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Getting Back on their Feet: Taiwan’s Tourism Industry in Face of Pandemic
Taiwan has had strict border controls ever since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in 2020, which led to travel restrictions making overseas travel almost impossible. The tourism industry was one of the first industries to face the devastating impact of the pandemic.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released by the Taiwan Tourism Bureau, more than 168 travel agencies had been shut down in 2020 and 2021, and over 10 thousand employees were laid off.
完整內文上熱下冷 推不動的行動支付
自2018年行政院喊出「行動支付元年」的口號,力拼2025年達到90%的普及率,至今歷時三年,在小商家推行依舊困難,試圖藉由疫情作為數位轉型的催化劑,顯然效果不彰。
完整內文隔離憂鬱 孤獨易產生不安焦慮
獨處不只是一種環境,更是一種心境上的感受,在面對獨處時,往往情緒都會感到莫名低落,而在隔離期間輕生的案例並不少見,如何警覺自己的心理健康,成為疫情下的重要課題。
完整內文高科技人工智慧 遠距技術提升醫療品質
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遠距醫療是現今全球一大趨勢,而恰逢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五月升溫,此醫療模式便在短期內由醫療機構、政府機關、科技業等多方協力推動下,大幅地擴展了使用範圍。
完整內文降級開放內用 免洗餐具垃圾增加
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各縣市直到八月才開放餐飲內用。考量仍有染疫風險,餐飲業者皆做好防疫措施,然而免洗餐具垃圾量卻因此增加,如何兼顧環保與防疫,成為民眾關注的議題。
完整內文後疫情時代 紓困4.0擴大產業受惠對象
自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後,臺灣各大產業均受到嚴重衝擊。今年6月政府宣布實施「紓困4.0」,以期透過津貼補助、資金貸款及振興發放等服務,促進國內經濟提升,也盼能解決各大產業自營業者經濟上的危機。
完整內文現代傷寒瑪莉 看不見盡頭的社交距離
新冠肺炎的高傳染率讓染疫者即使在康復後仍無法卸下心理壓力,自責加上鄰里怪罪成了社會中的孤島,短期內難融入原環境;第一線的醫療人員也難逃孤立處境。遭疫情污名化的人受到的心理影響,可由大眾共同為其療傷。
完整內文振興券助經濟 促消費抗疫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強大傳染力肆虐全球,台灣也沒能倖免。疫情使得經濟活動萎縮,因此政府在2019年6月7日逐漸解封後,於7月15日推行三倍券政策;惟今年五月國內疫情再度惡化後,復於9月22日推出全新的五倍券政策,期能振興台灣經濟。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