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原住民加分制度爭議 原民學生有話說

記者 張樂平、蔡沁縈、李婉伶/採訪報導

原住民升學優待制度始終存有難以平息的質疑聲浪,在兩極化的看法中,有人認為「大家都是人,為什麼原住民就可以加分?」但也有人秉持「入學成績不重要,學習態度才是關鍵」的看法;除了對政策的公平性感到困惑、不支持都市原住民享有優待制度以外,外界也認為,並非所有原住民學生未來都有返鄉傳承文化的願景,因此,當初立定政策的初衷,也在一波又一波的謾罵中逐漸失焦。

原住民升學優待制度一直是外界所關注的議題之一,更時常在考試季引發熱議,對公平性的質疑聲浪也排山倒海而來。攝影/李婉伶、製圖/李婉伶

回顧原住民升學優待制度的歷史,在國民政府來台不久後,為了使原住民接受漢化教育、融入主流社會,以及加速山地發展,便以「漢化原住民」之立場,使原住民與蒙藏地區學生一樣享有升學優惠(邊疆學生待遇辦法),錄取標準降低25%

到了民國76年解嚴,隨著思想的開放,台灣也開始重視多元文化,原住民運動便逐漸興起。在第三次修憲時,更將原住民權益納入,訂定《台灣地區山地族籍學生升學優待辦法》(今《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原住民學生參加專科以上學校入學考,可依一般錄取標準降低25%錄取。民國100年,行政院則訂定《原住民語言認證檢定》,凡是通過檢定者,升學優待幅度即可從25%提升至35%,反之未通過者,優待則逐年減少5%,直到目前的10%

反對聲浪強 一般生怨:毫不費力上頂大

台科大游同學。攝影/李婉伶

沿著反對聲音的脈絡,可聽見一般生對原住民升學優待制度持有不同看法。目前就讀台科大的游同學表示,雖然原住民是台灣的少數民族,也需要受到幫助,但在考試這一塊「加分」便有失公平性,「大家一樣都是人啊,為什麼他考試可以加分,我不能加分?」游同學也指出,可以用別種方式補償,但不一定要用加分。

而中國科技大學的施同學認為,政府提出這些援助有如「為了補償而補償」,更令他不解的是,政策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同化原住民」,但最後卻成了一種「福利」,施同學質疑,政府當初制定政策時,是否有替原住民著想?「還是原住民就像被迫接收這份大禮?」另外,國立海洋大學陳同學則點出原住民生的中輟問題,他表示,許多原住民升上頂尖大學後,除了學習上倍感壓力,更得承受一般生的質疑及謾罵,使得部分原住民學生最終走上中輟的道路。

107年原住民學生輟學原因統計。資料來源/教育部、製表/蔡沁縈
106年大專院校休退學率。資料來源/教育部、製表/蔡沁縈

隻身樹立謾罵之中 原住民學生「有話想說」

來自花蓮的陳哲源(Talus)是撒奇萊雅族與閩南族群的「原漢混血兒」,他表示,升學優待制度有如一種「誘因」,使年輕族人在過程中,找到對自身族群的「歸屬感」。面對外界質疑原住民學生未來不再回部落傳承文化,陳哲源也坦言,對現今接受「再教育」民族文化的都市年輕族人來說,要傳承文化的確有困難,但談到自己的生涯規劃,他則期許自己未來能扮演「原漢」之間的溝通橋樑,以漢人角度解讀對原住民的誤解,也以原住民身份解釋「誤會」。(攝影/李婉伶)
另外,來自苗栗縣泰安鄉泰雅族的詹妤(Sayta Yupas),目前就讀台師大人發系。回憶起過去升學的路上,詹妤坦言,自己也曾遭受過身邊的人以「加分」這件事刻意揶揄,硬生生地在她身上貼上標籤。未來打算回到部落,希望在實驗教育及文化傳承上深耕的詹妤,期許自己能夠帶著更多孩子認識自己的部落文化;而對於加分爭議,詹妤也指出,與其從歷史角度爭辯,不如從教育層面深入了解,並且用理解原住民學生為何選擇此科系、未來出路規劃,取代相互質疑與謾罵。(攝影/李婉伶)
而對目前就讀國北教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二年級、同樣來自苗栗泰雅部落的黃薇諺(Amuy)而言,她表示,升學優待制度的確能帶給偏鄉原住民孩童「改變生活」的機會,甚至可以影響後半輩子;不過,她也指出,這項政策其實「治標不治本」,因為沒有人告訴這些原住民有關制度的歷史,而最好的理想就是讓制度做到「實質平等」,「高(資源較多)的人給少一點的梯子(加分),矮的人就給多一點。」(攝影/李婉伶)

心疼「加分」成「扣分」 原民民代齊呼愛文化

現任新北市議員馬見,來自烏來的「大羅蘭部落」。從小到大就是標準「升學優待寶寶」的馬見坦言,縱使一路上享盡各種補助與加分制度,卻離養育自己的部落愈來愈遠;而對於外界對加分的質疑,他指出,升學優待是成熟的政策,現在不適合討論「改變」,更重要的是喚起原住民的「原鄉情懷」。

28歲的新北市議員馬見,是來自烏來「大羅蘭部落」的泰雅獵人家庭。攝影/李婉伶

「憑什麼只針對原住民,不質疑繁星進來的(一般生)?」來自高雄魯凱族Oponoho部落,且被稱為「原住民族教育之母」的立委伍麗華指出,除了原住民享有加分,在台的外交官子女、退伍軍人子女等也都享有相同升學優待,但人們卻只批評原住民,「說到底,就是對『原住民』三個字的刻板印象。」

伍麗華也強調,任何民族沒有所謂的智商優劣,只是來自環境的不同;她以自己的哥哥,也就是現任高雄市議員范織欽為例,指出當年范織欽雖然以不高的分數考上師專,但有了更好的學習環境後,便開發出了自身能力;她也鼓勵現今的原住民學生,別把加分視為對自己的不利,應想著到了更好的環境後,便能發揮出應有的實力。

有「原住民族教育之母」之稱的立委伍麗華強調,任何民族沒有所謂的智商優劣。攝影/李婉伶

隱形的手支撐原民生 來自教育界的聲音 

「考取族語認證說是鼓勵,其實是半強迫。」烏來國中小校長陳煌燿指出,原住民學生的「35%加分機制」是力推學生考取認證的機會,但其實學校使用團體報名,也算是半強迫;另外,陳煌燿也表示,曾經有名學生加分上景美女中,但課業壓力太大讀不下去,學習能力也跟不上同儕,且母校能協助的有限,只能靠自己努力,這也是陳煌燿為何重視學生學習能力和升學的原因。他說,雖然加分上去樂觀其成,但也希望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烏來國中小校長陳煌燿認為,學校替原住民學生報名族語認證算是「半強迫」。攝影/李婉伶

「當這個教育系統還沒準備好,接受一個來自不同語言文化的學生,受害的只會是原住民學生。」來自美麗阿里山鄒族樂野部落的現任師大地理系副教授,同時也是前任原民會副主委的汪明輝形容,對政府而言,似乎訂定升學加分制度就是一切,但其實這才是製造問題的根源。

汪明輝指出,原住民升學優待政策最初的用意,是希望山地原住民能快速漢化以融入所謂的「漢人主流社會」,他認為,這也許是項善意的政策,但絕不是項優惠,而是貼標籤,「同化後的族人們全都是體制下的受害者,並不是公平的競爭者。」

汪明輝續指,若是原住民教育能實施「雙元義務」,並將原民孩童培養成「全才型」,未來就不需任何「加分優惠」,反而以外加名額的方式,讓具有全才特質的原住民生自己競爭,形成獨立的升學系統,並透過完善的資源中心與輔導教師,讓各有特色的16個族群能一展長才,真正落實「文化永續」。

師大地理系副教授汪明輝認為,升學優待制度也許是善意的政策,但絕不是項優惠。攝影/張樂平

看精彩融媒體報導:《原住民加分合宜嗎?升學優待政策爭議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