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林森市場修傘伯 用心修傘四十載

                                                                                                                                         記者 劉佩玟、周宸妘/採訪報導

傳統夕陽修傘產業漸沒落,現今多數民眾雨傘壞掉,幾乎都是直接買新傘,方便又省時。位於汐止林森市場的修傘師傅呂水池,已有超過四十年修傘經驗,憑著用心修好每把傘的初衷,讓每位客人都能將傘完好如初帶回;他更想藉由修傘傳達愛惜身邊之物的觀念。   

林森市場修傘伯 用心修傘四十載

位在汐止林森市場內,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藍色貨車攤販,沒有任何招牌的吊掛,其實是擁有40年修傘資歷的呂水池所經營的修傘生意,貨車上方高掛著各式各樣的雨傘,檯面上則擺滿許多配件及摺疊雨傘。每天早上六點前來擺攤早已是呂水池的日常,臉上總是掛著微笑等待客人前來修傘。

修傘師傅呂水池貨車上方高掛著各式各樣的直傘。攝影/周宸妘

舊傘不丟棄 強調珍視與環保

水池在年輕時早已踏入賣傘行業,認為幫助客人修理雨傘是賣傘的售後服務,強調這些壞掉配件應妥善做好環保回收,若是雨傘骨架或傘布隨便丟棄,都會造成地球環境污染。另外,他也希望下一代孩子能愛惜東西,並從小培養環保觀念,是呂水池一直想傳達給客人的理念。 

他談到平均修理一把雨傘雖然只能賺取五十元,根本不足以養家糊口,但呂水池卻一點也不在意,表示修傘服務客人是他堅持的信念而願意做的事情。

修傘師傅呂水池修理客人壞掉的雨傘骨架。攝影/周宸妘

修傘產業受阻 零件缺乏成主因 

早在民國六、七十家庭即工廠的年代,為了求生存當時許多婦女在婚後到工廠學習諸多手工業,其中也有修補雨傘以賺取金錢。台灣也曾一度被稱為「雨傘王國」,眾多雨傘銷售到世界各地。 

呂水池提及雨傘使用不當、勾到或風大導致傘骨壞掉是民眾最常遇到的問題,他也說明將壞掉雨傘鐵片換掉,並重新連接傘骨是修理方法的過程。不過台灣工廠早已不生產雨傘組件,零件缺乏是導致修傘產業沒落主要原因。呂水池憑藉著以前所囤積的各式組件及回收民眾丟棄的雨傘,因此有足夠零件提供民眾修傘。 

修傘師傅呂水池貨車上擺滿從年輕開始蒐集的雨傘各式零件。攝影/周宸妘

傘店隨處可見 汰舊換新成常態

如今走在市區商圈,時常能看到商家或路邊攤販擺出各式手工造型雨傘,除了有傳統直傘或方便攜帶的折疊傘外,近期雨傘業者甚至還推出翻轉反向雨傘,增添雨傘產業創意。它不僅能在下雨天使用,更能用來掛東西,方便又實用。 

製傘業者推出許多造型雨傘,再加上現代人們追求高效率,維修一把雨傘耗時又耗精力,且認為與其花時間找尋店家維修壞掉的雨傘,不如重新買一把雨傘更加方便。 

價值大於價格 老舊傘布重獲 

「不值得修的雨傘,我會叫客人不要修,值得修的我會叫他修。」呂水池笑著說,一把雨傘維修的價錢超過一百元並不值得,不如換一把新的。總是能為客人著想的他,卻沒有忠實老顧客時常前來修傘,反而常有新顧客前來,通常這些壞掉的雨傘再經過呂水池精心修理過後,都還能持續使用二年至五年以上。 

面對修傘產業的式微,呂水池並不覺得可惜,反而慶幸自己能夠幫助需要修傘民眾,畢竟在現今這也算是稀有行業;他認為一方面能藉由修傘服務客人找尋快樂,另一方面更能達成環保及惜物的理念初衷,用心接手每把破損雨傘,維持傳統產業。

街上商店眾多雨傘琳瑯滿目。攝影/周宸妘

延伸閱讀:

【攝影報導】再次撐起落雨的破傘 一甲子修「蓋」記憶

城市修理站 發揮愛物惜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