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宗教結合新舊文化 來艋舺青山祭「大鬧熱」

記者 謝珮璿、黃予萱、林雅筠/採訪報導

西元1854年(清咸豐四年),艋舺曾發生嚴重瘟疫,於是渡海來台的福建惠安先民引進原鄉信仰—福建惠安青山宮的靈安尊王(俗稱青山王),為艋舺除疫鎮煞。青山宮建於西元1856年(咸豐六年),而自1859年落成後,即成為萬華在地信仰中心至今,並於1985年被登錄國家三級古蹟。

艋舺青山王祭,俗稱「艋舺大拜拜」,為台北市三大廟會之一,每年於農曆102021日進行暗訪,22日正日遶境,除由青山王帶領下屬上街遶境,掃除瘟疫之禍之外,也為居民、信眾祈求平安,這樣的時空背景,可謂與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不謀而合。

廟宇懸掛祈求風調雨順的燈籠。攝影/藍婷瀅

2020年恰逢靈安尊王165週年壽誕,廟方擴大舉辦「艋舺大拜拜」,邀請全台多間宮廟共襄盛舉,包括北港媽祖於1129日乘台鐵抵達萬華車站,並由青山王二祖前來迎接,場面轟動熱鬧。這是北港媽祖繼日治時期「始政40周年記念台灣博覽會」後,時隔85年再度與青山王相見。

艋舺青山宮主神──青山靈安尊王。攝影/謝珮璿

致力於推廣、創新台灣在地文化的中華文化總會(以下簡稱文總),近年特別重視宗教活動,也首度搭配「艋舺大拜拜」慶典,舉辦為期一個月週邊系列活動「2020萬華大鬧熱」。

談及這次以音樂、市集、視覺設計與展覽參與這個活動,文總發言人湯佩儀表示,之所以會被「神明」注意,受邀參加這次的盛事,要回溯三年前,文化總會舉辦「HELLO,MISS LIN跨界女神數位遶境」特展。該展覽引進多媒體互動,結合傳統宗教元素,以環保的數位彩炮等科技設備,塑造媽祖遶境氛圍,成功達到跨界、跨域的效果。

艋舺青山宮。照片提供/文化總會

文總自此之後,也陸續在許多活動規劃上,置入傳統文化的巧思,向不同傳統文化致敬;舉例來說,媽祖繞境時,陣頭第一隊行就是有人吹揚哨角,替媽祖開路,所以文總自製的「匠人魂」系列影片,便以「 吹響哨角的音」講述高齡94歲哨角藝師魏幼謙的故事,讓年輕世代認識傳統的美好,「匠人魂」系列影片閱看率已經破300萬。

Taiwan Plus 2019台灣新感覺」,除了設計、音樂、市集之外,更延伸加入前期講座、串聯台日店家合作等元素,將台灣文化最前線的人事物帶到東京,其中也邀請台北霞海城隍廟月老一起到日本東京的上野公園,讓日本朋友們可以真正體驗到台灣的活潑創意與文化內涵,帶給大家不同的台灣風味!

2020年活動主視覺再度由三金設計師方序中操刀,統合包括廖小子、葉忠宜、吳建龍、Sydney&Zen Yun四位設計師,以「台灣新感覺」為出發點打造全新視覺,湯佩儀表示,這些都是近幾年累積下來的成果,文總持續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結合、創新,希望讓更多年輕族群看見,對於能在「萬華大鬧熱」活動,成功讓獨立樂團與在地商家組成的市集有發揮的舞台,感到非常榮幸與開心。

新舊文化結合 傳統遶境新風貌

由於青山王祭遶境屬於傳統式的宗教活動,因此「2020萬華大鬧熱」系列活動則另外導入新的元素,希望成為在地新興藝術文化的發聲平台,與青山宮的「艋舺大拜拜」形成一個現代年輕與傳統歷史互相輝映的新頁;例如,「萬華大鬧熱-音樂祭」是由滅火器樂團創立的音樂品牌—火氣音樂做策畫,邀請許多台灣獨立樂團於艋舺公園,共同舉辦為期五天的小型音樂祭,以「城市新聲響」為策展主軸,綜合藝術性及多元性,邀請各具特色的新聲代組合,藉由不同世代、不同風格的音樂,為萬華帶來遍地樂聲。

「萬華大鬧熱-Home Party市集」則由舒喜巷團隊所策劃,不論是山水市場的知名炸牛蒡、魚丸店,又或是轉型創新的老濟安青草茶,市集的攤位都富有十足艋舺地在地韻味;於台北鄉土教育中心舉辦的「青山開趴:一場走過百年的生日派對」的萬華大鬧熱特展,也讓民眾在參與遶境的同時,能進一步了解青山王的歷史。

2020 萬華大鬧熱展覽。攝影/林雅筠
2020 萬華大鬧熱市集-舒喜巷 『遇見久別重逢的美好事物』。 照片提供/文化總會
2020艋舺大拜拜。照片提供/文化總會

2020青山王起駕前,廟方特別致贈青山王手中的「佛手柑」給總統,象徵賜福予全台灣人民,而蔡總統也回贈「紅綾」伴駕青山王,祈求遶境順利圓滿。

  • 紅綾:常見於披在神明身上或是掛在神轎上,主要有驅邪擋煞的功用,不少信徒會特別請師傅製作紅綾敬獻給神明,除了表示自己的祝福外,更是感激神明的庇佑。

資料來源/保庇NOW

特別的是,文總2020年邀請曾獲金鐘獎最佳美術設計等大獎的李育昇打造紅綾,而紅綾左右側的題字「百世鑫香萬年香火」、「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則出自新銳設計師廖小子(廖俊裕)之手。

湯佩儀表示,2020年文總舉辦「萬華大鬧熱」,主要是希望在傳統的基礎下,為萬華注入了年輕的元素,成功跨世代、跨領域的舉辦,更希望除了傳統宮廟慶典,民眾也能在市集、展覽、音樂祭等結合現代創意的形式下,體驗極具人情味的台灣在地文化,文總也期望這樣新舊文化的交融,能讓台灣在地的宗教文化一直存續下去。

 

觀看精彩融媒體報導:《台北萬華地區傳統文化延續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