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環保公衛

廢棄農地復耕 蒲草吸管成永續新選擇

記者 黃子瑄、潘京婕/採訪報導

2015年一支塑膠吸管插進海龜鼻孔的影片震撼全球,根據環保署公布的資料顯示,台灣人一年約使用30億根塑膠吸管,不僅傷害海洋生物,更破壞自然生態。而在台灣有一個新創團隊,從越南引進「蒲草」製成吸管,由蒲草做成的植物吸管百分百純天然,對環境零負擔,透過結合棄耕地轉作、與農民契作的方式,減塑的同時還能活化農村,實踐綠色經濟。

蒲草經過簡單的清洗、裁切、通管水洗、烘乾、消毒5道程序,就能變成純天然的蒲草吸管。攝影/潘京婕

天然蒲草做吸管 減塑又活化農村

蒲草吸管專案經理林泳易說明,蒲草植株中空、質地硬實,只要經過簡單的5大步驟,包含清洗污泥、裁切、管壁刷洗、烘乾及消毒,就會成為最天然的環保吸管,用完即便隨手拋棄,也能百分百被環境分解。而為了確保整體生產流程都符合綠色經濟,蒲草吸管從源頭的土地選擇開始,不與糧食作物競爭,優先選用廢耕或棄耕的田地,達成土地再利用,接著主動與農民契作,事先以種植面積或產量制定價格,保障農民收入。

蒲草在台灣原本只是雜草,但因為適應力強、內部中空,在越南被當作吸管來使用。攝影/黃子瑄

林泳易強調,「我們期待的是,我們創造了農村的經濟,可以讓農民或者是青年農民願意回到土地裡面,把蒲草吸管當作一份穩定的基本收入」。投入蒲草種植的青年農民黃蕙敏也表示,蒲草種植跟一般農作物相比,工作量大概減少了三分之一,「種植蒲草可以減少農作的辛勞,然後收益又不錯的話,我會協助把蒲草推廣出去給更多人一起來種植」。

草吸管團隊規劃優先選用棄耕地,不與糧食作物競爭,期望閒置的勞動力重新進入經濟活動,吸引青年返鄉從事農務活動。攝影/黃子瑄

紙吸管假環保 難以回收更浪費

自從全球推動減塑,各式各樣的環保吸管產品出現,事實上,純塑膠吸管還能回收,但紙吸管碰水容易軟爛,只能當垃圾丟棄,況且喝一杯飲料可能至少消耗2根以上紙吸管,而生質材料吸管只是降低塑膠成份比例,成本高又幾乎不可回收,反而對環境更不友善。

塑膠吸管、紙吸管與蒲草吸管比較圖。資料來源/綜合整理、製圖/施雁珊

蒲草吸管共同創辦人洪誠孝表示,一次性的便利並沒有錯,問題在於材質,「我們當初是希望能找到一種材質,可以改變吸管用越少越好的思維,讓它變成使用越多越好,在嘗試過空心菜、蘆葦等等的植物都失敗後,才終於找到了蒲草」。

洪誠孝指出,目前市面上塑膠吸管的採購價格大概落在0.05元,PLA材質吸管約為0.6至0.7元,紙吸管價格則一直都在1元以上,而蒲草吸管目前的售價大概落在0.85元、大量的話是0.7元,等到工廠設置好、規模化之後就會在0.5至0.6元左右,「2030年之後塑膠吸管可能就無法使用了,我們相信到時候我們的成本優勢還是非常顯著的」。

透過與農民契作代耕的方式,訂定合理價格、穩定農民收入,同時與青年農民合作推動「草電共生」計劃。攝影/黃子瑄

草電共生新目標 小草成就大循環

蒲草吸管計畫今年榮獲環保署「2021年度循環經濟績優企業」大獎,並得到其中最高榮譽的「雙星獎」,目前團隊正積極推動下一步計畫「草電共生」。林泳易指出,蒲草原先為水澤雜草,適應力強,甚至能種在太陽能板下與電共生,「目前測試發現種在太陽能板下的蒲草,意外地比一般田地長得還要高」,減塑的同時或許還能解決過往農電共生演變成農地種電的問題。

對於蒲草吸管計畫的目標,洪誠孝分為3點解釋,「首先,我們要讓水澤裡沒有用的草變成有價值的草,而且它還有減塑的功能;再來我們要讓種這個草的荒地、廢地,變成有經濟價值的地;最後是我們想要讓閒置的勞動力能夠投入這塊,可以在人力、土地、產品方面都有各自的任務,終極目標就是希望能讓一根小吸管,也可以產生很大的循環」。

蒲草吸管兼具環保與便利性,或許能成為未來取代塑膠吸管的新解方。攝影/黃子瑄

 

延伸閱讀:

人手一杯飲料 塑膠吸管用量大

限塑政策上路 你聽過環保吸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