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凱倫再進化!性別歧視用語根深蒂固

記者 黃婕、陳彥妤、吳芊芊/採訪報導

凱倫(Karen)是美國等英語地區用來貶低女性的詞彙,其意涵為暗諷個性霸道、行為利己且要求超出合理範圍的中年白人女性。90年代至今,此詞沒有因社會思想的進步而消失,反而成了汙名化女性的標籤,從而牽涉到性別歧視問題。近年來更成為制約女性行為及思想的武器,導致女性在團體及社會中無法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或爭求權益。

女性在社會上相較男性更容易受到歧視,為了爭取權益而示威發聲。圖片來源/pixabay

「凱倫」到底從何而來

「凱倫」起源不詳也沒有確切的出現時間點,該詞被推測最早出現在黑人Twitter群體的網路迷因,至於是如何形成迷因的?2005年美國喜劇演員庫克(Dane Cook)在一段表演裡提到:「每個團體裡都會有個凱倫,他從頭到尾都是混蛋。」從此之後網路上便出現「凱倫」迷因與梗圖,而這些圖片甚至被當成素材廣泛使用在脫口秀和實境節目中。

除此之外,「凱倫」更是出現象徵性的髮型。根據維基百科,留有挑染的棕色妹妹頭或金髮鮑勃頭的女性,都會成為被歧視的對象,使得這兩種髮型也成為構成凱倫迷因不可或缺的要素。

凱倫的標誌性髮型金髮鮑勃頭。圖片來源/pixabay

美國迷因網站「去你的迷因」為了使「凱倫」一詞引起大眾共鳴,以簡單好辨別的凱倫髮型圖片,搭配美國笑話中名為凱倫的角色的「叫你們經理出來」台詞,製成迷因圖大量瘋傳於網路,「凱倫」形象正是此時被奠定出來的。

「了解你的迷因」上瘋傳的經典「凱倫」迷因圖。圖片來源/know your meme

崛起的「凱倫」

凱倫迷因自2004年起盛行於美國網路論壇中,種種的歧視及嘲笑,造成許多名字同為「凱倫」的女性極大的困擾,成為日後燃起「凱倫」逐漸步向失控的導火線。2017 可說是「凱倫」再度崛起最關鍵的一年,美國網路論壇 Reddit 的「去你的凱倫」版上出現大量謾罵或者討論關於白人中年女性的文章,不僅包含各式迷因圖,更直接聲稱該頁面提供給討厭凱倫的人進行使用。

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凱倫」

近幾年來,社會及思想的進步雖使女性逐漸受到重視,但歧視問題仍然存在。「凱倫」一詞不僅作為玩笑女性的用詞,用來批判女性處事上過多的情緒反應外,去年全球疫情爆發,「凱倫」更演變為指稱不遵守防疫規定保持社交距離、配戴口罩,以及不配合施打疫苗的女性新的代名詞。種種對「凱倫」的汙衊及刻板印象,使得多數父母替新生兒取名時會刻意避開此名,「凱倫」也從原本極受歡迎的名字變成乏人問津。

針對「凱倫」迷因在美國社會大受歡迎的現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葉韋君表示,由於這類迷因有正面性,以諷刺幽默的方式,消解社會負面的情緒,反白人特權可以用,反女性維權也可以用。由此可知,即使「凱倫」一詞出現的時間不長,但已根深蒂固於美國社會。

歧視用語是如何形成的

不只「凱倫」,許多國家都有不同的歧視用語。「歧視用語的形成,是屬於一種社會現象,而不是天生的,性別歧視是也是被教出來的。」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淑俐如是說。

王淑俐表示,在偏向父權的社會觀念之下,對於女性的偏見相對較多。隨著社會逐漸進步,舊有的觀念可能隨之抹滅,也可能產生新的偏見。因此面臨不平等待遇或言語歧視時該如何調解心理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如果到你們這代還有這種感覺,那我們以前的努力真的是白費了。」她說,保持互相尊重才是最重要的。

在21世紀 性別歧視問題是否仍存在

近幾年性別平權議題掀起熱議,從美國凱倫問題、塔利班女權、南韓短髮運動等,都可以看出各國平等意識的崛起與人們對其的重視。然而,在性別平權意識已水漲船高的現在,性別歧視是否存在仍舊是一個發人省思的議題。

以美國凱倫來說,它就是一種專門針對行使女性權益的女性的歧視詞。反觀台灣也有這種對於女權的歧視用語。比如網路論壇上常見的「台女」,從原意所泛稱的台灣女性,轉變成用來形容愛慕虛榮、公主病、把男生當工具人等形象負面的女性。至於為什麼女性在合理行使自己權益的情況下,仍會遭到他人惡意消費?或許可以換個角度進行思考,對於女性權益的爭取或行使,是否其本身就存在不平等的情況,從而導致女性權益無法被部分人所接受。

女權,又被稱作女性主義,主要是站在女性立場,來追求性別平權的一種社會理論。台灣在女權運動的路上,歷史已有50年之久,包括像是從《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法,到女性爭取育嬰假、生理假,以及女性參政。除此之外,民間也創立許多基金會,舉辦許多女權運動、遊行等,都顯示出台灣在推動女權這方面的積極。

台灣婦女館的女性運動大事記牆。攝影/黃婕

對女權推動者最耳熟能詳的歧視用語莫過於「女權自助餐」,意指女性打著女權的口號,卻又享受著父權主義下對女人的好處,不願意負擔與男人同等的義務。針對質疑,長期參與推動女權事務的新北市議員鄭宇恩提到,套上特定族群來做批判,甚至將「女權自助餐」者類推於全女性,對於性別平等工作者而言有失公允。性別從來不是分化能力,也不是權力分配,性別的平權更不能成為所謂的「自助餐」。

對於台灣性別平等的現況,蔡小姐表示以教育和工作的角度來看,職位越高,女性分佈比例也越少。李小姐表示女性在進行生育時需要請育嬰假,但職場上對育嬰假的描述似乎還有模糊地帶,以及性別也有被拿來政治操作的問題存在。不過,夏小姐則覺得性別歧視似乎只存在於老一輩的觀念裡。

越來越多女性突破性別刻板印象,並出現在大眾視野。翻攝自台灣婦女館的女性運動大事記牆。攝影/黃婕

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處發布的「2021年性別圖像」顯示,統計2019年全球性別不平等指數(Gender Inequality Index,Gll),台灣的表現相比2018年進步三名,為全球第6名,居亞洲之冠,可以得知台灣在性別平權上有持續性的進步。

2019年性別不平等指數國際比較。資料來源/行政院性別平等處、製圖/吳翎榛

對此鄭宇恩也表示,「我們不會自滿,包含在勞動參與破除不平等、同性婚姻平權、性別暴力如性騷擾等等我國都會持續的努力與深化。」

看不見的殺手:性別歧視

「性別歧視」往往就像看不見的殺手,它隱藏在生活中,常見的職場待遇不平等,對女性的言語性騷擾,其實都是性別歧視的開端。性別歧視並不侷限某地區或某國家,好似各國的共同文化一樣,長久以來一直以不同的語言方式存在於各國。

以美國來說,「凱倫」代指一些極端的白人女性,卻使所有白人女性都可能被貼上標籤,處在成為「凱倫」的風險中。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葉韋君指出,當美國社會瀰漫著對白人特權的反彈情緒時,凱倫成為了替罪羊,因為攻擊這些白人女性無傷大雅,反之,白人男性不需要承擔這些。

各國常見歧視用語。製圖/吳芊芊、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不只凱倫被當作歧視用語,留美學生史維瀚表示,常見的”bitch”也是一種歧視。他認為美國的性別歧視已存在蠻久,雖然沒有亞洲國家嚴重,但可能在薪資、工作待遇上不平等,或是會在郵件中收到性別歧視用語或是性暗示。

刺青示意圖。性別歧視歧視用語隨處可見。攝影/黃婕

中國近期對演藝圈祭出多項條例及規則,當中的「限娘令」規定從選角、表演風格到服飾妝容都不得以「娘炮」為審美標準。「娘炮」意指某方面女性化、有陰柔氣息的男性。此舉引發中國網友熱議,認為是政府帶頭性別歧視。

中國演藝圈禁止陰柔氣息男性。 攝影/黃婕

一開始,歧視用語可能一開始單純是用來形容某些人事物,隨著社會發展才衍生出歧視的意思,一旦這些詞語沾染上歧視的色彩,就容易在人與人的交流過程中,形成人們腦中的負面認知,當這種負面認知變得根深蒂固時,就很難再被導正。消除性別歧視並非簡單的事,需要經過長久的努力,若能從生活中做出小小改變,也許未來歧視能慢慢不復存在。

 

延伸閱讀:

女權自助餐?!兩性之間的權力遊戲

女性勢力抬頭 性別平權運動掀起全球熱議

阿富汗底線運動爭權 台灣女權居亞洲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