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海平面持續上升 恐引發全球糧食危機

記者 周宸妘、黃于臻、林士堯採訪報導

近十年全球氣侯異常現象頻傳,極端氣候造成各國出現嚴重的天災。受到暖化影響,南極末日冰川也正快速消融,引發海平面上升危機。對低窪國家更是會造成土地流失、海水倒灌、氣候難民等議題。而農作物產量下降,導致糧食危機問題也逐漸浮現。   

冰川消融示意圖。圖片來源/Pixabay 

末日冰川消融速度大於預期 台灣農業力拼轉型  

位於南極洲西部的思韋茨冰川是目前全球最寬的冰川,面積相當於五個台灣大,若是冰川整體融化,將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三公尺以上,因此又稱作「末日冰川」。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提出,該冰川底部已懸空,海洋暖流便藉此從底部灌入,目前冰川底部空隙已經被暖流沖刷出大約600公尺的空隙,大約是六個座足球場的大小。 

若思韋茨冰川持續消融海洋及大氣循環將會被地破壞,出現海洋相關的天災像是颱風,強度、等級都會提高。台灣首當其衝,海水上升將造成沿海農地土壤鹽鹼化,無法耕作農作物。 

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專員李時雨指出,海平面上升的高度,目前尚未對台灣有劇烈影響,反而是暴潮、極端氣候及颱風強度都會增加,這些都是經過科學研究證實。兩年前台灣因沒有颱風登陸出現異常乾旱災情,甚至也發生阿里山火燒山事件。民眾除了面臨限水的問題,有些農作物更因無法種植而暫停灌溉,像是蜂蜜果實未結果,而沒有蜂蜜,間接反映出植物缺乏氣候「韌性」

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專員李時雨說:「台灣熱指數相較十年前高出許多。」 攝影/周宸妘

未來農業如何面對氣候變遷衝擊,地球公民基金會鄧宇佑專員說明,農作物的開花結果會受到天氣影響,若在地生長環境氣候不穩定,影響它們無法順利結果或前期落果,就無法成長和販售。而台灣西南部沿海地區長期超抽地下水,引發地層下陷,海水倒灌也造成農地土壤鹽鹼化。   

鄧宇佑專員認為,要先累積科學知識,了解氣候變化會改變農作物哪些層面,並擬出應對做法。台灣氣候聯盟副秘書長林侃言認為,水稻應研發更耐旱品種,並改良其他蔬果品種以適應現在氣候生長環境。  

根據環境資訊中心調查顯示,國際糧食作物生產趨向以耐旱、耐熱C4(四碳)植物,然而位在亞熱帶的台灣,氣候相對濕潤,目前只有台中、苗栗一帶可以發現C4植物蹤跡。   

C4植物與特性。製圖/楊怡萱、圖片來源/pixabay、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傳統農人憑藉智慧和經驗自行調整耕作狀況,但近幾年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科技進步而農委會推動智慧農業,運轉技術主要透過機械設備上的感測元件監控,若環境濕度沒達正常值,儀器會用自動化數位方式灑水。有助於農民更精確掌握農作物生長情況,減少勞動力需求,並透過物聯網將資料整合至雲端平台,消費者更能透過該資料追溯農產品來源。  

台灣農業長期處於弱勢方,政府必須確保農業整地發展,受到工商企業的土地開發造成可耕地面積縮減、工作人口高齡化及下降。鄧宇佑提到一個國家農業維繫是攸關糧食自給率,若台灣糧食自給率遭衝擊或國安問題,無法進口糧食,而自給率的高低是否引發糧食危機,是很直接的問題,也能間接說明,受到全球氣變遷影響下,未來各國都將面臨到糧食短缺問題。

除了上述全球暖化對台灣農業帶來的問題外,每年平均氣溫的升溫,造成傳播疾病快速傳播。李時雨和林侃言共同提到病媒蚊蟲大量繁衍,原本只會出現在南部地區的登革熱、小黑蚊,現在全台灣到處都可見。根據醫學人員計算我國每年健保資料庫統計的各大醫院就診情況,也發現跟高溫相關疾病及問題明顯增加,像是中暑、熱衰竭等。

全球氣溫逐年升高 因應暖化的兩大方針  

減緩與調適是目前全球氣候暖化不可逆的最佳策略,人類將不會再受到氣候劇烈影響。減緩是將溫室氣體下降,民眾做到節約能源。鄧宇佑提及調適方針是打造海綿城市,重視都市的水循環及自然運作。在自然災害、極端氣候發生前,就事先準備好,就算災難來臨,也能有良好修復力,民眾也能照常生活。   

林侃言最後也提到其他應變氣候變遷的調適方針,像是多元水資源開發、強化河道中的伏流水、海水淡化廠的設置等,以防範乾旱時的淨水供應。而地狹人稠的台灣,土地平均利用也很重要,做好國土保育及規劃、自然生態系統該如何適當劃分是政府須重視的問題。   

  • 氣候韌性: 指一地面對不確定衝擊時(例如天災、經濟衰退、恐攻事件及能源危機)具有的「容受力」及「回復力」——容受力指的是城市在面對衝擊時,讓災情最小化的能力,回復力則代表城市受到衝擊後恢復生活秩序、達到新平衡的能力。

資料來源/社企流

冰川消融迫在眉睫 台灣中南部首當其衝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來,這把雙面刃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飛躍性的提升,同時人類也愈來愈依賴化石能源,而其帶來的溫室氣體,更是全球暖化的原兇。  

根據2018年12月3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期刊顯示,地球的海平面在過去3000年並無顯著變化,但自工業革命後,全球海平面開始呈現上升的趨勢,且此現象在二十一世紀後更為顯著。 

綠色和平2020年8月發布的《全球暖化下臺灣海平面上升和暴潮衝擊分析》中指出若不積極減碳,到了2050年臺灣本島受到海平面上升影響,長期淹水面積約1398平方公里,受影響人數約達293萬。 

以雙北為例,淡水河沿岸是受到衝擊最為明顯的地區,且因為雙北人口稠密,預估會有120萬人受到影響,連台北車站及總統府都會遭海水淹沒,因颱風而發生的暴潮也可會淹到松山機場和內湖科學園區。 

台灣西南部地區主要是平原地形,再加上部分縣市有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海平面上升的影響更是雪上加霜。西南沿海的低窪地區及文化遺產將被海水淹沒,並破壞沿海的公路、橋樑,影響港口、發電廠的安全及營運,入侵的海水也會汙染地下水,若是未來因颱風而造成的暴潮,還會擴張到更遠的內陸地區。

海平面上升5公尺台灣遭淹沒地區地圖。 資料來源/Surging Seas 

鄧宇佑表示,雖然全球早就開始注意到氣候變遷的嚴重性,但一直以來的成效都不夠好,導致現在的減碳行動變得很急迫。

李時雨表示,即使一般大眾都做到節能減碳,但對於淨零碳排的影響只是治標不治本。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決台灣發電的狀況,因為台灣的主要碳排者就是發電,尤其是工業用電,占整體發電量的七成,若是要極積減碳,能源結構的調整是個重要的調整方向,政府可以去設立相關法規,或鼓勵企業使用綠能。 

李時雨也表示台灣綠能發展的先天條件不錯,但因為生態及土地等因素,需要大規模的評估及考量,才能在能源發展與生態平衡之間想出最好的解決之道。

工業耗能占比最高?國內能源結構問題

目前全世界的能源供應,主要來自於煤、石油、天然氣等石化燃料。根據世界能源理事會的估計,石油約40至50年用盡、天然氣約60至70年、煤礦則約200年。台灣缺乏自產能源,高度仰賴進口,依據經濟部能源局資料顯示,台灣2022年能源供給就有97.7%來自進口。為因應此情勢,台灣能源發展目標為確保能源安全、綠色經濟、環境永續及社會公平之均衡發展。

台灣110年能源供應概況。製圖/楊怡萱、資料來源/110年能源統計手冊

根據LowCarbonPower數據發現,燃燒皆會排放溫室氣體,而不同的能源所產生之溫室氣體數量並不一致。煤、石油、天然氣等石化燃料的發電屬於直接溫室氣體排放。

當化石燃料燃燒時,會產生不同類型的溫室氣體。除了最常見的二氧化碳(CO2),還有甲烷(CH4)等其他溫室氣體。當碳原子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成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的最高排放者,如地熱、水力、核能等其排放量比任何化石燃料低10倍以上。   

1998年第一次的全國能源會議曾經已作出結論,台灣要承擔溫室氣體減量的責任必須調整能源結構,大力推行節約能源並提高能源效率。就目前而言,延緩全球暖化並減少其對地球生態造成負面影響,最容易的方式不外乎也是減能減碳。   

經濟部能源局2022年各部門CO2排放量資料顯示,CO2直接排放量前三名占比最高的依序為能源、工業、運輸,其次為住宅、服務業及農業。而能源資訊平台台灣工業部門減碳潛力分析指出,燃料燃燒直接排放約60%來自鍋爐,鍋爐在工業部門的使用率最為普遍,做為重要的熱能生產裝置。目前工業鍋爐以燃煤鍋爐為主,雖具經濟效益但排碳量大。   

2021年各部門CO2(直接)排放量比較。 製圖/黃于臻、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依據國際能源總署2021年出版之能源使用CO2排放量統計資料顯示,台灣人均排碳量為10.77噸,為全球人均排碳量的2.45倍,全球排名第19,不僅高於亞洲的日本、新加坡,也遠高於歐洲的德國、英國、瑞士等國。   

我國碳排放量、人均排放量指數跨國比較。製圖/楊怡萱、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World Bank Open Data

針對台灣人均排碳量高,李時雨認為主因為,國內人口較少、工業排碳量較高,呈現出「分母大而分子小」的現象。她還 指出若是要改善國內能源結構,主要取決於政府政策,政府若能利用政策控制企業排碳量,例如:電費提高。或許企業會求為減少成本支出,轉而使用可再生資源。  

身處於致力追求永續發展的世代,LowCarbonPower創辦人Olof表示,目前許多國家已設立低碳電網,在電力輸送過程中可以實現節能、高效率、低排放等低碳目標,並且多是藉由水力或核能發電,如法國、瑞典及加拿大;若是國內地形不利於水力發電,又不願意依靠核能的話,使用風力發電的丹麥就是最佳的例子。  

LowCarbonPower創辦Olof。攝影/周宸妘

延伸閱讀:

氣候變遷成日常 減碳行動不可緩

氣候變遷糧食危機 C4計畫展露曙光