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透過路跑 探索社區故事 – 2142期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以及休閒活動,各項運動便成為熱門的假日休閒首選,不論騎腳踏車、爬山,還有近年來全民掀起的路跑風潮。據統計,去年全台登記的路跑活動高達500場,又以創意主題和多變風格來製造吸睛效果,更因為活動路線和舉辦地區緣故,為當地帶來觀光收益,但其風潮背後,環境汙染等問題也隨之衍生。

挑戰極限 不斷超越自我

街頭路跑透過設計特色主題和有趣風格,除了吸引平時即有跑步習慣的跑者,更讓其他民眾踴躍參與。本月16日在新店碧潭,今周刊舉辨LOVE RUN路跑活動,打著口號:「帶你愛的人一起跑,讓愛無所不在。」現場不僅有眾多情侶及朋友一同從碧潭開跑,更有父母親帶著小朋友一起參加賽事。其中,藝人賈永婕也攜其女兒一同亮相;參與活動的民眾黃暉翔表示,因為活動口號,讓他和伴侶決定一起參加路跑。

「路跑比賽可以幫你計時和比較平常練習的成果。」參與民眾張琬琦認為,跑步可以挑戰自己、幫助全身流汗、訓練心肺和提升肌耐力。此外,為了身體健康而成為運動一族的民眾貴寶玲坦言,接觸路跑是因為朋友邀伴一起參加,後來發現比起容易造成膝蓋傷害的登山,以及孤獨一人的游泳外,路跑活動十分熱鬧活潑,且跑步的運動強度可自由控制,反而是中老年人口運動的好選擇。

「路跑就是一次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了解未知的故事,也可以發現未知的自己。」街頭路跑團團長胡杰說道,路跑這項運動因為本身就簡單方便,在台灣越來越受歡迎,除了具有鍛鍊身體的作用外,同時還衍生出例如探索未知、挑戰自我、增進友誼等新的意涵。

「何不去探索你家附近讓你感到陌生的事物。」胡杰介紹,路跑可以增加人們對於周遭環境的認識,街頭路跑團將每一次的路跑,視為城市微旅行,他們曾經在文山區有過二條路跑線路。其一為「前景美好」,由景美捷運站出發經過世新大學的山洞口、再過考試院,最終目標是景美女中。他說,因為當時地震頻繁,跑過山洞口像是在聆聽地心的聲音,並思考前景美好的意義;其二為「拜見海龍王」,因當時台灣缺水嚴重,便想把緩解乾旱的願景寄託於奔跑之中。

胡杰指出,現在大多民眾,都會把路跑的地點選擇在河堤,因為環境好,也比較安全。他表明,在這過程中難免會碰到一些挫折,但從中品味其中的困頓,將會是獨一無二且是最寶貴的經驗。

常在河堤路跑的張姓民眾認為,路跑很具有挑戰性,讓人感覺很有成就感,與跑步機不一樣,而且和朋友一起跑,有助於人際溝通,增進友誼。施姓民眾補充,在河堤路跑更加親近大自然,環境也比較好,但如果社區可以舉辦以社區為單位的路跑活動,這樣能增進鄰里間的關係。王姓民眾則表示,一些團體所舉辦的路跑活動,因為會占用公共資源和場地,且一些有彩色粉末的路跑活動,會影響當地的環境生態,自己並不喜歡。

「知道自己並不是運動員,沒有必要去追求成績速度,你永遠也記不得你的速度、距離。還不如把這個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胡杰建議,在跑步前除了要熱身,再來就是讓跑步變得好玩,享受且思考整個過程,閱讀城市的每一個人,遇見的每一樣東西。他強調,無須在乎成績與數字,只要記得路上看見的人事物,這些將會成為自己生命中的養分。胡杰建議,路跑結束後應多補充水分,適當喝水可避免身體受傷,同時也要做一些放鬆運動,舒緩緊張的肌肉。

路跑,並非是單純的運動,對於社區來說,可藉由自己的步伐,跑過每一個巷口,了解社區的故事。胡杰認為,透過路跑活動,不斷超越自我,體會前所未有的成就感,當初追求健康的目標也會實現。

駐點不均 導致醫療浪費

近年國內吹起一陣街頭路跑流行風潮,曾在河濱公園舉辦過路跑活動的負責人吳昌翰說,路跑救護站駐點的分配不均,容易發生醫療資源方面的問題,因此要慎重考慮路跑距離和跑者人數,才不會造成救護人員過剩或匱乏。關於街頭路跑所帶來的社會成本與衍生的爭議,吳昌翰認為,路跑活動選在白天舉辦是貼心的考量,但主辦單位準備的食物和獎品成為造成環境髒亂的因素,期望能有妥善的配套措施,除了確保參與者的權益外,若是碰上意外傷害,也能立刻採取對應方案。

居住於台北圓山一帶的民眾蕭又綺說,街頭路跑能讓大家認識城市的美好,但碰到下雨天不僅會有損參與者興致,甚至會影響安全。她曾經目睹直排輪比賽的選手在馬路中與公車搶道,她認為,全程封路及標示不清都容易造成參與者的權益受損。

她提到,在住家附近舉辦的路跑路線規畫都有經過詳細的設計,不會選在車流量過多的路段,本身沒有感受到資源成本浪費的問題,只希望任何路跑活動都能提早公告活動的時間和日期,讓居民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