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分過量危害健康 打造減糖新生活
近年來政府機關為降低國人肥胖機率與預防慢性疾病及高血壓等問題,陸續提出「減糖」生活等相關理念,除了一般連鎖超商、大型量販店與手搖店響應號召,也與地方衛生局及教育局合作,讓減糖教育及健康飲食觀念進入校園。
近年來政府機關為降低國人肥胖機率與預防慢性疾病及高血壓等問題,陸續提出「減糖」生活等相關理念,除了一般連鎖超商、大型量販店與手搖店響應號召,也與地方衛生局及教育局合作,讓減糖教育及健康飲食觀念進入校園。
身心障礙者基於諸般缺陷,求職路上易遭遇阻礙。許多企業秉持回饋社會的精神,提供就業機會。桃園兩大單位合作設立服務據點,結合文創、綠能,推動身心障礙者友善服務平台。透過民間公益型企業為其打造專屬工作環境,期望能實現友善社會。
無論如河書店倡導社區護理,爲醫療問題提供發聲平台;愛閱二手書坊老闆年少曾入獄服刑,面對親人過世及誤診導致重度殘障等變故卻不氣餒,更為身障人士提供工作機會。他們在書店中找到人生價值,也落實對社會的關懷。
你聽過「語言治療師」嗎?根據台灣聽力語言學會統計,全台目前登記的語言治療師僅有1400多名。「聽」與「說」是人在溝通時的重要工具,若其一出了問題,在溝通與認知上都很可能出現障礙,這讓語言治療師在社會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在醫療復健體系中,這個重要的職業卻鮮為人知。
提及中華傳統武術,人們立可聯想眾多武打電影。然在中華傳統武術競賽中,由於武術門派廣泛多樣,其在裁判與評分方面,相較於跆拳道、柔道等已納入國際性技擊運動項目者,難以統一標準,因此對於中華傳統武術的評判制度與標準規章之修訂,將關係其發展與宣傳推廣之重要因素。
在以往,街頭塗鴉常被貼上叛逆、破壞公共設施等負面標籤,但在當今的巷弄與社區裡常能見到街頭塗鴉的身影,從廢墟到美術館,鐵捲門到文創品,塗鴉在人們心中的負面形象正逐步轉變,其實,只要有完善的規劃,塗鴉也能變成生活的一部份,成為令人激賞的「當代藝術」。
1.高房價 2.Podcast 3.舊衣綠建材 4.智慧養殖 5.無人機巡田 6.洋桔梗滴灌栽培7.有機堆肥 8.體驗水梯田 9.朝陽社區 10.養蜂 11.築心之家 12.傀儡戲 13.卡納歲布農文化
缺水對農民來說可說是一大困擾,在雲林虎尾,有一名農業產銷班班長仿效從以色列源起的滴灌技術,種植出品質優良的洋桔梗,在外銷市場上更是佔了一席之地。而所謂的滴灌栽培法,就是將水或肥液精準滴在植物根部,達到有效的節水。
我國無形文化資產中的傳統知識與實踐僅有四個,其一為彰化芳苑海牛文化。因芳苑位於雲彰隆起的地形,為全台唯一保留蚵農自日治時期使用牛隻進行採蚵的場域。卻因科技日新月異,海牛逐漸被採蚵車及牡蠣搬運機取代,導致如今僅剩八頭海牛。為復育海牛,芳苑居民結合觀光、課程推動,並成立海牛學校,以延續及傳承海牛文化。
BD農法,全名為生機互動農業,主張遵循著日月星辰的運轉來進行農活,不過度種植單一作物,而是順應時節選擇適合的蔬菜,BD農夫們相信,宇宙間有一股特殊的能量能轉化動物和植物的生命力,兩者相輔相成形成有效的配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使用牛糞來進行各種堆肥。
朝陽社區位於宜蘭縣蘇澳鎮,是一個與南澳鄉相鄰的客家村落,三面環山、一面向海,早期在日治(據)時期,因南澳溪出海口風浪大,以日文命名為「浪速」,久而久之,在當地居民的唸法下變成「娜娘仔」,而現在,因為每天早晨,太陽從海平面冉冉升起的美景,所以後人取名為朝陽。
數位科技在21世紀飛速發展,但並非每人都能及時趕上網際網路的腳步。據國發會統計,台灣預計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更在2060年達到4成,屆時與青壯年族群人數差距僅剩1成。對此,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張淑卿指出,長輩是被快速發展的數位時代要求必須跟上數位化,需要時間、耐心,民眾應給予長輩友善環境、機會。
台灣已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銀髮族的安養與照護即成為政府首要施政規劃項目之一。然而,日照中心進駐校園的政策,年長者與在校學生的生活作息相互重疊,是否產生干擾,則引發部分家長的疑慮與關切,如何尋求平衡兼顧年長者照顧與學生學習權益,值得深入探討。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