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低雜事多 校園廚工乏人問津
記者 陳若妍、傅乙珮、林政勳/採訪報導 今(2023)年2月教育部修訂《公立幼兒園契約進用人員之進用考核及待 […]
記者 陳若妍、傅乙珮、林政勳/採訪報導 今(2023)年2月教育部修訂《公立幼兒園契約進用人員之進用考核及待 […]
特發性肺纖維化乃不明原因的非感染性肺炎,好發於中老年人。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期刊統計,我國約有1300人罹患特發性肺纖維化,確診後平均存活時間僅8至10個月,比多數癌症還短。因此,早期發現,全面檢測,方能及時治療,降低惡化風險。
溪河為水循環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即使只占全球水資源總量的萬分之一,仍是許多人民和生物維生的主要水資源。臺灣本島有129條河川,其中濁水溪為含沙量最大的溪流,受到東北季風盛行影響,揚塵問題已有百年之久,影響當地居民的空氣品質和能見度。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無法根治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要定期回診並注意飲食、運動來調節身體。在十幾年前剛患病的患者對於類風濕關節炎陌生而處於不安的恐懼之中,還受著嚴重關節疼痛到無法行走、站立之苦,連生活都難以自理。部分患者遵從醫囑治療病情獲得改善,也靠著自我不韌的堅強意識從中挺過。
近年,因糖導致的健康問題,其中如肥胖、糖尿病,成了世界各國迫切解決的危機,國際間開始興起徵收糖稅的研議,以稅收作為手段,提高含糖飲料的售價,改善國民健康。糖尿病作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如何有效抑制其所帶來日益升高的醫療負擔,可謂面臨巨大的挑戰。
中國於去(2022)年中發布水產禁令,陸續禁止多樣台灣漁產品進口,原先大量出口的水產業出現滯銷,已逐漸影響整個產業鏈,政府目前積極發展國內銷售與國際加工市場,盼能早日讓市場轉型,降低對中國貿易需求。
焦慮症為現代社會常見的疾病之一,全球人口當中罹病比例居高不下,受到網路時代的影響,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下,青少年族群容易感到焦慮,甚至迷失自我。為維繫民眾身心健康,除藥物治療外,不同領域的專家也針對焦慮症的成因提供解方。
自日治時期設置糖廠,台灣開始提取蔗糖,將近80年後的現在,用糖習慣也開始改變。隨著各式各樣的代糖出現,大眾逐漸選擇擁有熱量低、低升糖率等優點的人工甜味劑(意即代糖),面對這樣的消費轉變,傳統糖廠該如何因應?代糖是真正零缺點,可以完美取代一般糖種嗎?傳統糖廠又與台灣有著甚麼密不可分的關係?值得深入探討。
在阿里山的鄒族部落 ,有一位熱血醫師,過去十年來,每個禮拜都往部落跑,因為父親罹癌及八八風災而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回家的路引領她在大學畢業後,走回自己的家鄉部落,一待便是10年起跳,期盼自己能夠成為族人所信賴的醫生、守護族人健康之外,更用行動來解決原民部落「健康不平等」的問題。
台日交流頻繁,兩國人民經常旅遊、留學或是移居,根據移民署統計,目前有超過二萬名日本人在台灣,為什麼這些人會選擇在台灣久居?初次來到台灣時又遇上哪些文化衝擊?有哪些融入台灣社會成為習慣,又有哪些依舊維持著原本的生活方式與文化?
畢業季即將到來,許多畢業生開始尋找工作,然而萬物瘋漲、起薪又低,手中的鈔票越來越薄,不少人開始拒絕背房貸車貸,對於婚姻和生育更是不敢想,乾脆停止掙扎,只要薪水能生存就好;也有人不想湊合著過日子,無論面臨多少打擊,都堅持戰鬥到最後,只為了打拼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現代小朋友鮮少有機會看到食物的原型,常常不知道自己每天的日用飲食來源為何,亦不清楚其中營養。而位在新北市永和區的永平國小,已積極發展食品教育數年,讓小朋友可以從健康實作中,習得相關知識。
偏鄉地區因為人口大量外移導致學校關閉後,產生的閒置空間該如何融入在地特色、吸引觀光人潮,並提升其價值與永續性,是地方創生的一大挑戰。原新竹縣橫山鄉豐鄉國小,在廢校後搖身變成綠色餐廳及小農品牌,帶動區域經濟,為人煙稀少的偏鄉注入活力。除彰顯地方特色以外,綠色飲食結合企業社會責任,更為減碳貢獻心力。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