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蝠陷瀕絕危機 創造人蝠共存環境
台灣擁有豐富的生態與動植物資源,有些物種在復育下已脫離瀕危,然而仍有不少動物正身處存續危機中,如台灣狐蝠(下稱狐蝠)為一級保育動物,目前僅剩約200隻,是政府近年積極投入行動的復育對象。
台灣擁有豐富的生態與動植物資源,有些物種在復育下已脫離瀕危,然而仍有不少動物正身處存續危機中,如台灣狐蝠(下稱狐蝠)為一級保育動物,目前僅剩約200隻,是政府近年積極投入行動的復育對象。
因農村人口老化、收益不佳等等問題,三星蔥近年有耕地縮減的趨勢,三星蔥農開始思考產業轉型,將傳統農業轉變成觀光農場,也帶動年輕蔥農投入產業,讓民眾能夠認識三星蔥與體驗。不僅僅是拯救三星蔥困境,更使三星蔥這個品牌遠近馳名。
近年全球天然災害頻傳,舉凡加拿大、夏威夷的野火,歐洲與北美的異常氣溫,以及南半球的澳洲暴雨致發水災、阿根廷的持續大旱,顯示極端氣候致使人類生活環境遭遇嚴峻挑戰,同時警示各國,高速經濟發展已對自然造成可觀的破壞,在繁榮與環保之間,迫切需要取得平衡,讓環境休養生息。
1990年6月23日,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發生大規模土石流掩埋事件,造成36人死亡。三十多年過去了,災害威脅依舊存在,儘管政府已採取諸多措施,惟成效仍十分有限。當務之急,必須全面建置檢測設備、即時更新各項資訊,修訂周延防災措施,精進潛勢區域劃定,並持續擴大推廣防災教育,藉以強化民眾防災意識,共同努力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台灣身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東邊的黑潮為台灣特有的洋流,因長期穩定,且開發量巨大,國家海洋研究院的與台灣大學、中山大學和海洋大學研發浮游式洋流發電機組,利用黑潮穩定的海流及巨大的開發量。波浪能發電也是近年業界的發展目標,總結來說,實現台灣2050淨零規劃,各國提倡綠能和政府推動能源轉型,我國海洋能發電具備先天環境優勢,但未來機組之發電效益、發電成本與可用率仍待驗證,生態保育和環境評估在發展成熟後,是首要考量的關鍵。
溪河為水循環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即使只占全球水資源總量的萬分之一,仍是許多人民和生物維生的主要水資源。臺灣本島有129條河川,其中濁水溪為含沙量最大的溪流,受到東北季風盛行影響,揚塵問題已有百年之久,影響當地居民的空氣品質和能見度。
歐盟於今(2023)年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淨零碳排」已成全球趨勢。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祕書長凌韻生表示,我國以出口導向為主的產業勢必受到影響;因應市場淨零浪潮,我國在2022年3月提出淨零排放藍圖做為能源轉型的目標。基此,經濟部正積極輔導工業區相關廠商實行碳盤查,盼逐步達成「能源轉型」。
淡水早期漁港發達,日治初期更曾一度成為全臺重鎮基地,淡水文蛤便是這裡百年的寶藏。順著關渡宮的燈籠走,就會找到捕撈文蛤船隻的起點——中港河碼頭。家中從事漁業已第三代的黃振興表示,淡水河像是母親一樣,孕育了多元的生命。
好山好水、豐富的自然生態,讓宜蘭成為一座渾然天成的大型戶外自然教室,近年來宜蘭縣政府積極推動環境教育,這些景點不僅成為民眾休閒娛樂的假日好去處,還能在玩樂中學習,親身體驗大自然的魅力。
偏鄉地區因為人口大量外移導致學校關閉後,產生的閒置空間該如何融入在地特色、吸引觀光人潮,並提升其價值與永續性,是地方創生的一大挑戰。原新竹縣橫山鄉豐鄉國小,在廢校後搖身變成綠色餐廳及小農品牌,帶動區域經濟,為人煙稀少的偏鄉注入活力。除彰顯地方特色以外,綠色飲食結合企業社會責任,更為減碳貢獻心力。
在台灣,食物浪費的問題日益嚴重,剩食狀況拉警報,驚人的數值讓人無法忽視,各界也積極採取不同策略,來減緩食材不必要的消耗。
全球暖化加劇,極端氣候致使病蟲害迅速蔓延,為確保糧食生產穩定,過往憑藉靠天吃飯,仰賴經驗法則的栽植方式不敷實需。然而,施用農藥雖屬必要之惡,但不當用藥及藥劑殘留,將對人體與環境造成傷害。近年植物醫師憑藉專業能力,診斷植栽致病原因,提供正確安全用藥方式,期許能達到環境永續之目的。
近年來全球開始注重碳排放量,其中,建築物正是高碳排的物件之一。綠建築不僅是台灣的新浪潮,更是全世界的趨勢,談到環保建材,除了常見的木頭以外,輕巧堅韌且生長快速的竹子也成了建築師們的靈感。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