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公衛

農林廢棄物回收再製 木質顆粒能源環保兼顧

記者 謝旻蓁、李滎縈、陳重樺/採訪報導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現為農業部)2022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每年農業廢棄物高達507萬公噸,這些廢棄物最終無論焚燒或掩埋,都會對環境產生嚴重負面影響,不僅使碳排放量劇增,還會產生煙霧,形成空汙。若能有效利用農業廢棄物,回收製成木質顆粒,除了能在工業和民生上帶來助益,還可節能減碳,降低公害,可謂一舉數得。

焚燒農廢棄物 危害環境甚鉅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副組長陳文俊表示,許多農民會將耕作所剩的廢棄物翻堆或棄置,在太陽直射下這些物料會被悶燒,有些則會採取燃燒的方式,再製作成肥料,不過這些方式對空氣品質都會有危害。他特別提到,2013年台中曾因收集廢棄物卻無人管理,悶燒導致大火,因此才會在台中、台南、屏東設立木料銀行來管理這些廢棄物。

陳文俊指出,許多老一輩的農民仍覺得廢棄物直接丟在土裡比較方便,因此農政機關會以輔導、誘導的方式向他們宣傳,同時以獎勵制度鼓勵改善,讓農民了解木料銀行有一定容積量,且執行後對他們有好處,推動才得以順利。

剩餘林資再利用 木料銀行可申請

陳文俊提及,農業廢棄物經過材質分配後,會先進行堆置,接著是乾燥,待水分蒸發後即可進行破碎,加工完的成品可作為木片燃料或土壤改良劑使用,民眾和企業也可以透過木料銀行的網站申請領取這些物資。

在木料來源方面,農業部林務署科長許賢斌說明,林務署掌管台灣90%的森林,近年他們選擇和民間企業合作,將部分區域賣給業者,交由他們去砍伐。經過一層層加工、轉賣後,剩餘的材料就會拿去製成木質顆粒。林務署會請其他的廠商到各縣市分署觀摩如何利用剩餘物資,目前在宜蘭縣、苗栗縣與台中市為主要的示範區。

許賢斌表示,其實砍樹是有規章的,且台灣跟日本的運作模式不同,日本有40%的森林是私有的,然而台灣90%以上的森林都是國有的。林務署採取計畫性經營,從樹木種下去的第一到六年間會進行培育。在生長階段,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通直的圓柱體,另一種則是由粗到細的圓錐體,若是出現後者情形,會嘗試將它扶植到筆直狀態。若第六年之後,仍然不見好轉就會將其砍伐,做成生物資產。

回收下腳料 降低公害汙染

「有限責任大地生質能燃料回收運銷合作社」(簡稱大地合作社)為全台首成立之民營農業廢棄物專責處理單位。理事長湯競恆表示,台灣每年都會有大量木材、農業廢棄物剩餘,他們成立就是要將可回收利用物質收集、分類再供應給這些需要「下腳料」的廠商。

湯競恆指出,他們經常與政府部門合作,處理可回收的物料,且專門收集一級燃料,也就是無加工過的「白料」。他同時表示,短期政策為「取大不取小,取熱不取冷」,將農業廢棄物堆疊至一定規模後,再進行去化分類。「由一級燃料製作出的木質顆粒,拿去進行鍋爐燃燒不會對空氣造成任何化學汙染」,湯競恆如此保證。

由一級燃料生產出的木質顆粒不會對空氣造成化學汙染。攝影/陳重樺

湯競恆特別強調,用白料製成的木質顆粒可以達到淨零碳排的效果,且若工廠燃燒的是一級燃料製成的木質顆粒,除可將定期檢查鍋爐加熱設備改為抽檢外,還可大大提升企業拿到ESG認證的機會。

一級顆粒用途廣 可替代傳統燃料

專門將農林廢棄物製成木質顆粒的真沛企業經理邱健樑指出,木質顆粒分為兩種型態,俗稱「白料」以及「黑料」,又稱一級燃料以及二級燃料。一級燃料主要由木屑、木柴、農作物秸稈等天然成分組成;二級燃料則是含有一些加工後的物質,例如有塗層的廢棄家具木板,甚至是廢塑膠物料等作為原料製成木質顆粒。

木屑、木材是木質顆粒的主要成分。攝影/陳重樺

邱健樑說明,製作一級燃料的木質顆粒時,會經過多次的破碎處理,首先將板材破碎至15-20mm的大小,再破碎成10mm大小,為了讓它體積低於10mm,需要做第三次破碎。木質顆粒的成分是天然的木質素,無須仰賴化學藥劑,而是靠電力做高壓的物理結合,聚合成像鉛筆一樣的木顆粒形狀。

木質顆粒工廠用高壓將木屑轉換成像鉛筆一樣的木顆粒形狀。攝影/陳重樺

「把廢料粉碎、乾燥、機械加壓後,能量的密度會比原先加工前大上十倍之多,且燃燒後排放的煙灰和二氧化硫(SO2)遠低於重油」,邱健樑表示,因生質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與植物生長所吸收的平衡,國際上將生物質燃料燃燒的二氧化碳排放視為淨零碳排。它們適合運用在工業鍋爐,例如紡織染整、塑膠加工廠,可替代傳統燃煤燃油的高品位燃料。

許賢斌透露,因花東地區的原物料足夠,可以進行小型發電,屆時會跟台電合作,藉由接饋線降壓電力,並依電錶發至台電的電量計算價格。至於運作的時間,花蓮模組預計在2024年底完成,台東模組則規劃在2025年完工,發電模組建成後便會啟動試營運,用小規模的方式去將廢木材轉換成電力。不過他也坦言,若作為電廠發電需要的木質顆粒,其用量將非常龐大,依目前的生產量能而言,可能須收集更多原料,或是進口國外木材去進行製作。

木質顆粒的製作過程。製圖/陳重樺

廢料成木炭 環保無汙染

專門開發民生用木質顆粒的瑩迪企業節能環保事業處副總邱文庭表示,過去他們曾發現,台灣農業每年剩餘的修剪枝葉,在烤肉活動上有巨大的潛力,隨後即規劃運用自家的造粒技術,與大地合作社合作,將那些可重複利用的物資轉化成乾淨無汙染的生質燃料。

瑩迪企業節能環保事業處位於台南玉井的造粒中心。攝影/陳重樺

邱文庭表示,台灣的果木都是經過矮化的,多田地都會燃燒修剪下來的枝葉,變成草木灰,但政府禁止焚燒,農民將這些果樹的殘枝儲存起來,進行初步篩選、粉碎,再送到造粒中心。

不同種作物製成的木質顆粒。攝影/陳重樺

使用廢料生成的木質顆粒烤肉,燃燒時可以釋放出較穩定且持久的熱量,為燒烤提供均勻的火源,也可以豐富燃燒的風味,進而提升口感。邱文庭補充,國外大多只有櫻桃和蘋果的修剪枝,但台灣的在地水果像芒果、荔枝或是文旦,這些果木的修剪枝也會成為木質顆粒的原料。

透過木質顆粒烤肉,可以減少排放有害物質。攝影/陳重樺

邱文庭說明,木炭是經過碳化製造出的產物,過程中會排放許多二氧化碳,若使用木質顆粒,則省去了碳化的步驟,進而減少碳排放,也能降低木炭的使用量。木質顆粒環保、高效,甚至能增添烤肉風味的選擇,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環保和健康,這種新穎烤肉方式也減少了木炭造成的空汙問題。

相較於傳統烤肉木炭,木質顆粒具有四種獨特性。製圖/李滎縈

許賢斌表示,木炭是透過燜燒碳化,所以會有空汙問題,而木質顆粒不僅可獲取能源,亦可大大減少空汙的排放量,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陳文俊亦指出,最妥善的永續經營,就是將現有資源發揮的淋漓盡致,木炭是用無氧方式去做加熱材料,而木質顆粒則是物理切割使用,更加符合環境永續的目標。

 

延伸閱讀:

稻穀環保餐具 農業廢棄物新生命

舊物品再生價值 促進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