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政大附中 自由校風富創意擺脫傳統教育包袱 建立社區關懷 採移動式學習環境 可預修大學課程 – 1842期

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今年首次正式招生,就衝上北市高中聯招前三志願,自由、自律和活動創意的校風,跳脫傳統制式教育的包袱,第一次招生便擠下台北市立成功高中。校長湯志民驕傲的說,「我們的優勢就是原來的劣勢!」政大附中校舍占地兩公頃,因為學校為山坡地,高地落差三十七公尺之多,為了減少山坡地開發量,教室設計為輻射型「學科型教室」,學生依照不同科目到特定教室上課,體驗移動式學習環境,就如大學生一樣跑堂式學習,讓專業知識與教學器材在同一空間,老師有自己的專屬教室,強化研究、教學與輔導功能。最特別的是,每間教室以相關代表人物命名,如國文教室,叫做曹雪芹教室,而化學教室,就叫愛因斯坦教室。另外,因樓層落差大,為了讓同學清楚分辨自己所在的樓層,分別在屋簷、走道用彩虹色,做樓層建築色彩管理,藉由多色彩增加學校整體的活潑感。住在基隆的高一學生陳宏澤,高中學測成績高達兩百七十五分,捨棄師大附中選擇政大附中,他笑著說,政大附中自由學風,無髮禁無制服,採用和美國一樣的跑堂制度等,都是吸引他來就讀的原因。旁邊的簡偉軒同學更補充,第一屆的師資和設備一定都是最好的!湯校長認為,比起傳統制式的壓迫升學,他們更重視的是學生之間的相處互動,所以在建築上注重空間營造,各樓層設計屋頂花園休憩平台,提供各班課餘交流場所,並設計「班級基地」,有個人專屬置物櫃區,讓學生有更多空間來學習相處與做人。校長說,教育應該是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性發展,而非被動式的壓迫學習,過去制式的學習,會讓學生失去自我發展的空間。Language Corner是學校多元化學習的課程之一。中午下課鐘響起,學生一個拉一個熱烈湧入,自信的和政大駐校的外國學生交談著。教務主任黃敏榮說,多元化的學習環境,會讓學生有更多自由學習的空間,朝全人格多角度發展。「我們讓學生自己探索未來的方向,不浪費時間!」湯校長笑著說。在課程上還有設計特別的AP課程(大學預修課程),讓政大附中成績優秀的學生,在高二的時候可以提前到政大預修課程,作為學分抵免及成績證明。另外,為了達到學校與社區融合的目的,湯志民將學校旁的公園預定地,列入校園設計內,將山溝變成綠帶,建造兩座便橋讓公園進學校,也讓學校與社區平行,與社區民眾共享學校資源,而學校附近學生,更享有便捷上學步道。湯校長說,「無死角就是安全!這樣開放式設計,讓社區人共同使用,進而建立社區關懷,達到學校與社區融合的目的。」在課程、教學與空間設計上,政大附中的確突破了傳統的制式框架,國中部的學生家長江小姐就表示,當初是以一種「賭」的心態,把孩子交給這個尚沒有經驗的中學,非常贊成學校自由校風,但他認為學校有點過度高估國中部學生能力,課程規畫銜接有困難。沒有傳統制式的包袱,讓政大附中朝創新自由的教學理念發展,但這樣的新鮮感與新制度的維持,學生林元驤期待說,希望學校能夠穩定發展自由、自律的制度,不要流於壓迫式學習,走出自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