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體育班升學困境 缺乏多元能力培養

記者 方柏懿、陳宇恩、陳献宜採訪報導

在台灣不少國中的體育班學生畢業後,選擇轉進普通班,而他們卻會在銜接普通班的課業上遭遇瓶頸。過去體育署規劃體育班時,皆以訓練體育項目為主,且體育生多數於小學時就開始接觸專業訓練,這導致他們在求學過程中失去了學習及多元發展的機會。 

體育生專注訓練 學業被忽視  

畢業於輔仁大學體育系,現為全職游泳教練的鄭元表示,自己從小就對游泳產生熱愛,因此在求學的各階段都是就讀體育班,專心發展游泳項目。回顧學生時期,鄭元提到,雖然平常上課的教材和試卷都與普通班相同,但有時會因為忙於訓練,壓縮到上課時間,即使平時的考試都能應付,但對於課本內容仍是一知半解。 

於樹林國民運動中心擔任游泳教練的鄭元﹙圖中白色衣服﹚。攝影/陳献宜

到了升學考試前,相較於普通班,體育班的學生往往因為訓練而少了多的複習時間,造成體育生們成績普遍不佳,進而影響升學。根據秀峰高中校長陳棟遠發表的研究指出,跟普通班相比,體育班在國中三年間會因為專項訓練而減少930節的學科相關課程,將近總學習節數的三分之一。 

這些落後於普通班的學習時數也反映到成績上,在秀峰高中國中部的定期評量中可以發現,體育班的成績平均都落在校排的後30%。除了段考的表現,學科課程的不足,也影響了體育生的升學。 

缺乏專長培育 轉換跑道困難

不只升學方面困境,畢業後體育生在面臨職業選擇也受侷限。即便成功擔任職業選手,但在退役後除了選擇當教練外,缺乏第二專長的劣勢使他們在二次就業時更加困難。

鄭元提到,體育班學生畢業後,不少人會選擇當教練或到運動相關產業就職,但這些職位大多僧多粥少,競爭相當激烈。因此若學校於學涯階段能給體育生另做生涯規劃的輔導或建議,將對體育生未來規劃有所幫助。 

他也補充,大部分的學校體育班學生進行輔導,但給的建議相當有限,對學生實質幫助不大。因此,除了學校輔導的政策檢討外,體育生對於自己未來的規更為重要。

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辦人曾鈺認為,不是大部分運動員都有生涯規劃的意識,多數的運動員在生涯近結束時,才開始尋找第二職業,因學生時期缺乏培養第二專長,導致職業選項受限

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創辦人曾荃鈺。攝影/方柏懿

另外,在比賽中奪牌的運動員,將來在面臨退役後的職涯選擇時,若缺乏第二專長,也會陷入從業困境。因此,運動員本身需對未來的職涯規劃做好準備,及早考慮到將來退役或畢業後想從事的職業,並開始培養自己的能力。 

運動員需自省 及早規劃職涯 

曾荃鈺於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就讀時,接觸了各式各樣的運動員,透過這些經歷,他認識到許多從小便接受培育的運動員,在身體適能逐漸消耗下,面臨著職涯轉換的困境。因此,曾荃鈺萌生出想要幫助在運動界較為弱勢群體的念頭。 

在《空中荃運會廣播節目,透過與150位運動員和教練的訪談,了解運動員目前面臨的問題與困境近期創立的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則培養出對自身更了解的運動員,讓他們對未來的職涯規劃有更明確的目標。

廣州亞運的金牌得主夏顯詠在褪去選手身分後,一度也面臨到職業選擇的困境。但在大學接觸到自己感興趣的運動心理學後,便決定成為一名動心理諮詢師。夏顯詠一邊在師大與台體大修相關課程,另一方面也透過運動員發展協會的幫助,結合運動心理的專業,成功在社群平台有自己的個人品牌。現階段的夏顯詠除了是位有名氣的心理諮詢師外,也是發展協會的生涯規劃師,她希望可以透過自身經驗,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曾荃鈺認為,運動員職涯發展的問題源自於整體大環境的結構和文化,並不是透過簡單的制度改變便能解決。不如讓問題回歸到運動員本身如果運動員提早意識到轉換職業的問題事情才容易改變。 

曾荃鈺﹙圖中﹚在北市大天母校區舉辦青年城市論壇。攝影/方柏懿

運動員升學與職涯選擇的問題,除了民間組織的協助與運動員本身提早準備外,學校的幫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新北市三重區光榮國中體育班班導鄭百盛指出,目前新北市教育局對於體育班的成績已設有嚴格規定,若體育生段考的總平均不足60分,將會無法登入名單上場比賽,直至下次段考或補考成績達標為止。 

鄭百盛﹙圖中深色衣服﹚認為體育班除了體育專項外,同時兼顧課業成績才是一名優秀的體育生。照片提供/鄭百盛

根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體育班課程實施規範》條文指出,現行體育班的政策將保障體育生的升學權益,除了學業和體育專業外,也將彈性課程和社團時間納入課綱,讓體育生能有多元學習發展的機會。

另外,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立辦法》規定,學校需限制體育班訓練時數,落實教學與訓練平衡,達到體育班學生兼顧體育的同時,其他項目也不落後於普通生。同時對於將來不打算以體育升學的學生,校方也應予以輔導轉換專業或轉學,進而讓體育生的升學環境更佳友善。 

多方嘗試 挑戰不同領域 

在中華民國體育署對學生運動員訂定的政策規劃下,運動員花費大量時間在進行項目訓練。從小就接觸棒球的詹俊祥,國小到高中一路都是就讀體育班,但在升大學時,卻未能如願進入甲組球隊,且在學業方面較不擅長。當面臨需要投入職場的困境時,詹俊祥毅然決然的選擇自己開立一間漢堡餐車店。

原先身為體育生的詹俊祥如今自己設立漢堡餐車店。攝影/陳献宜

詹俊知道體育班學生在職業選擇上非常有限,認為爭力無法與一般生相比,他只能從餐飲這種高勞力且易上手的工作開始嘗試。詹俊坦言,他曾迷茫過很長一段間,從鐵板燒師傅、保險業到冷氣師傅都試過,後來在身邊朋友的開導與建議下,抱持著不氣餒的精神繼續摸索興趣與專長提及創立漢堡餐車店的契機,詹俊說,在經過許多行業的挫敗後,發現自己其實對餐飲很有熱忱,於是決定放手一博,開立一間漢堡餐車店。 

詹俊表示,在轉換跑道的過程中,遇到的阻礙很多,也清楚棒球這項運動是很現實的,即使接觸了那麼長一段時間,在過程中還是會因為沒有經濟來源或球隊簽約問題而無法繼續下去。除了自身的實力,運氣更是不可或缺,兩者皆需具備,才能在棒球界平穩的走下去。詹俊翔無奈說道,即便對棒球還保有熱忱,在現實面也不得不為接下來的日子做打算。 

而跟詹俊類似情況的人都並不少,今被稱為「清潔業達人」的陸士龍便是很好的例子。陸士龍在學生時期曾為田徑隊隊長,但因當時體育制度的限制較多,以至於在田徑的路上停下了腳步,在面對轉換跑道時,更是持續摸索。陸士龍接著說,大學時期因考試未達預期,於是就讀觀光相關的科系,因緣際會下到飯店業打工,因此學到許多有效率的環境清潔方式,對他未來職涯有重大影響。 

從原本的工讀生到當時全台灣最年輕的飯店經理人,陸士龍一邊工作的同時,也在思考未來走向。對於他而言,雖然當時收入不斐,但他依然想闖蕩一番事業。因此,在離職後他以5萬元的資本,創立屬於自己的清潔公司。 

陸士龍認為,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即便是拿了冠軍的運動員,在退役之後,仍會面對轉換跑道的處境。因此他提出,要有終身學習的觀念,勇於接納自身的不足,才能在人生中不斷的成長。因此除學校體制上需做出改變外,運動員也該及早做規劃,並且勇於挑戰任何事物,從中學習。 

陸士龍轉換跑道,自己創立清潔公司。照片提供/陸士龍

 

 延伸閱讀:

體育班學制兩樣情 適性發展造就不同人生

運動員轉換跑道不「易」 堅持造就成功

風光過後的台灣英雄—運動員的退休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