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傳統廟宇彩繪 面臨失傳危機

記者 黨怡君、周雨純/採訪報導

廟宇彩繪工藝 信仰文化並存

廟宇是人民的信仰中心,清領時期中國居民渡海來台,將各地信仰移入,形成多元化的台灣道教信仰,廟宇也因此大量建成,其中廟宇彩繪是一項重要的特色,更是寶貴的宗教藝術。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廟宇彩繪將面臨失傳的危機。

廟宇門神彩繪年久失修,已經斑駁。攝影/黨怡君

廟宇彩繪大師莊武男從16歲開始成為學徒,幾十年來,繪畫無數間的廟宇,年輕時因為不想辛苦的種田,為了養家糊口就去拜師學藝,成為廟宇彩繪師徒弟,然而沒想到莊武男的師父在他學藝後兩年過世,莊武男從此自立門戶,沒有師父帶領的情況下,只能靠自己的雙手做出口碑,承攬彩繪工作,靠著穩紮穩打的技術,漸漸打出名號。

數十年來,莊武男的作品無數,然而,台灣氣候潮溼,廟宇彩繪容易斑駁,隨著歲月的流逝,作品大多需要修復,但莊武男年歲已大,目前退居幕後,不再拿起畫筆。如今台灣傳統彩繪的師父所剩無幾,能夠修復的作品有限,恐怕再過些時日,這項工藝就難以復興。

莊武男彩繪技術精湛,但年事已高的他也憂心這項技藝將面臨失傳的危機。攝影/周雨純

技藝失人才少 彩繪技藝何去何從

政府現在有想要傳承這項技術,但卻是請「專家」、「教授」等等競標待修復文物,再請幾位如莊武男的老師父到現場點評。莊武男嘆道這些專家沒有實質經驗,如何能好好修復這些文物,尤其修復手法更是大相逕庭,傳統彩繪是以國畫手法,重視描邊的細緻彩繪,顏色豐富,而現今的修復手法,卻是用油畫繪畫,顏色雖豔麗,卻與原本的繪畫形成詭異對比,違和感重。

現在廟宇彩繪幾乎以油畫修復,與傳統國畫畫法相比,線條較粗。(左圖為國畫畫法,右圖為油畫畫法)。製圖/黨怡君

廟宇彩繪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資產,是民間信仰的宗教藝術,現今,原始手法已無人傳承,隨著老師父漸漸凋零,廟宇彩繪將不復往日風貌。

廟宇彩繪將面臨失傳,令人不勝唏噓。攝影/周雨純

 

延伸閱讀:

攔轎體字體 展現廟宇文化獨特魅力

艋舺龍山寺停香 明火蠟燭走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