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生態變遷 海水暖化成元兇
全球暖化是當前人類面臨最嚴峻挑戰,不僅影響極地氣候及物種生存空間,同時也使南極海冰大量剝落,大幅縮減南極企鵝的棲息空間及繁衍地。
全球暖化是當前人類面臨最嚴峻挑戰,不僅影響極地氣候及物種生存空間,同時也使南極海冰大量剝落,大幅縮減南極企鵝的棲息空間及繁衍地。
根據今年氣候大會COP27政策,各國必須提出減排承諾,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強調:2030年碳排放須減半。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各國政府開始投入沼氣發電,尤以歐洲最為發達。由於歐洲地廣人稀並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及環境,而早在十年前其政府就宣導農民投入沼氣發電,加上畜牧業十分發達,因此被譽為循環經濟發展的領航者。
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於今年十月接受專訪時指出,政府提出的2050淨零碳排政策方向不佳、速度太慢等。他說明,若是2050年要達成淨零,2030時就應達成減半的里程碑,以目前的做法是不可能的,此言論一出,引起大眾再度關心臺灣目前淨零碳排的進度。
在桃園的這座垂直農場將生菜種植在室內,利用AI智慧技術管理植物的生長環境,打破傳統農夫需要靠天吃飯的印象。而室內種植不但能解決生菜產量的不穩定,還能有效抑制蔬菜的病蟲害,讓務農不再辛勞,同時也讓更多青年願意接觸農作。
近十年全球氣侯異常現象頻傳,極端氣候造成各國出現嚴重的天災。受到暖化影響,南極末日冰川也正快速消融,引發海平面上升危機。對低窪國家更是會造成土地流失、海水倒灌、氣候難民等議題。而農作物產量下降,導致糧食危機問題也逐漸浮現。
據漁業署於2021年公布《漁業統計年報》資料顯示,台灣進口蝦市占率近七成,反觀國產蝦僅占三成多。1987年台灣草蝦產量曾占全世界五分之一,面對如今台灣養殖蝦產業的衰弱,業者與政府又該如何應對與轉型?
循環水養殖近年來因新穎的技術、政府的補助,以及石斑魚無法出口後,推動全民吃石斑魚,因此開始掀起漁業討論風潮。政府在2020年後,更祭出最高補助漁民200萬元,以轉型循環水養殖系統,不過漁民卻有不同的想法。
嘉義的特產無非是東石、布袋漁港一帶的各類海魚,不過近年因為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導致漁業產量大受打擊,養殖戶嘗試找尋有別於傳統科技的養殖方法,運用科技化的管理方式解決困境。
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純素概念也日漸普及,因此許多時尚品牌開始推出結合環境及動物友善的商品,常被稱作「純素產品」。
科技運用在農業已成為趨勢,使以前費力、費時的農業,轉為用機械取代人力,讓農業的生產變得更有效率,因此傳統農業也開始順應時代潮流慢慢轉型為智慧農業。
天災、蟲害、新冠病毒讓全球的糧食作物生產拉警報,這時一個曾被遺忘的孤兒作物─台灣油芒被賦予超級作物的美名擴大栽種面積,許多報導說它營養成分高,且全株可食,抗旱抗鹽的特性更讓他成為世人眼中未來的黃金。這個新興作物的保存以及被重新復育的生命背後是一群人付出極大心力,才讓這個本土原生農作物,有機會被世界看見。
台灣四面環海,許多民眾靠海生活,但全台各地沙岸侵蝕問題一直存在,除了影響沙岸生物生存,也影響養殖、觀光產業,更有可能危及民眾人身安全。目前各界積極推動沙岸防護,期望沙岸侵蝕能減緩,並讓海岸地區得以永續發展。
根據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數據顯示,去年七月,台北市最高溫度比起台南多出3.8度。氣候變遷導致居住環境越來越惡劣,在充斥水泥高樓的都市,綠地是能夠減緩熱島效應、調節氣溫的重要區域,不僅是應對氣候變遷的力量,更是環境永續的重要推手。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