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藝術的拓荒者 傳奇繪師劉家正
宮廟藝術一直都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富有「人間國寶」之稱的劉家正從事廟宇彩繪近50年,為了學畫,從年輕至今嚐遍各種苦頭,歷經多時,仍然將「廟宇藝術」的文化傳承視為重任,也承諾將盡自己所能讓傳統彩繪藝術的美被更多人看見。
宮廟藝術一直都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富有「人間國寶」之稱的劉家正從事廟宇彩繪近50年,為了學畫,從年輕至今嚐遍各種苦頭,歷經多時,仍然將「廟宇藝術」的文化傳承視為重任,也承諾將盡自己所能讓傳統彩繪藝術的美被更多人看見。
檳榔不僅不利於水土保持,長期食用更容易引發口腔癌,危及國人健康。事實上,政府早在民國98年推動「檳榔廢園及轉作措施」但在台灣至今仍有約4萬多公頃的檳榔園。位在南投縣國姓鄉一對青農,有感於對於土地的熱愛,接下父親的檳榔園,逐漸廢除並轉作對於土地較友善的油茶樹,自創品牌自產自銷苦茶油。
學甲人陳胤丰有感於故鄉人口流失困境,急流勇退返鄉打造出具教育、文化意義的鼎農村實驗教育基地,化身成小朋友的蜜蜂哥哥,結合攀樹、修樹課程,並積極邀請外地青年參與學甲區上白礁祭典,徹底融入當地生活,挖掘風俗習慣,發展鼎農村獨有特色。
夜市是不少人的共同回憶,也是台灣重要文化之一。而隨著環保意識提高,夜市文化也逐漸有了改變。本期則帶您一覽曾榮獲環保夜市環境評鑑特優的汐止觀光夜市,面對空汙、汙水、垃圾等處理問題,商家們是如何應對。
高雄市有一群身障者,他們具有特別的身分,會坐著輪椅至各個店家查訪,看店內空間設施是否方便行動不便者使用。他們是身障訪視員,為了提供更友好的環境,訪視員會親自前往店家進行評比,並選出適合的店家加入友善營業場所的行列。
台北市文山區的明興里近年透過Open Green打開綠生活計畫,成功改造了社區內多處的閒置空間。然而這些改造點,其實都是社區代為管理的土地,因此隨著軍方收回並招標售出後,明興里幾年來的成果也將化為烏有。
日前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口罩不離臉」的景象再度回到大眾的日常生活,導致許多民眾使用手機「人臉辨識」的功能時產生困擾。近期蘋果公司針對iPhone12以上的機型,就原有的Face ID人臉辨識技術,進一步推出「口罩解鎖」的新功能。而綜觀便利的臉部辨識,卻也存在風險隱患。
現代人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度攀升,手機不只是大人才能擁有的隨身物品,許多家庭都曾因手機使用發生衝突,心理師呼籲及時的溝通才能有效化解家庭矛盾。該如何在規範與適性發展中取得平衡,對網路世代的家長將是一大考驗。
智慧型手機發展迅速,許多伴侶拍攝性行為過程增加彼此生活的情趣,但也增加私密影像遭外流的風險。許多外流社團、色情網站都能搜尋到相關內容,其中不乏名人的私密影像,而這些影像透過媒體的報導,也對當事人造成二次傷害。
吹泡泡是每個人童年的快樂回憶,不同道具和材料可創造出各式各樣絢麗奪目的成品,吸引大眾目光。近年來有不少表演者看中泡泡的創造力,致力於將吹泡泡結合音樂燈光,發展成藝術文化,帶領民眾找回兒時記憶。
今(2022)年,台北市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宣布,將「長青樂活」及「耆老服務中心」合併,整合為「原住民長青學苑」,目的不只是希望整合資源,使都會區長者得到更完善的照顧,也期望能透過課程連結長者們的部落記憶,讓原住民文化得以繼續傳承。
白熾燈、日光燈、LED燈等現代照明設備,皆含有大量藍光,長期使用將對人體造成不可逆的危害。而燭光OLED的出現正好能解決藍害問題對人類的影響。
台灣是蚵仔出產大國,一年出產約二十萬噸,不過卻也衍伸出大量廢棄蚵殼的處理問題。近幾年來,有越來越多人注意到這類問題,並著手推動蚵殼再製,讓原本無用的廢棄蚵殼有了嶄新的面貌及價值。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