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環保公衛

莫讓銅門悲歌再現 土石流防治之道

記者 彭鈺婷、呂珮岑、魏宗仁/採訪報導

1990年6月23日,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發生大規模土石流掩埋事件,造成36人死亡。三十多年過去了,災害威脅依舊存在,儘管政府已採取諸多措施,惟成效仍十分有限。當務之急,必須全面建置檢測設備、即時更新各項資訊,修訂周延防災措施,精進潛勢區域劃定,並持續擴大推廣防災教育,藉以強化民眾防災意識,共同努力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颱風轉向登陸  土石吞噬村落

銅門村村長葉清賢憶及災害發生當下,原本朝宜蘭前進的歐菲莉颱風,突然轉往花蓮登陸,中午雨勢逐漸增強,正逢午餐後休息時間,眾人因而降低了防災警覺。村民余國權親眼目睹自家廚房的天花板被強風掀開,驚覺不妙,立即呼喊家人前往當地學校躲避。 

不久後,風雨加劇,雨水夾帶土石從高處奔湧而下,巨大石塊甚至震倒電線桿。余國權說,當時情況十分危急,他冒著生命危險返家試圖拯救父親,好幾棟房子被沖走,道路幾乎消失不見,泥巴直淹到腳踝,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熟悉的一切遭土石吞噬。

余國權分享當年土石流災害事件經過(攝影/魏宗仁)

這場土石流帶走18位家人的生命,余國權沉痛地表示,他到現在仍心有餘悸,每當颱風警報發布後,都會迅速前往醫院尋求庇護。

1990年歐菲莉颱風釀土石流災害,余家多人罹難(攝影/彭鈺婷)

強降雨趨頻繁  坡地崩塌遽增 

根據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統計,2011至2021歷年土石崩塌重大災害事件,從21件激增至74件。即使政府投入大量土石流防治措施且實行多時,依然無法根絕坡地災害發生。今(2023)年9月,海葵颱風夾帶豐沛雨量,大雨沖刷裸露的山坡表面,造成銅門村邊坡路段土石坍方,阻斷對外交通,馬路變成溪流,危害民眾安全甚鉅。

台灣山區地勢陡峭,加上地震頻繁,遇強降雨持續沖刷,容易造成山區土石崩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沈淑敏指出,氣候變遷導致強降雨次數激增,強大的雨量短時間沖刷特定區域,是近年觸發土石崩塌的主要原因之一。自然災害儘管無法避免,但加強減災工程卻至關重要。 

海葵颱風肆虐,工程人員清除路面砂石淤泥(照片提供/銅門村辦公室)
強降雨造成土石崩塌(攝影/彭鈺婷) 

科技輔助  建置檢測設施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負責土石災害發生前後的相關工作,水保署水土工程員童偉安說明,在工程建設方面,通常會針對坡地有崩塌風險之處,透過地下水導排、地面水截流等方法加強坡面穩固,對於已發生崩塌的裸露坡面則進行養護復育工作。而土石流的輸送段,可能會發生水流、土砂沖蝕刷深河岸及河床,造成河道不穩定,此時便會使用護岸、固床工及防砂壩等工法,控制水流流心及土砂的移動。 

此外,透過高科技監測儀器,亦可協助災害預警與數據建立,讓防災工作更加順利。沈淑敏表示,土石流相比地震而言有更多徵兆,因此,政府會根據評估,在風險較高的溪流及溪溝架設檢測設備。然而,設備並不便宜,在經費有限的條件下,如何妥善運用儀器,將其架設於合適的地區,須仰賴政府更為細膩的調整。 

國立嘉義大學土木與水資源工程學系教授陳建元則指出,其他國家所使用的高科技,台灣幾乎都有引進,技術上並不落後,且政府也持續投入大量經費在相關研究上。但他也坦言,氣候變遷影響確實難以掌握,在極端條件下許多高科技設備亦可能失去效用,這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危機。  

防災專員  即時掌握資訊 

童偉安指出,由於災害發生防不勝防,此時便需搭配軟體措施的配合,以降低災害損失;沈淑敏亦認為,在台灣好發土石災害的環境下,除了硬體防治措施外,更須強調軟體,也就是「人」的部分。 

基此,水利署除透過地方政府給予輔導,培訓自主防災社區外,更結合地方力量,成立土石流防災專員。擁有十三年經歷的土石流防災專員張琪說明,當接收到水保署的簡訊後,他們會定時回報雨量,並回傳當地的災點,讓上級機關隨時掌握當地情形。為了有效協助疏散工作,土石流防災專員需時刻關心周遭鄰里,掌握當地居民的情況。當需要執行撤離工作時,透過資料的彙整與日常經驗的累積,他們便能第一時間將資源妥善分配,在短短兩小時內完成撤離。 

土石流防災專員張琪分發送緊急通知書,通知民眾撤離(照片提供/張琪)

然而,需要撤離的民眾數量不少,難免會遇到不願配合的狀況。張琪分享,她曾遇過老人家不願意離開,而且聯繫到的子女也無法即時給予協助。這時,她們便須透過各種方式勸導,例如與對方分享先前的案例,或是告訴他們災害來臨的影響,這些技巧都是透過不斷的實踐累積,才能獲得的寶貴經驗。 

數據立體化  便利民眾查詢 

目前,網路平台已公開許多土石流的相關數據,對此沈淑敏指出,雖然政府提供了公開資訊,但專業術語及資料呈現的方式過於艱澀,一般民眾難以理解。因此,她呼籲政府改善資訊介面,將複雜的數值資料友善化,以立體的圖像替代抽象的數據,讓民眾清楚了解易發生土石流的地形特徵,更加認識自己所處的地理環境。 

童偉安也說,曾收到民眾反映系統難以使用,當下已嘗試將操作簡化,以方便使用,他建議可透過教育宣導,讓資訊更貼近日常生活,減少專業資訊與民眾之間造成的鴻溝。 

制定周延措施  劃設潛勢區域  

政府劃設土石流潛勢區防範土石流災害,豪雨來襲時,達警戒值區域的居民必須進行疏散。葉清賢指出,預警性撤離通報發布後,在撤離居民時,常會遇到民眾不願配合的情況;加上土石崩落有時涉及私人土地,使防災治理工作增添難度。他呼籲主管單位應制定更為周延的措施,尤須特別關注因疾病或年長等行動不便的居民,以確保他們的安全。

沈淑敏亦認為,政府對土石流潛勢溪流的劃設必須再精進,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部分地區由於未列入保護範圍,因此災害來臨時無法在第一時間通知撤離。她主張政府應更精確劃定可能發生土石流的區域,保護土地和人民,避免未來發生土地在高強度利用下所導致的災害。

普及教育推廣  強化防災意識 

網路科技發達,政府已將大量資料置於公開平台供民眾使用。沈淑敏表示,政府資訊平臺較為被動,且多為專業人士使用,一般民眾可能不太了解,還需更進一步推廣,讓真正需要的人可以便利使用這些資訊。在課堂上,她會將這些資訊分享給學生們,透過教育讓更多人學會善用資訊平臺。 

同時,水保署亦前進至國小校園,讓小朋友們便利充實防災知識。童偉安希望透過投入更多資源到偏鄉小學,讓學齡層的學童由下而上帶動家長,待這批小朋友長大後,未來的防災教育推動將更加落實。  

沈淑敏進一步補充,防災教育不僅須在學校推行,更需廣泛涵蓋至廣大民眾,尤以土石流好發地區為甚。她建議政府應大力推廣社區的防災教育工作,強化災害防範意識,以保障民眾身家性命財產安全。  

如今,極端氣侯已不可逆,土石流威脅依然未減,更考驗人們當下因應之作為。未來期盼能透過教育、制度及設備的完善,理解和順應環境,不再力求與天抗衡,學習與大自然共存,盡其所能將傷害降至最低,讓銅門悲劇不再上演。

颱風造成山坡地大面積土石崩落(攝影/彭鈺婷)

 

看融媒體精彩報導:《莫讓銅門悲歌再現 土石流防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