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義剪十五年 溫暖獨居長者
台灣現今邁入高齡化社會,如何完善長者照護十分重要,尤其是獨居老人的問題更須被重視。四月二日這天,行動不方便的王張月珠由社區愛心義工攙扶著,慢慢前往萬和公園參加義剪活動,整理因不方便自行出門修剪的頭髮。
台灣現今邁入高齡化社會,如何完善長者照護十分重要,尤其是獨居老人的問題更須被重視。四月二日這天,行動不方便的王張月珠由社區愛心義工攙扶著,慢慢前往萬和公園參加義剪活動,整理因不方便自行出門修剪的頭髮。
高齡化社會下,老人福利成為需要重視的議題,在台北市文山區試院里的辦公處每個星期四中午都會舉辦老人共餐的活動,中午時會由里長夫人準備美味佳餚,促進鄰里間的感情,這種共餐模式也成為高齡化社會下的一種新的用餐型態。
根據「世界人口綜述」網站統計,2019年的各國生育率排名,台灣平均每個婦女僅生下1.218個孩子,屬於世界末段班,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後,新的居住模式也逐漸興起,青年與長輩同住一起互助互惠,「青銀共居」成為跨世代居住新趨勢。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智慧住宅」這個詞近年開始普遍出現在各大新建案中,為了讓民眾能夠更深入了解智慧住宅內部的樣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開發智慧化居住空間展示中心並開放民眾免費參觀。
據統計,台灣目前有超過27萬的失智人口,但面對即將來臨的高齡社會,政府單位將長照2.0趕鴨上架,卻沒有周全的替患者、家屬層層把關。事實上,社會目前最缺乏的就是以人為本的照護環境,在家屬、機構、政府體系逐漸協調失靈的情況下,高齡社會失序的惡性循環,將臺灣帶向無盡的深淵。
現行《藥事法》規定,民國82年2月5日後成立的中藥商,需通過國家考試,不過,後續政府並未制訂國考,20多年來根本沒有新的合法中藥業者出現。11月6日中藥業者前往衛生福利部抗議,直言此問題造成有心接手中藥事業的年輕人,無法承接中藥業務,傳統中藥行只剩死路一條。
高科技,已漸漸地實踐在人類的生活,科技不再只是自身一個領域,透過大數據分析、機器人應用、遠端操控,與各產業結合,正一步一步靠近我們的生活,但其中帶來的便利事實上還有好大一段路要努力。
臺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高齡友善服務,「老人共餐運動」為政府努力推行的政策之一,因為不少長者因身體不方便不常出門,時常在家坐著一整天,這項政策聚集長者們在固定時間地點一起享用美食,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和鄰居建立感情、閒話家常。
台灣高齡人口逐年增加,再加上少子化的衝擊,老年人口獨居的機率也相對提升,獨居人口的增加也成為台灣未來會面臨到的狀況。根據內政部統計,民國107年3月底我國戶籍登記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331萬人,占總人口14.1%,超越聯合國標準14%,台灣正式從「高齡化社會」邁入「高齡社會」。
民國105年台灣總統大選經歷第三次政黨輪替,由民進黨取得政權,陸客來台人數從這一年開始明顯下滑,拉開台灣觀光業不景氣的序幕。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105年陸客來台人數相較於104年減少約八成,為彌補此衝擊,政府相繼推出「新南向政策」、「永續觀光發展策略」等政策,試圖提振台灣的觀光產業。
近年來臺灣的外籍勞工持續增加,移工在臺人數已達69萬人,處於高齡社會的臺灣,外籍看護在外勞中比例高居第二,但其權益卻不易受到重視,高工時、低薪資且缺乏保障;外籍看護的議題,需要社會的關注與審視。
根據行政院內政部今年三月底的老年人口統計資料,臺灣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已突破14%,換言之,每七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老人,遠高於高齡化社會定義中的7%。此外,臺灣老年人口的總數也高居亞洲第三,僅低於日本跟南韓,當社會中年長人口越來越多,代表長者照護的需求增加,品質和效率應隨之提升。
一路走來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但仍無法澆熄「職棒之父」洪騰勝熱愛棒球的心,除過去四處奔走成立的中華職棒外,近年來更為台灣棒球歷史寫下新的篇章,舉行首屆全國大專院校軟式棒球聯賽。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