。基此,經濟部正積極輔導工業區相關廠商實行碳盤查,盼逐步達成「能源轉型」。

通訊診療漸增 強化資訊安全管控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臺灣,嚴峻疫情打開民眾對於遠距醫療的認知。然而,現階段《通訊診察治療辦法 》(下稱《通訊診療辦法》)許多規範尚未完善,資訊安全備受質疑,因此,政府提出修正草案,增設通訊診療資訊系統之資通安全規範。同時,專家也提出幾項強化資訊安全網的方法,俾利防杜個資外洩,降低資安風險。 

串流與AI崛起 影視工作者危機衝擊

2023年5月,以美國好萊塢編劇工會為首的編劇們,因與資方持續存在的薪酬及分潤問題,正式展開罷工,兩個月後,演員工會、美國電視和廣播藝人聯合會也加入行動,導致許多影集和劇組工作被迫暫停。除了勞資糾紛,生成式AI的加入也讓這場好萊塢罷工事件增添不少變數。

原住民智慧傳承 生活法寶月桃​

月桃是一種常見的植物,不僅美觀還具有藥用價值。它的葉子和花朵可以用來製作茶來治療感冒、腹瀉和疲勞等症狀。此外,月桃的果實也可以用來製作果醬和蜜餞,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食品。在手工藝層面也有其發揮的價值,石山部落的人們會利用葉鞘編織成包包、袋子甚至電腦包,對於他們來說,月桃在生活中的用處大有作為。

在岸上枯萎 鯨豚擱淺悲劇何時落幕

根據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資料指出,從1997年初至2021年底,台灣沿海總計擱淺1869頭鯨豚,近五年的平均擱淺量則落在每年144頭。而據海洋委員會統計顯示,台灣海域可目睹33種鯨豚,占比全球種類約三分之一。擁有多樣種群棲息的台灣,鯨豚卻日益上岸求救,種種跡象表明海洋生態環境遭破壞程度已日益嚴重。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