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現代多樣化婚姻——別居婚的興起

記者 蔡惠玟、劉庭瑄、黃靖涓/採訪報導

近年來,隨著社會變遷,出現了各種新興的婚姻型態。從週末才見面的週末婚、年過半百卸下家庭重任後選擇離開彼此但不離婚的卒婚,以及近年來多位名人選擇的「別居婚」等多種新型態婚姻開始受到大眾關注。傳統婚姻模式的框架被打破,人們有了更多元靈活的婚姻選擇。 

現代婚姻型態多樣化,別居婚近年來逐漸受到大眾的關注。 攝影/黃靖涓

別居婚(べっきょこん)概念為夫妻兩人保持著法律上的婚姻關係,在日常生活中分開居住的婚姻形式。「別居婚可以有不同的解釋,一種是已婚但分居,並保持一定距離;另一種則是居住在附近、如住在同棟大樓,甚至同一個屋簷下,但有各自的空間和生活。」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兼任副教授陳韻如表示,未來別居婚在台灣很大機率不會有增加的趨勢。  

陳韻如認為,別居婚的前提是要有婚姻關係的成立,現今年輕一代結婚意願下降,意味著結婚後選擇分居的人數不會增加。此外,以台灣的房價和薪資水平作為考量,分開居住勢必會增加經濟成本,對多數家庭來說難以負擔。整體而言,在當前台灣的社會背景下,別居婚需要充足的經濟能力才能實現。

別居婚延長保鮮 

目前居住在泰國並擔任鋼琴老師的偏執泰泰(筆名),與擔任飛行員的先生是在共同朋友的介紹下認識,自從交往後就處於泰國和台灣的分離狀態。兩人在個性上都很獨立,在生活中也都需要保有自己的空間,彼此工作的性質也讓他們的相處時間很有限。因此雙方在交往初期就有共識,未來若結婚,會採取別居婚的模式。 

從遠距離戀愛到結婚僅相隔半年,談到別居婚的優點,偏執泰泰說:「我覺得是感情變好。」 2021年,先生因為工作和疫情的關係,選擇來到泰國與她一起生活。共同生活一年半後,他們更加確定「別居婚」是目前最適合他們的婚姻型態。「他剛來泰國的時候,不太確定是不是因為雙方都面臨很大的精神壓力,所以那時候我們常常吵到要離婚。當時的第一個想法是先去做心理諮商。」然而,在進行心理諮商的過程中,偏執泰泰因健康問題需要接受手術,諮商因此中斷。待她康復後,先生剛好要回到台灣工作,雙方的關係在恢復別居婚的型態後獲得改善。  

偏執泰泰目前與先生處於泰國和台灣兩地的別居婚。照片提供/偏執泰泰

別居婚面臨的困境

面對別居婚的夫妻身分與挑戰,偏執泰泰認為,別居婚的模式僅在生育子女時才會帶來影響,因為育兒的責任會有很大部分由其中一方獨自承擔。但她表示:「因為我有很多後援,我的爸爸、媽媽和公公婆婆都住在泰國,加上我們有聘請保母。除了作息改變和自由度減少,其他幾乎沒有太大的改變。」  

在傳統觀念中,人們通常認為別居婚會因為距離等外在因素,較難在感情中建立親密關係。在親子關係中,儘管偏執泰泰的先生因工作繁忙,但他們每天都會透過視訊交流,且先生每個月都會飛回泰國陪伴她跟孩子。因此,他們仍然保持著緊密的聯繫,她也表示:「我兒子真的很愛我先生。」但別居婚除了面臨建立親密關係的挑戰外,當狀況及衝突發生時,是否會因爲距離而無法進行順利的溝通?  

43歲的日本職業綜合格鬥家北岡悟和妻子目前處於別居狀態,並持續了兩個月。主要原因是妻子仍然是學生身分,因此他們選擇別居的婚姻模式。談及無法面對面溝通的問題,北岡悟表示:「反而因為彼此沒辦法見到面,所以我們會選擇更禮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想法。」他認為只要好好地溝通,不論事情大小,都能迎刃而解。諮商心理師石瀝新也強調,在面對家庭責任與財務分配上,雙方必須達成共識,而溝通是最重要的關鍵。

日本職業綜合格鬥家北岡悟和妻子。 照片提供/北岡悟

別居婚作為一種新興婚姻形式,不僅突顯了婚姻的彈性和多樣性,也讓我們意識到婚姻不再受傳統框架的約束。同時,這種婚姻型態也為國人提供了更多的思考,促使我們以更開放的心態來看待夫妻關係。

台日別居婚 社會觀感差異

別居婚近幾年在台灣和日本逐漸受到關注隨著社會型態改變,別居婚逐漸走進大眾的視野,成為許多夫妻的選擇之一。國情不同的台灣和日本國民而言,對於此婚姻形式的觀感和態度也有明顯的差異。

別居婚成為婚姻形式的選項之一。攝影/黃靖涓

來自台北的大學生黃于珊目前正處於一段穩定的關係當中。她表示,現今的台灣社會還是會受傳統觀念影響,普遍認為婚後必須同居,因此別居婚現階段較無法被大家接受。「我有認真思考過別居婚,如果我選擇這個婚姻形式,就可以保持原有的生活模式,不需要做太多改變。」然而,黃于珊也指出,如果不是在同居的狀態,就難以給予對方即時的精神支持,這也是需要納入考慮的重要因素。   

來自日本並於台灣就業的目取真奈都美(めどるま なつみ)認為,目前的日本社會仍然偏向於傳統觀念,如「男主外、女主內」,男性需要扛起經濟責任,女性需要在家裡相夫教子等;若日本女性選擇別居婚,地位可能會較於平等;但儘管別居婚在日本逐漸成為趨勢,她依然投下反對票。「對我來說,如果要分開居住,乾脆就不要結婚。」目取真表示,雖然分開居住能帶來更多自由,但這也意味著兩顆心之間的距離會變得更遠,進而導致使感情難以培養。  

關於別居婚的議題,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詹昭能認為,雖然別居婚在理念上有其優勢,但其中還是存在著一些矛盾。「不論是時間或空間,兩個人分開的時間越長,空間的重疊性就會越小,感情也會有淡掉的危機。」詹昭能強調,除了確保雙方足夠負責任和獨立自主以外,兩人應該將彼此的感情生活想像成一棵樹,仔細呵護。

別居婚為婚姻提供更具彈性的選擇,示意圖。圖源/Unsplash

現行制度挑戰 婚姻維持之道

在社會價值觀快速演變的環境背景下,部分情侶選擇別居婚作為婚後生活型態。然而,在夫妻雙方合意分開生活的情況下,仍有一些權利義務的細節與事項需要釐清。齊善法律事務所律師邱德儒表示,現階段台灣對於分居方面的規範尚未完善,也沒有明確的制度化,這可能會為正在實行別居婚的夫妻帶來一些不便。  

像是在分居的期間,子女的親屬權該歸屬於哪方?雙方的財產應如何分配?邱德儒表示,以上問題並沒有絕對的解法,還是需視夫妻雙方如何協商而定。但若未能透過溝通妥善解決,不得已需讓法律介入,可能就會演變成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下的局面。最終的裁決還是會取決於,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誰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以及兩人之間感情維繫的狀況。

台灣對於分居的規範仍待完善。攝影/黃靖涓

詹昭能也指出:「在親密關係中,我們經常可以發現一種症狀,那就是溝通常常越溝越不通,吵架越吵越兇。」若想避免婚姻的不幸與悲劇,除了在交往期間眼睛必須保持雪亮之外,理解溝通的意義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這個較為強調自我價值的世代,「家和萬事興」、「勸和不勸離」的傳統觀念已逐漸被個人主義所取代,雙方的個體差異性特別容易在相處時被放大。詹昭能表示,無論是否實行別居婚,「良好的溝通」都是婚姻關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夫妻雙方皆需要明白,溝通的目的是為了增進對於彼此的了解,而非為了打敗對方或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此外,付出實際的行動也至關重要,讓對方真切感受到「愛」的存在,才能保持健康穩定的關係。

「溝通」為維持良好兩性關係的重要基石,示意圖。圖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從戀愛到生子 異國婚姻行不行?

速食愛情下 如何健康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