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科技

高科技人工智慧 遠距技術提升醫療品質

記者 洪郁翔、宋元祺、楊絢羽/採訪報導

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遠距醫療是現今全球一大趨勢,而恰逢台灣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在今年五月升溫,此醫療模式便在短期內由醫療機構、政府機關、科技業等多方協力推動下,大幅地擴展了使用範圍。

對此台灣大學資訊工程與電機系教授賴飛羆表示,在疫情嚴峻下遠距醫療乃最合適的服務型態。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院長黃士維則認為,未能把握此趨勢,自今年九月疫情降溫後即停止實施遠距醫療,實在有些可惜。

資訊發展 醫學應用

近年來全球5G科技興起,同時帶動ICT(資訊與通信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產業、人工智慧技術與醫療的整合發展。賴飛羆表示,5G科技讓遠距醫療的實行上沒有停頓,除了24小時都不間斷外,連線速度也變得更快。

視訊技術進步,可望帶動普及遠距醫療。攝影/楊絢羽

就實際應用層面而言,遠距醫療產品經理劉彥甫指出,其品牌旗下產品多與醫療機構合作,有專門系統將病人使用醫材的數據傳給醫生參考。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則表示,應用大數據整合的ICT產業與遠距醫療配合,除可幫助醫生做快速診斷、減少醫護人員工作量外,還提升了使用上的便捷性與診察治療的即時性。

產業整合 服務創新

「遠距醫療的創新最重要的不是科技,而是商業模式與服務模式的創新。」黃士維認為透過軟體、服務跟保險公司的整合,才是遠距醫療將來的發展關鍵。例如美國開發的血糖控制軟體「智抗糖(health two think)」,約有60萬至70萬人使用,其背後有專業的行銷團隊,並整合了保險公司與一千多個診所,為使用者提供「一條龍」的貼心服務模式。

病患可定期測量血壓上傳供醫師診斷。攝影/楊絢羽

以台灣現有實例而言,致力於整合醫療資源的「醫聯網」用戶經營團隊行銷經理陳則安表示,「醫聯網」為台灣現存的健康照護資源共享平台,與全台三分之二的健檢機構合作,和1800多位醫師及36種科別配合,跨領域整合健康檢查、健康評估、健康促進、醫療服務和照護服務。相較過去的醫療服務,數位健康將更加以使用者為中心,提供更完整的照護系統。

民眾可透過遠距醫療平台,諮詢專業醫師意見。攝影/楊絢羽

推廣受限 普及不易

衛福部健康保險署於2020年12月29日公告「全民健康保險遠距醫療給付計畫」,讓相關法規跟上趨勢,將遠距醫療服務納入健保給付。今年五月衛福部中央健康保健署更因應全國第三級疫情警戒,推出「COVID-19遠距診療」,提供民眾視訊診療及居家診療的服務。「疫情讓全世界注意到醫療科技的投資。」黃士維表示,足見現在台灣對遠距醫療重視程度的提高。

醫師透過遠距視訊看診。照片提供/黃士維

然而在台灣遠距醫療迎向新篇章的背後,賴飛羆則提出更多可能面臨的問題:政府過去對遠距醫療推行有限,現在突然實施新政策,相關措施多無法確實配合。例如民眾接受遠距看診後,卻仍要到醫院拿藥單才能去藥局領藥,無法有效增加方便性。

此外,黃士維也指出,健保署給予遠距醫療的健保給付僅在今年五到八月間實施,之後沒有給付並恢復實體看診,有些可惜。

關於遠距醫療在台灣未來的持續推廣,陳適安認為,台灣的遠距醫療系統整合仍在初期的階段,生醫產業需要政府、醫界、業者各方共同投入。陳則安亦表示,遠距醫療的應用需要更普及,成為民眾的習慣,法律才有可能改變。

大部分民眾仍習慣到診所看診。攝影/洪郁翔

電腦取代人工 縮短診治時程

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IT)是資訊的整合、儲存及電腦設計等技術,ICT則為IT和通訊的結合應用,其能應用的範圍非常廣泛。陳適安認為,臺灣IT產業發展蓬勃,和醫學知識結合後,更可成為這方面台灣在國際上的優勢。

關於ICT和醫學的結合運用,賴飛羆舉例,一般人細胞變異大約為一萬個,但其中也有無害的變異,嬰兒基因變異大約發生在一至二歲,需即早用基因定序檢查有無危險的變異。基因定序的步驟繁複,需先從血液中抽出完善細胞,再用此細胞和一般健康人的細胞相比,排除掉無危害的變異後,約剩500個較有問題的變異,接著醫師需再查詢這些變異的相關研究,了解其狀況,此過程約得花費三周的時間。

賴飛羆接著說明,使用ICT技術,即能讓電腦來做基因定序,免於醫師逐項查詢,電腦比對完畢,產出約十幾個須注意的變異,供醫師做最後檢查,此過程僅約需一個小時,顯著減少醫師工作量,縮減檢驗時間,更能免於嬰兒在檢驗結果未出爐前就不幸發病,來不及給予即時醫療照護。他表示,此技術現今非常進步,堪比專科醫師。

賴飛羆也提及另一個例子,往往疾病分類師需看醫生的處方報告,分類出「ICD-10」的診斷碼來和保險公司做醫療計費相關溝通聯繫。通常疾病分類師一天約處理20份病歷,每份約需花費20分鐘,對他們而言顯然是相當大的負擔。但現在已可利用ICT科技技術來幫忙做病例的分析,並產生出診斷碼,疾病分類師只需做最終的檢查確認,明顯節約大量人力成本。

傳統醫療與遠距醫療比較圖。資料來源/社會創新平台維基百科、製圖/邱資馨

智慧監測 即時追蹤照護

至於遠距醫療的優點,黃士維以長照為例,過去長照資訊整合較為落後,但現今有許多業者投入這領域,透過把長照資訊系統及護理系統整合,醫生就能以視訊方式給予長照機構建議,不必親自到機構診斷。他接著補充,若是行動不便或臥床的病人需到院檢查,得將其搬上救護車,再送到醫院等待看診。然而看診結果可能只需換藥,實際上不一定要到院診斷,透過此方式就能省下時間和人力,病人也不需親自跑醫院。

目前,已有業者開發能穿戴在病患膝蓋上的裝置,透過APP蒐集數據,可讓醫師回診時判讀,提供復健建議,平時病患也能依照APP指示,來進行正確的復健姿勢。劉彥甫表示,如此能免於病患在家時,懶惰於復健,給予更好的復原效果。

不過,世新大學衛保組組長陳姵心則認為,對於需復建的長者來說,通常對APP操作不熟悉,若無家人在旁協助,效益恐不高,甚至會自行將產品關機,但她也肯定若使用得宜,此產品對行動不便的人士有相當幫助。

醫療設備公司研發之智慧監測產品。攝影/宋元祺

此外,賴飛羆及其團隊也開發能偵測出痣、老人斑及皮膚癌的APP,透過手機拍照,將照片上傳雲端平台,即可由醫師線上判別,對於久臥在床,身上有褥瘡的病人,該APP即可協助醫師判斷是否需緊急處理,以免延誤而發展成蜂窩性組織炎及敗血症。

對此,陳姵心同意此科技在傷口後續追蹤上確有助益,但她指出,老人家可能不善於使用手機拍照,手機本身的畫質也會對傷口的呈現有所影響,且有些疾病需透過內視鏡來判斷,此部分仍需至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

 

延伸閱讀:

新冠疫情陰影下 遠距醫療正逢時

AI人工智慧機器人 盼未來發展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