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廟會放鞭炮惹民怨 專家籲正視民俗意涵

記者 湯檸、陳韋彤/採訪報導

疫情期間,廟宇舉辦遶境活動,有安定民心的用意,而在廟宇活動中出現的鞭炮,也有震懾,或是抵抗疫病的效果。民俗亂彈執行編輯溫宗翰說明,傳統鞭炮的味道與聲響在民俗意義中,不但具驅邪、除煞之效,更有迎接、歡迎之意。

廟會中有許多迎神活動,吸引民眾圍聚觀看。攝影/湯檸

鞭炮吵鬧惹民怨 大眾看法呈兩極

隨時代變遷,艋舺青山宮祕書陳玉敏認為,從古流傳至今的意義雖不曾消失,但如今放鞭炮,也僅是為了熱鬧,甚至放得太多,還收到民眾的抗議與投訴。他說明,民眾對待鞭炮的看法是兩個極端,「喜歡的人認為鞭炮不可或缺,討厭的人只要聽到一點,便覺得吵鬧。」

尤其近年民意更加高漲,凡在遶境期間,打到市政府投訴的電話至少有300至500通。陳玉敏坦言,即便自己舉辦多年遶境活動,也不喜歡放鞭炮,甚至數量控制不當,更會覺得鞭炮相當吵鬧。

施放鞭炮為廟會活動中重要的環節之一,使場面更加熱鬧。攝影/湯檸

環保觀念提升 鞭炮產業式微

時至今日,鞭炮不但和噪音、汙染畫上等號,也代表著危險。溫宗翰解釋,種種負面印象,多源自1980年代爆竹工廠的失火、零售商的不當保存。不僅如此,為配合環保觀念的提升,政府開始壓抑鞭炮銷售市場、進行管制,以進口代替出口的政策,使一度輝煌的鞭炮產業,也在歷史脈絡中逐漸式微。

溫宗翰提及,傳統社會觀念中,由於鞭炮的存在太過日常,使大眾對待鞭炮產業多缺乏專業與尊重的態度,卻從未想過,製作鞭炮的技術其實值得以專業的眼光看待。他進一步指出,台灣社會缺乏對自我文化的檢視,總忽略鞭炮背後所代表的特殊涵義與民俗文化,因此當面對鞭炮的汙名時,不是想著改進,而是選擇直接放棄。

可依照需求購買發數不同的傳統鞭炮,圖中為20發、30發、50發和100發。攝影/湯檸

透過技術的研發,其實可以解決汙染、噪音等問題。溫宗翰說明,即便大眾仍缺乏了解,但鞭炮噪音與汙染的爭議,早已出現如環保鞭炮的轉型與改良,且成果也相當正面。面對鞭炮,溫宗翰強調不應讓能以技術解決的問題,成為產業發展的阻礙。他呼籲,政府製作端與推廣端也應雙向溝通,消弭大眾對鞭炮的矛盾態度,並將之視為台灣的榮耀。

經過技術改良後,環保鞭炮標榜更環保及安全。攝影/湯檸

 

延伸閱讀:

宗教結合新舊文化 來艋舺青山祭「大鬧熱」

廟會撞上科技 堅守傳統還是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