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糖業帝國溶解 「代糖」成新一代趨勢?

    記者 李珈如、陳佳敏/採訪報導

提及台灣的傳統產業,「糖業」是人們眾所周知的不論是在糖廠乘坐觀光小火車遊覽風景,還是在糖廠福利社吃冰,相信都是不少人的兒時記憶

台灣糖業的發展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荷治時期為國際產品的砂糖,在當時十分搶手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了貿易需求,以台灣作為中繼站,從中國找來農民,在赤崁(今台江內海地區)生產及製造砂糖主要賣到日本,剩餘再轉賣至歐洲。對於農民而言,砂糖製造的好處就是賣出後可以馬上得到現金收入,屬於雙贏的交易模式。 

橋頭糖業歷史館存放許多早年製糖用具。攝影/陳佳敏

到了日治時期,由於日本本土早期大量進口昂貴的砂糖,致使經濟赤字,加上台灣經歷動亂後,日本執政治安好轉,台灣又恰好是甘蔗的產地當地農民皆有製造砂糖的經驗,綜合上述優勢條件,日本決議在台灣發展糖業的「進口替代」而當時正好趕上國內的投資熱潮,有大量資金投入台灣製糖產業,再透過合併收購糖舖的方式,整合成後期的四大製糖株式會社,並轉型更省人力的工業製糖,使台灣糖業發展達到鼎盛時期。 

日治時期台灣製造的砂糖主要供給給日本本土。攝影/陳佳敏(翻攝自糖業歷史館史料照片)

二戰後,國民政府接手台灣,當時台灣的行政長官陳儀開始著手處理日產,沒收了許多土地及資金,再加上台灣的自然條件並不優越,南部地區雖屬於熱帶氣候區,但長期缺水,而作為原物料的甘蔗生產週期相較其他熱帶氣候國家要長,以及最重要的製糖技術也相對沒有那麼成熟,台灣的製糖率相較鄰國的爪哇要低,缺乏競爭力。種種因素導致台灣糖業開始走下坡路。 

日治時期台灣開始轉型工業製糖。攝影/陳佳敏(翻攝自糖業歷史館史料照片)

而現代人的飲食習慣改變、化學添加食品發展迅速,出現了「代糖」,也就是常說的甜味劑,大致可以分為單糖、雙糖、及多糖三類,優勢在於代糖熱量低,不太會產生脂肪。但食品安全問題仍是現今大眾的疑慮,因此還並未被廣泛使用,傳統甘蔗製砂糖仍是當今糖品市場的主流趨勢。 

早年用來運輸甘蔗的仍是蒸汽小火車。攝影/陳佳敏

雖然代糖並未對傳統糖業造成顯著威脅,但糖廠經營虧損,被迫面臨關閉的危機。台糖砂糖事業部副執行長顏政偉表示,現今台灣仍在使用天然原物料──甘蔗,收集及提煉的糖廠僅剩善化虎尾,雖仍然在虧損,但基於文化及歷史意義,此兩座糖廠已擺脫商業用途,而是以維護台灣糖業文化為前提,持續維護經營。

善化糖廠是唯二仍在運作的糖廠之一。攝影/陳佳敏

除了天然甘蔗所產出的二砂, 顏政偉也提及,目前經營模式還有其餘兩種類別。其中一種便是透過原料糖來精煉得到市面常見的「白砂糖」。原料糖來自於中南美洲等熱帶及亞熱帶氣候國家,進口後再行後續處理,因進口價格便宜,且品質良好,為台糖主要生產的商品。

另一類則為「特殊糖」,特殊糖的種類多樣,像晶冰糖、薑母糖和黑糖皆為此類。但因為市場小眾及其他民營企業也多有採用生產,台糖主要生產仍為二砂及白砂糖。

台糖除了生產砂糖外也有製造黑糖、冰糖等特殊糖。攝影/李珈如

代糖在取代傳統砂糖上,仍有多種需要克服的課題。若能克服產量稀少成本昂貴以及食安的疑慮,未來可能將會為製糖產業投下一枚震撼彈。

 

延伸閱讀:

降低熱量vs滿足口慾 揭開代糖神秘面紗

糖上癮解決方式 代糖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