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白米社區 木屐工藝地方創生

記者 陳品翔、陳明洋/採訪報導

蘇澳白米社區 致力發展木屐產業

遊客們到了白米社區觀光,除了到這裡欣賞山明水秀之外,也是為了一探這裡聞名各地的傳統手作「木屐」,這個以特色木屐聞名的地方,位於宜蘭縣蘇澳鎮的白米社區,但社區以白米命名,卻跟白米並沒有任何關聯,而是因為獨特的自然因素使得石灰岩在此變質,沈澱的石子看似像一顆顆的米粒,而成為社區名字的由來。

白米社區群山環繞,行經的蘇花改高橋「白米景觀橋」就是取自於白米社區之名。攝影/陳明洋

歷經環境汙染 社區展現新樣貌

白米社區在成為觀光景點的背後,也是經歷許多困難,早年的社區水泥廠與化工廠林立,造成白米社區周遭環境遭受破壞,當地里長張盛國表示,原先社區內污染嚴重,一度讓這邊成為全台落塵量最多的地方,但後來藉由村民的努力以及環保法規的設立,漸漸地讓白米社區的環境脫離污染。

白米社區同樣也面臨到與偏鄉地區同樣的問題,那就是人口老化,以及青壯年人口外移等現象。張盛國也提到,由於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等因素,讓白米社區的年輕人變得很少。但出自於對社區的認同感,白米社區內的居民不分年齡,也都致力於社區的發展,他們攜手合作,利用社區總體營造的方式,透過發展木屐工藝,期盼能改善生活環境,同時讓更多民眾認識白米社區,以及社區的木屐產業。

白米社區的街道設置屬於當地特色的裝置藝術,使得社區的角落也能展現當地的特色。攝影/陳明洋

木屐深度導覽 重拾兒時記憶

到了白米社區,白米木屐村是觀光客絕對要朝聖的一個景點,裡面介紹著木屐在白米社區的歷史,以及展示當地師傅製作的各種特色木屐,也有木屐體驗能讓觀光客重溫兒時穿上木屐時的回憶。白米木屐村導覽員蕭玉珠表示,希望能藉由這個木屐館,能向到來的遊客傳達社區以及木屐之間的連結與故事。

白米木屐館為觀光客到白米社區必走的一個景點。攝影/陳明洋

一雙看似簡單的木屐,背後卻是大有學問,除了手藝需要到位外,木材的挑選也是相當重要,選擇較輕的木頭能讓木屐本身輕盈,穿起來也不會笨重。木屐師傅鄭向凌表示,做木屐的木頭大概分有梧桐樹、山黃麻跟江某樹,這三種木材它比較輕所以比較適合拿來製作木屐,檜木本身因為它比較重,所以不適合。

白米木屐村展示許多特色木屐提供遊客認識與欣賞。攝影/陳明洋

透過文化傳承 為傳統工藝注入新生命

遊客來訪也是抱持正面的評價,遊客陶先生表示,白米木屐村的創始人對文化的傳承也非常的用心,所以他們用木屐體驗的方式讓大家能夠更多的了解到木屐的文化。而遊客趙先生也表示,這個傳統木屐,是以前台灣人老一代的人的傳統工藝,應該把木屐工藝保存下來,讓大家知道以前農業社會的時候是多麼地辛苦。

遊客到了白米社區能夠體驗木屐DIY製作。攝影/陳明洋

結合環境教育 成社區營造典範

社區營造方面,白米社區除了將當地木屐觀光產業推廣出去外,社區也成立村民研究坊,藉由研究當地的自然人文等議題,期望能更加凝聚村民對社區的認同感與意識,白米社區合作社主席林瑞木表示,那這幾年呢我們就是從社區營造的角度來推動,那以木屐這樣的文化傳承,希望說能夠打造白米社區獨一無二的特色。

走過了環境污染與產業外移,白米社區靠著居民的力量以及開發地方產業的特色,讓原先一個不起眼的地方,轉變成好山好水且具有當地特色的觀光景點,如今的白米社區也持續地推動地方創生,透過環境教育等方式維護社區周遭的自然生態,讓社區能夠持續地發展下去。

白米社區的木屐承載了當地傳統產業的記憶,也因為木屐促使社區達成地方創生。攝影/陳明洋

延伸閱讀:

台南安南刺繡 延續傳統文化

鳳梨葉華麗變身 特色課程傳承關廟文化

Posts created 7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